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圈组团赴津观《兄弟姐妹》

2017年03月06日 02:40 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兄弟姐妹》讲述二战胜利后一个小村庄的悲欢离合。钱程/摄

  上个周末戏剧界最大的热点就是京城大半个戏剧圈的人自发组团去天津大剧院,看一场来自俄罗斯的描写二战之后一个集体农庄的8小时大戏《兄弟姐妹》。这部戏承载的内容很多,不单是8小时挑战观众观演极限的长度,同时也是因为俄罗斯这个民族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戏剧传统。犹如朝圣一般,使得京城戏剧圈几乎倾巢而动,甚至包括全国各地的戏剧观众也提早订了机票前往。在《兄弟姐妹》中创作者不仅反思了战争灾难带给个人命运的改变,也深刻探讨了人性最深处的孤独感无处释放的苦闷该如何解决。该剧也成为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开幕大戏,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演出到晚上十点多结束。

  73岁导演朵金咆哮排戏

  在《兄弟姐妹》演出的前一天走台时,原本以为导演只是象征性地让演员走一遍台对下舞台灯光,没想到的是刚开始5分钟,73岁的列夫·朵金导演便大喊“停!”他在指挥台上大声喊演员“要情绪饱满一点,这样能量是不够的!”随后开始了长达十分钟的说戏,演员再继续,但很快就再被朵金打断,他几次冲到舞台前面给演员说戏,越说越激动,甚至用“咆哮”来形容也不为过,吓得旁边的俄语翻译小姑娘一直在说:“前几次见导演时他不这样,很温和的。”朵金导演一再让演员“有激情、有能量”,但很明显,百十余演员也不敌满头白发双手挥舞的导演一人能量大。最后在导演一阵阵咆哮归训之后,演员的表演慢慢地神奇地被注入了信心和鲜活的血液,伴随着导演的怒吼而传达到剧场的上空。虽然距离演出不足20个小时,导演还是这么一点点地细抠戏,不禁让人对于是否能如期开幕捏一把汗,但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许正如导演之前所说:“观众只能看到我们的百分之一,但我们的演员在台上要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30年经典大戏震撼如初

  看到导演像第一次给演员说戏一样排练,你也许很难想象这部《兄弟姐妹》已经是朵金所在的圣彼得堡小剧院的保留剧目,上演了30年之久。在这个戏第一次上演时,经过了长达两年的准备,为了让该剧过审,导演也付出了长达一年的努力。但这次来中国的演出,导演依然对整个戏作出了很多调整,因为时代在改变,话剧也不能永远在拷贝。演员们依然会随导演一起去原作者的故乡农村体验一个月的生活。和我们当下“一个月排戏”的快节奏相比,俄罗斯的戏剧导演普遍都是慢节奏,但他们的剧院也正是凭借这样精益求精的手艺活磨出了一部部精品大戏,成功率高,且久演不衰。

  舞台4D带观众全情投入

  《兄弟姐妹》的故事从二战胜利讲起,一个小村庄的男人们上了战场,女人们望眼欲穿在等待,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了,讣告却还在接连而至。然而这样一个沉重苦难的日子,并没有被导演处理成喘不过气的节奏,生活的绝望和不幸反而被导演处理得像生活流一样,缓缓流淌,有时苦笑,有时也会嘲笑,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其中一场桑拿房的戏,两个赤裸的男人背对着观众,他们拿着松枝和蒲扇拍打着身上的热汗,但神奇地是树枝的松香味道居然飘到观众席,弥散开来,除了全神贯注看戏被带入剧情,这样的气味也不由得让观众无法拒绝。8小时看戏,确实对观众的体力是极大的考验,但这个戏释放出的“大招”“小招”让人应接不暇,倒也不觉得坚持8小时是个特别的难事了。

  北京晨报记者 和璐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