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缤纷”了 办事更方便了

社区“缤纷”了 办事更方便了
2017年10月13日 01:17 新闻晨报
  陆家嘴街道的彩绘上墙 /晨报记者 李芹  福山路跑道花园 /徐网林  陆家嘴街道的“全岗通”接待 /陆家嘴街道
    晨报记者 李 芹

  一个“有温度的社区”该是什么样?居住环境整洁安全、邻里关系融洽和谐、开门七件事触手可及、便民服务贴心周到……在浦东,一场“缤纷社区行动计划”的城市微更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首批50个项目在浦东新区5个街道蓬勃进行中。而依托于“家门口”服务站的打造,浦东新区希望将一个精细化管理的服务体系送到居民们的15分钟生活圈里,让办事人员多跑一点,人民群众少跑一趟,实现“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
  点滴举措之下,在改变着社区温度的同时,也在调节着人心的温度,更增强了人们对社区的认同与归属。
  多沟通,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浦东新区松林路近商城路,有一处街角花园,正在进入更新的最后阶段。
  你们想要什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老师的团队成员之一谢文婉还记得和居民们的第一次沟通。
  这处广场占地约1100平方米,是松林路环形步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周边包括上海海运公司宿舍、松山小区、松林小区、海怡别墅、海怡花园等住宅区。
  居民们提出,周边小区孩子多、老人多,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活动空间。于是,设计中除了常见的沙池外,还引入了社区公园比较少见的攀岩墙。对于老人们的需求,团队考虑得更多。因为一些社区老人坐轮椅出行。因此,对于花园内的植被高度,采取了不同层次的设计。谢文婉说:“比如说百里香等香草类植物,都是在轮椅老人可以直接触摸的高度。”
  一来一去的火花碰撞最终造就了这处休闲花园——不但四季树常绿,更四季有花赏。一老一少,都可在这里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内容。而这,正是浦东“缤纷社区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项目。不再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他们身边现有设施与空间的更新,来让他们感受到社区温度。
  “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花园就将完工,届时我们会举行一个征名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陆家嘴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为多维度的头脑风暴,也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成功——项目自带社区人气和热度。曾一路参与福山路跑道花园项目的陆家嘴社区基金会秘书长焦兴旭说,跑道花园的活动不定期推出,每次都不用吆喝就来一群人。“项目很小,但这种细节中体现的生命力,就是高大上的城区缺失的一块填补心灵的东西。”
  除了社区空间的提升,在一些老旧小区内,也通过“螺蛳壳里做道场”微更新手段寻求居民间的最大公约数。
  同属于陆家嘴街道的三航小区位于浦东南路和栖霞路路口以北,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区公共空间局促,活动场地与设施十分匮乏。更关键的是,小区支路狭窄异常,救护车都不能直接开到门洞。在对小区马路进行0.5-1米不等的拓宽后,救护车可以直达26幢住宅楼下。
  道路整修过程长达一个月,时间一长,居民们难免有怨言。这个时候,三航居委会的朱忠平主动当起了老娘舅,这个每天至少在小区走5圈的居委会干部一遍遍地提醒施工人员安全施工,一趟趟地登门和居民摆事实讲道理……三航小区面向浦东南路的一侧墙体要上彩绘,有户居民因家中达不成一致意见,出面阻挠施工,朱忠平又第一时间找到了核心人物,做通思想工作。
  如今,你漫步在陆家嘴地区,看到一幅整面楼高的猴子彩绘图案,一定不会想到,原来还有这样的一段插曲。

  通过小项目在社区“绣花”

  事实上,陆家嘴、洋泾、潍坊新村、塘桥、花木(内环以内部分)等5个街道作为浦东新区城市微更新的试点区域,集中推出了“缤纷社区行动计划”,旨在将社区作为有机的生命体,把居民作为服务的首要对象,通过对现有设施和空间的微更新,来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和社区空间品质。
  作为景观设计的专业学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老师带领团队一路参与了前文所说的三个项目。
  刘悦来说,过去做项目,主要听取政府部门或投资方的意见,沟通渠道比较单一,缤纷社区的这些项目规模小,但参与者广泛。“虽然前期沟通时间长,但好处也明显,居民都来关注项目的实施,有了社区责任感,开始不仅仅在意自家门内的事,也是促进社区治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杨贵庆则认为,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最后一公里”,是有关政府部门应当予以关注的。希望上海这座城市呈现的可以是这样的场景:既有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大上,又有居民作为个体可感悟的城市温度。
  在浦东新区副区长张玉鑫看来,浦东的短板在于城市的肌理中缺乏毛细血管,要把毛细血管加上去、打通它,就要像中医的推拿和针灸,找准穴位,用小动作解决大问题。
  因此,今年年内,浦东要完成9类50个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要素更新项目,比如新建、改建或优化街角广场或口袋公园、慢行路径、艺术空间或广场、林荫道、运动场所等。通过小规模项目在社区各处“绣花”,补上浦东城市空间慢行系统不宜人、缺少社区感和人情味这些短板。
  而根据浦东新区“缤纷社区”(内城空间)三年行动计划,浦东还要进行5处老旧小区的整体更新,增加公共服务设施20处,增加21个口袋公园,打通40公里慢行路径,打造20公里活力街巷。

  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度

  如果说“缤纷社区”项目的微更新是在硬件上为居民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那么“家门口服务体系”就是贴心的软件提升了。
  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这是浦东家门口服务体系打造的目标,从今年陆家嘴街道、浦兴路街道、书院镇、川沙新镇的四个试点打造“家门口”服务站,再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直至全面推开,到“十三五”末,实现全区覆盖,为居民提供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和城市管理共7大类服务,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家住浦兴路街道银桥居民区的章女士是一名“外来媳妇”,今年可以迁户口了。她到“家门口”服务站后,很快拿到了所需证明。工作人员告诉她,除了这个证明,41项原本需要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才能办理的政务服务都能在此办理。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名工作人员,居委会里一个类似“前台”的空间,就能“全岗”受理居民大大小小的诉求。在陆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区,“全岗通”服务模式正在全面助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服务的便捷通道。
  陆家嘴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卜昉逸表示,打破了条线的分割,居民只要向首问接待的工作人员提出诉求,工作人员就能当场处理,复杂的问题也能在两个工作日里办结。
  这些改变,源于陆家嘴街道在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时,探索推进的“全岗通”服务模式。目前,陆家嘴街道的“全岗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张囊括了8大类、172项服务事项的“家门口”服务站服务项目清单让居民可以按图索骥。
  这些转变为居民带来了真正的便利:底楼的居民家天井漏水,找到“全岗通”社工后,直接约好物业师傅上门查看,一步到位、一趟解决。
  陆家嘴的家门口服务体系拥有“1+8+3”的架构,即一个服务平台——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自治8项服务功能,以及“全岗通”、信息化及自治家园3个服务支撑平台。
  “公共服务不但涉及千家万户,更关乎一个地区的形象,居委会作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只有牵好两头线,才能真正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度。”卜昉逸说。
  “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后,不少浦东居民反映,“有温度的服务”真正送到了群众身边。事实上,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正是浦东新区“三全工程”的内容之一。“三全工程”建设,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深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为目标,有效解决市民“办事难、办事繁、效率低”的问题。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