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碑“再飞一会儿”

2017年05月23日 00:59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曾索狄

  开拍前提前一个月进驻农村体验生活,男演员割麦子,女演员纺线织布……《白鹿原》开播之前,这个制作细节广为流传。许多人动容,现在哪还有这样的剧组?这才是经典文学IP改编应该有的样子。

  等到开播之后,人们的赞美演变成了哀叹:没有话题就没有收视率吗?都说国产剧不好看,为什么有了,观众又不看?

  越是用心,越是情怀深重,被辜负后就越是令人心痛。这种怒其不争,来得很正常,有过类似委屈的,也不止《白鹿原》。这几年,经典文学IP的改编之作,几乎都难逃水花不大的尴尬——2015年,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平凡的世界》被搬上荧屏时,收视同样平淡,直至播出过半才上演逆袭;而今年年初的新版《射雕英雄传》,似乎也失去了金庸改编作品的好运气,收视率无功无过。

  是观众出了问题,还是市场改了风向?在我看来,一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关乎制作的用心,还是播出时机、观众欣赏口味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天国产剧的现实,正是观众更倾向于类型鲜明、话题性强的作品,倾向于能激发共鸣的作品。即便是当初《平凡的世界》的逆袭,也多少是得益于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的奋斗心路,与当下千千万万年轻人非常相似。在这一点上,《白鹿原》是有所欠缺的,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把慵懒的沙发时光,献给对民族与命运的反思?

  更进一步地说,很多经典IP本身的文学或时代价值很高,但它未必能成为最适合大众的影视剧。以《白鹿原》为例,原著小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发轰动,多少是因为其写作方式与风格应和了当时评论界对民族史诗作品的追崇与向往,而不仅仅出于故事本身的魅力。而经典文学IP中能获得成功的,更多的是那些本来就具有强情节或是国民度极高的作品,比如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比如情感动人的《京华烟云》《金粉世家》。

  一部作品有一部作品的命运,能被看见就证明了它的价值。《西游记》 可以年年暑假重播,何必强求《白鹿原》沦为客厅里的背景音?对这样一部作品的评价,从来不应该简单地以情怀绑架观众,或是用一时收视率来衡量,而应该让口碑“再飞一会儿”,让电视观众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它,珍惜它。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