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男主走红 为拍戏先增肥后健身

2017年05月13日 13:09 广州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伴随着《摔跤吧!爸爸》热映,一张“可怕”的肥胖与精瘦对比图在网络上流传。照片的主角是主演阿米尔·汗。

 
 
《摔跤吧!爸爸》男主走红 为拍戏先增肥后健身
2017-05-13 13:09:03来源:广州日报作者:${中新记者姓名}责任编辑:唐云云
 

  体育,

  改变人生的力量

  试想,如果电影中的两个女儿没有走入女子摔跤这一项目,她们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样?按照母亲的猜测,她们可能和大多数印度女孩一样,“早早地嫁人,相夫教子,从此过着与锅碗瓢盆相伴的日子”。正是体育,给了她们,甚至给了她们一家人改变命运的机遇。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实际上,体育改变个人命运的故事,在世界各地都频繁上演着。在很多地方、很多人群中,甚至是改变人生的主流方式。比如在足球王国巴西,很多贫民窟的孩子都知道,足球是他们改变人生的最好机遇。只要踢上职业足球,不仅自己衣食无忧,还能在一夜之间提升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在已成名的巴西球星中,绝大多数都有着一个贫困的童年,“外星人”罗纳尔多年少时,家里穷得甚至买不起一个真正的足球,只能把报纸塞进袜子里当球踢。在美国,一些家庭贫困的非裔美国人,也把打篮球视为一种重要的上升途径。尤其是美国拥有完善的大学体育体系,篮球打得好,完全可以上名校、拿奖学金,再进入职业联赛,真正走上“人生巅峰”。若不是因为篮球,很多NBA球星可能一辈子也难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然,体育改变人生,并不仅局限在功利的视角。须知,职业体育的淘汰率相当残酷,但这并不意味着若成不了顶尖运动员,体育就没啥用处了。相反,体育对人身体和精神上的改变,是相当深刻的。比如经常长跑的人,往往毅力比较强,就是因为在跑道上坚持已成为一种习惯;有的人喜欢球类运动,往往正是在集体运动中学会了如何与队友合作,甚至在必要时领导同伴,锻炼出高情商;还有的人喜欢极限运动,对风险的控制和征服的欲望,正是很多著名企业家共通的性格特点。

  在坚持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锻炼出一副好体格、磨炼出坚强的精气神,才是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章门仁)

  敬业,才是真男神

  伴随着《摔跤吧!爸爸》热映,一张“可怕”的对比图在网络上流传。照片的主角是主演阿米尔·汗,左侧是他的肥胖版,头发花白,皮肤松弛,硕大的啤酒肚像是十月怀胎;右侧的他体型精壮,肌肉健硕,啤酒肚也被腹肌所取代。

  从肥胖到精壮,只是《摔跤吧!爸爸》幕后故事的一部分。在电影里,阿米尔·汗饰演的角色时间跨度很大,要从19岁演到55岁。他决定先增肥,一个月内暴增50多斤,成了逼近200斤的胖子。拍完肥胖戏份,他又刻苦健身变回了“魔鬼身材”。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50岁,还如此折腾。

  其实在影视圈,改变体型是化妆、道具、特效部门的强项。变胖可以化妆、用硅胶道具,就像刘德华主演的《瘦身男女》;同样的,道具、特效也可以让演员秒变肌肉男,几块腹肌任选。也就是说,阿米尔·汗并不一定非要“为难”自己。对此,他的回应是:“服装道具不是不行,但我自己感受不到肥胖,作为演员,我觉得那样不好。”

  除了阿米尔·汗,电影里扮演女摔跤手吉塔和巴比塔的演员同样很拼,学习摔跤足以跟专业选手相媲美;就连饰演幼年角色的小演员,也训练了7个月,就是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环顾国内外影坛会发现,好演员都是用生命在演戏。对表演的每一个小细节都精益求精到苛刻的地步…… “作为演员,我觉得那样不好。”这样专业的态度、敬业的精神,是不是让很多人汗颜? (夏振彬)

  真实,更打动人心

  若问观众对《摔跤吧!爸爸》的观感,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真实”。这并不仅指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而是影片真实反映了印度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性别歧视、城乡差距等等。影片中每一次情节推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都与这些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据说,主演阿米尔·汗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新男神。其实,这位印度国宝级演员,并非是人们想象中不接地气的“娱乐咖”,而是非常关心社会现实的。电影红了,很多人都知道,原来他还曾主持过一档电视访谈节目,话题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包办婚姻、家庭暴力等。

