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电退出共享充电宝

乐电退出共享充电宝
2017年10月13日 02:46 华商网-华商报
备受争议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开始出现企业退出。10月11日,杭州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LeDian正式宣布,停止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并收回所有充电宝设备。
  行业竞争激烈“仅靠充电宝租赁难盈利”
   10月12日,华商报记者在乐电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该公司宣布:“根据公司政策,现已收回所有充电宝设备,本公司将停止运营该项目,请各位用户及时将未提现的押金提现,谢谢。”同时,该公司提醒,服务器由于故障原因,有部分用户可能暂时无法提现。
   资料显示,乐电的运营方为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楼莹莹曾公开表示,一台小型的充电宝自助机柜成本大概在2000-3000元不等。“仅仅依靠充电宝租赁是比较难实现盈利的,更何况接下来会有更多竞争者加入。”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共享充电宝产品,主要分为实体充电宝和充电宝租赁柜。前者是机端连线充电,无法带走充电宝,主要以桌面充电形式分布于各种小场景,目前以小电、Hi电为代表,后者则是固定租赁柜,其中有可携带的实体充电宝,根据租赁柜容量大小分布于火车站、景点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或餐厅、酒吧等小场景,以来电、街电为代表。
   据华商报记者了解,西安市场上目前已入驻有来电、小电、街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记者近日曾先后租赁使用过来电、小电充电宝,对于外出手机电量不足、而又未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人应急很有帮助,而且租赁费用低廉。同时,由于部分共享充电宝采用信用免押金条件,相比共享单车而言,规避了“押金资金池”的质疑,但其盈利模式就显得更不清晰。
  共享充电宝有四大陷阱
  “死掉一批很正常”
   从去年的共享单车大火开始,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别是共享充电宝“来势凶猛”,行业初期融资额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不过近期,行业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有企业传出融资失败、“花样裁员”,也有企业高歌猛进。
   除过10月11日宣布退出的乐电LeDian,之前天使轮融资过亿的Hi电,也在9月迎来了滑铁卢:由于供应链和资金问题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并遭遇员工集体维权。对此,来电科技创始人兼CEO袁炳松对华商报记者表示:“这个行业进入了太多小玩家,死掉一批很正常”。
   袁炳松表示,与半年前的火热相比,共享充电宝企业迎来冷静期未必是坏事。共享充电宝存在四大陷阱,一是场景错误,很多小场景玩家当初讲“占领中国的每一张餐桌”的故事根本实现不了;二是单品爆款+共享单车饱和攻击的逻辑;三是渠道铺设复制当年团购和O2O玩法;四是将押金作为主要收入之一。对于共享充电宝,大多数人会将其与共享单车做对比,认为押金是共享充电宝的主要收入方式之一。但袁炳松认为,信用免押金才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行业的未来一定是信用免押金,继续收押金只会站在用户和行业发展的对立面。”
   从具体运营的角度来讲,共享充电宝也存在一些困难。街电陕西手上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城市服务商宋志锋对华商报记者介绍,实际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一是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认知度还有偏差,二是同行业竞品质量、服务的参差不齐影响到消费者的体验。
  不少玩家是“摸着石头过河”
  淘汰会提升行业门槛
   袁炳松表示,整个行业的竞争还会持续一到两年,“竞争会提升行业门槛,这对行业是个好事情。”他认为真正的竞争是在场景、产品和技术。一方面更多玩家会进入大场景(机场、火车、地铁等),推出大机柜;同时,大场景机柜也有着一定的技术和专利门槛,这又会淘汰一批玩家。
   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要进驻大场景,铺设大柜机,还面临着高成本投入的问题,但仅靠每小时1-2元的租赁费可以盈利吗?
   宋志锋认为,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其实和共享单车是一样的,还有一个盈利点在于数据和用户的收集部分。现在共享充电宝玩家还有不少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未来的竞争重点还是在于产品、技术以及服务上。
   来电方面也表示,大柜机成本高,但可承载的充电宝数量也更多,而且大场景的曝光度更好,用户使用频次更高,所以在盈利上可以不受影响。同时,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也是更多样的,依托大场景、大柜机,未来广告也是一个可预期的盈利点。 华商报记者 王静 文/图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