《反贪风暴2》拾港片残羹

2016年09月23日 02:20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今年两部反映香港纪律部队题材的电影《寒战2》和《反贪风暴2》在口碑上都上演了“滑铁卢”。前者,用大量说教式台词毁了电影的整体节奏感;后者,叙事略凌乱,且不知所谓,从表演到故事,抵挡不住颓势。这两部电影似乎证明着,香港电影重回巅峰,并不容易。

  《反贪风暴2》若论阵容的话,汇聚了香港老中代演员,古天乐、林保怡、张智霖、蔡少芬以及来自台湾的帅哥周渝民,一点不输阵,何况还有一些港片中常见的“绿叶”,如卢海鹏、姜皓文、石修等等。这些专业演员,基本对表演都持专业的态度。

  它可看的东西是有的,比如周渝民饰演的杀手果断狠毒,帅得炸裂,身手不凡是全片的一个亮点;一些汽车追逐戏、枪战戏轻车熟路,看得过瘾;动作戏不拖泥带水,拳拳到肉,也是激烈。几位主角都有各自人生困境,都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人心生唏嘘。

  然而这些都无法让这部电影成功跳脱出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是如此无聊,是一部你可以从中看到汇聚了各种港片元素的电影。廉政公署、警署、赛马会、杀手、国际犯罪集团,作案的方式、下一步的剧情等等熟悉得你不能再熟悉。电影给观众呈现的是一部过时的影片,并不是说主题过时,而是说电影的表达方式out了。

  剧情上实在乏善可陈,对于习惯看港片的观众来说,大阴谋的幕后黑手可能很容易猜到,并没有因为电影没有提供相应的线索而如坠云里雾里。因为凭的是直觉,以及熟悉港片的套路。有人说,这部片子相当于上世纪TVB刑侦剧的水平,倒也贴切。当你对剧情没有任何期待时就有一种被别人逼着吃饭的别扭感。

  表达方式的落后还体现在导演意识上。电影中所有的商业的元素,或者说看点,都没有被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是非常杂乱地堆砌。就像积木,搭起来的积木变成了另一种形态就有新鲜感。否则散落一地,仍然是积木。

  它的主题延续第一部反贪反腐的价值观,但整个故事下来很生硬,像夹生的米。剧中已经借助林保怡之口讲出了廉政公署的公职人员的使命感。随后还拍摄了一段廉政公署的人员如何通过打室内篮球来解压,镜头落在“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一定会失败”几个大字上,这是一种简单粗暴式的表达。人物的信念并不一定非要直白的台词,通过人的行动更有说服力。

  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捉急”的体验。猜想后面似乎有人赶着导演加快进度,拍拍怕,让他这段人物关系没来得及挖掘立马转向下一个人物关系。走马观花,流于表面。比如张智霖饰演的警察头儿,明明是个有故事且故事并不怎么光彩的人,有深挖的可能性,可流于形式,并不见人物刻画得多精致。同样,古天乐饰演的廉政公署的头儿也一样。对人物的刻画弱化,也是本片的一大问题。

  唯一用点心刻画的是周渝民饰演的杀手。不少观众将手中的一颗星投给了他。冲他帅气的杀人,这一星也是值了。但是,对他的刻画仍然没有让人惊艳的地方。杀手在港片里有各种刻画,阴柔的、凶狠的、残忍的、搞笑的,等等类型太丰富了。除了那张脸,周渝民的杀手形象也没有过人之处。

  人物是电影的载体,人物刻画得不成功,电影就失败了一半。所以,当你看完《反贪风暴2》之后,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取材自现实的某个炫富网红符号。可以看出,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廉政公署与香港警察之间的角力、人物的困境、公职人员的职业精神等等。可惜没有想明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让电影变得无趣。

  究其根本,大概还是缺乏创新意识。拿来主义很容易,尤其是抄自己的,但这也是很难进步的原因。(严絮)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