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的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

2017年07月27日 00:59 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第五届“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开讲

  近日,一年一度的汉学界思想盛会“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这一旨在为国内外学界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思想对话的专业平台今年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有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6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以及国内的20位学者出席了这次座谈会。大家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的主题,从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中国方案和全球治理、共同的发展和共同的价值观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六经”的基本论理不会过时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刘梦溪从“六经”的价值论理入手,讲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指向跟当代中国以及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刘梦溪指出,“六经”的基本论理不仅没有过时,还跟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的目标有很多和谐的地方。

  “在我看来,中国文化能够贡献给世界的主要是人作为人、群体作为群体、家作为家、国作为国的一整套精神价值论理。这些精神理念的旨归,是使人成为健全的人,使群体成为和谐的群体,使家成为有亲有爱有敬的和睦的家,使国家成为讲信修睦、怀柔远人的礼义文明之邦。”刘梦溪从“六经”里抽意出了仁爱、诚信、爱敬、忠恕、廉耻、和同六个基本的价值理念,这六个基本价值理念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永远不会过时。比如诚信,“不论什么时期、什么场合,人总要讲诚信。它是中国思想价值理念的元首。人生在世,我们要到底求什么?无非自己想变成更好一点的人,并事业有成。要想事业有成的话必须守住忠信而立诚。”比如忠恕,“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这是世界公认的道德金律。”再比如和同,“解释‘和同’最好的是宋代思想家张载的‘哲学四句教’——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个‘仇’字,古代写作‘雠’,左边一个隹右边一个隹,中间是言论的言字。‘隹’是一种尾巴很短的鸟。这个‘雠’字的象征意涵是:两只短尾巴鸟在那里说话,它们的话我们不懂,但是它们一定讨论得很热烈,讨论的结果不是这只鸟把那只鸟吃掉,而是和而解。‘哲学四句教’对我们今天有很大启示意义,今天世界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冲突不必然发展为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和而解的。有了这个观念,很多事情会得到比较好的恰当解决。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应该培养仇恨,仇恨是可以化解的,可以走向和而解。”

  中国用汉字来描述“吃”

  “中国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在《论语》里,‘政’出现41次,‘食’出现了41次。”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龚文庠以“文明从饮食开始”为题,讲述了中国文化中关于吃的部分。“不管何种文化,人都要吃。中国人吃的有什么特别?”龚文庠认为中国独特的地方是我们使用中国字来描述“吃”,所以吃和中国文明是连在一起的。

  龚文庠举的第一个字是“炮”。“原来的发音是二声,左边是‘火’,右边是‘包’。最开始我们是怎么样做东西吃的?最简单的方式是在山里烧烤,用泥裹起来的一个猎物,这种烤的方式持续了100多万年。”第二个字是“礼”。“‘礼’是儒教文化的核心。《礼记》里面有一句话:‘夫礼之初,始诸多饮食。’礼字原来左边的部首是‘示’,右边为‘豊’,行礼之器也。加在一块是我们给天呈上最好的礼物和食物,这就是祭祀。”第三个字是“乡”。“‘乡’字就是两个人对面而坐,中间摆放着食物,标志着中国人吃饭有两种主要的方式,第一个是聚食制,第二个是分食制。坐在一起吃饭是分享爱、分享尊敬和友谊的最好方式。”第四个字是“尊”。“‘尊’字像两只手捧一个器物,器物里装着水。两只手表示尊敬和恭敬,尊是盛酒的器皿,同时也是尊敬的意思。孔子和齐景公有一段非常有名的对话可以表现中国人的吃饭规矩,齐景公问孔子什么是礼,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意思是如果没有规矩,那还怎么吃东西?我们就成了野兽。吃饭的规矩在当代世界里有什么表现?周恩来总理邀请美国尼克松总统吃饭,尼克松不知道为什么周总理给他夹菜。中国人招待别人的方式是给他夹菜的。”龚文庠总结称,中国的饮食哲学是古今相通的,天人合一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哲学,中国人相信吃肝补肝、吃脑补脑,我们吃动物的任何部位可以补自己相关部位,能够得到营养和长寿。

  从考古角度看丝绸之路

  “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是本次论坛的主题,中外学者们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角度谈到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从考古的角度出发,以“考古发现中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基层社会根柢”为题,关注古代丝绸之路带给各国发展的机会。“丝绸之路在中国有20处古遗址,大运河有58个遗产点,27个河道。”

  第一个考古事例是关于养蚕缫丝。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纺织丝绸的文明古国。自汉代开始,古代中国的丝绸大量运销至西亚和欧洲。1877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将中国与亚欧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刘海旺指出,近年来中国与丝绸生产及丝绸之路相关的一些考古发现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古今共同发展与共同价值。“汉代植桑养蚕及丝织业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和成都地区。汉代广泛的植桑养蚕是丝绸之路的基层社会支撑。汉代大量的文献记载着桑蚕,而且政府也提倡。考古发现,在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三处宅院周围人工植树较多。另外,河西走廊也发现了一些采桑夫的画像。根据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桑树的普遍种植表明,每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种桑养蚕是汉代丝绸业高度发展的社会基础物质条件,也是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动脉的末梢起点和基层社会支撑。客观上,丝绸之路也为古代基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商品需求,有助于基层社会的共同发展。”第二个例子是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实际上是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带,而且大运河是运量最大最艰巨的交通方式,对丝绸运输非常重要。大运河在历史记载中出现了大量的河市,比如说日本僧人在笔记里写道‘大桥上并店家灯火,大千万也。伎乐之声,遥闻之。店家买卖,不可记尽。’”

  ■汉文化全球影响案例

  汉文诗是越南文化的重要部分

  有来自包括美国、英国、法国、阿根廷、土耳其、南非、新加坡等22个国家的26位汉学家参加了论坛,他们阐述了各自在汉文化领域的研究和收获,其中越南战略研究与国际发展中心主席阮玉长从汉语和越南语的关系层面入手,讲述了汉文化对于越南文化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汉文开始进入越南,成为汉人行政系统的官方文字。越南成为独立自主国家时,汉字和汉语总是官方文字。到十世纪初,越南人改变了读音,我们叫做‘汉越音’,调就是喃字,汉字只有上流阶层善于使用,越南老百姓需要拥有自己的一套文字,于是就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字体叫‘喃字’。到了十七世纪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音越南语,我们叫做拉丁化的越南语。现行越南语词汇中有关汉语的占60%以上,叫做汉越词。”阮玉长称,在越南大家比较喜欢使用汉语成语、俗语,“像普通的易记易用的成语还保留原句和汉越音,比如说心投意合、百战百胜、万事起头难等。”此外,汉文诗是越南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欣赏汉文诗作被称为高尚的乐趣和道德修养。汉文诗作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平仄和韵调十分协调,用越南语音吟诵汉文诗比现代汉语语音更协调好听。阮玉长由此得出结论——文化和语言的相通成为推动中越两国关系的重要优势。“目前,虽然我们不使用汉字了,但是汉越音仍然是现代越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语言习惯。”

  北京晨报记者 王琳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