  影视剧的魅力在于真实。当然,随着影视工业的发展,当下影视剧的背景早已天马行空,但其中的核心观念却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实际,否则便无法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比如想象力无边的《黑客帝国》,骨子里讲的是反叛精神和自由意志这样的古老哲学命题;而科幻题材的《星际穿越》,甚至落脚在“俗套”的父女感情上。这些价值内核并没有将电影的品质拉低,反而更加打动人心。

  相反,我们身边有些影视剧,却越来越呈现出一股架空现实的趋势。首先是一众玄幻剧:时代背景不明、人物服饰“贯穿古今”、对白半文半白。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催泪的故事和高人气的演员。玄幻剧的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还有一些偶像剧,过分迎合受众口味,完全不顾现实情况。比如常常冒出一些完美无缺的“霸道总裁”,跟一个“平凡的女子”谈一场虐恋,期间穿插车祸、癌症、失忆、身世之谜等韩剧老梗。连本来应该是现实题材的青春片,也离不开打架、堕胎、自杀等滥觞。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经历过这样的“青春”?

  话说回来,我国的影视市场上,也有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从早期的《秋菊打官司》,到现在的《三峡好人》《我不是潘金莲》《人在囧途》等。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电影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比如都是同一个导演,但十年以后我们还会记得《秋菊打官司》,却很可能已经忘了“外国人打怪兽”的《长城》。(张涨)

  霸道,也是深沉父爱

  《摔跤吧!爸爸》讲述了父亲把女儿培养成摔跤运动员的故事。影片中充满温情与信任的父女关系让观众感动不已。可是,里面的父亲形象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现代教育理念中,理想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是朋友式的。可是,在这部影片中,爸爸马哈维亚无疑是传统父亲形象的代表,威严、专制、霸道,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逼着两个女儿剪掉头发,穿上短裤,忍受村里人的讥讽,对她们进行魔鬼训练。两个女儿一开始也不理解,认为“谁会需要这样的爸爸”。可是,14岁就不得不嫁给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男人的小伙伴对她们的无比羡慕,让两个人明白了,父亲的霸道背后,既有自己的梦想,也有不希望女儿重复印度女人一辈子与扫帚和锅灶为伴的生活的想法。他看见她们的天赋,希望她们能够有机会选择不一样的人生。对父亲的理解,也成为了吉塔与妹妹坚持每天5点自觉起床训练的支撑。

  印度父亲在家庭中说一不二是整个社会的常态。但是,影片中的霸道父亲形象,却让人看到更多的柔情与深沉的爱。他的霸道,更多的似乎是男人们不善沟通的天性使然,显得含蓄而隐忍。比如,妈妈是素食主义者,他为了给女儿增加营养,就买来鸡肉对照菜谱自己烹饪;在吉塔训练遇到困难时,他就到学校附近租房,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女儿训练;他的霸道也留有余地,虽然不由分说让女儿摔跤,但却一年为期,如果一年后两个女儿仍然强烈反对,在摔跤这个项目中无法脱颖而出,相信他也不会再勉强。

  现实生活中,像马哈维亚一样在家庭中说一不二的霸道父亲不在少数。逼着孩子弹琴,逼着孩子打球,干涉孩子的恋爱和择业……这样的霸道父亲到底好不好?很难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也不同。有的孩子,会在多年后体悟到父爱的伟大,感谢父亲在选择人生道路时对自己的专制。吉塔获得世界冠军时,就发自肺腑地感谢父亲,如果没有当初父亲的霸道,她也许只是个家庭妇女。但有的孩子,也许会因为父亲的专制霸道从此与父亲反目。

  父爱的霸道无情,有时体现出的正是它的反面——温柔深沉。有人说,母爱是只要你要,我的都可以给你;而父爱则是,只要我觉得好的,我都想给你,不管你要不要。

  也许,对于那些霸道父亲,我们不妨多些理解。因为,父爱也许表达不当,但当我们能够理解时,含蓄而隐忍的父爱总会令我们热泪盈眶。 (谭敏)

 
 
【编辑:唐云云】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