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排给孩子看的莎士比亚

2017年05月05日 00:59 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京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流传400多年,但这部戏排给孩子看却是不太多见,日前中国儿艺的七位男演员在假日经典小剧场呈现了这部戏,以原汁原味的“莎剧”台词,英国民歌式的游吟唱段,夸张精致的人物造型等舞台点滴,传递出儿童剧绝非儿戏,让这部儿童剧看起来有艺术深度、有文学追求。

  儿童剧《李尔王》导演张颜认为:“名著不分年龄,差别只在于表达方式。”为了引领孩子了解经典,每场演出开场前都增设“演前导赏”环节,导演张颜从莎士比亚生平、《李尔王》的故事情节、创作背景、改编版本传达的主旨等多方面为观众进行导赏。为了既要表现“莎剧”的传统风格,又要富有“童趣”,全剧选择了娓娓道来的方式,七位男演员在舞台上换上代表他们身份的服装,开始演绎这个悲伤的故事。在戏里,他们是李尔、是三个女儿、是弄人、是忠臣;在戏外,他们手持竖笛、吉他、手风琴,用古老的英格兰曲调,带领观众走向故事的深处,但却淡化了邪恶与死亡。剧中最特别的是三位公主都是由男演员扮演。除了“反串”,奥本尼公爵、康华尔公爵、法兰西王则分别由“偶”来出演。这种类似“游戏式”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让孩子对角色有清晰的认识。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说:“我们选择莎士比亚,是因为莎翁笔下的世间百态,精美绝伦的台词,充满哲理的警句格言,是留给世界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选择《李尔王》,是因为作品中宣扬的孝义、诚实与善良,这些是应该让孩子们懂得的。我们希望为孩子打开一扇窗,这扇窗里,既有明媚春光,也有凄风苦雨。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他们终究要经风雨,见世面。”

  刘典/摄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