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后回归,海派精髓看过瘾

60年后回归,海派精髓看过瘾
2017年10月18日 02:10 新闻晨报
  主演亮相 本版图片/晨报记者 何雯亚  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头本)导演陈金山讲解该剧
    晨报记者 邱俪华

  1957年,上海京剧院创排的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风靡上海滩,连演了整整半年,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60年后——11月11日、12日,《七侠五义》(头本)将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无论是老戏迷还是新观众,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开心事。日前,该剧导演陈金山、剧本整理冯钢等主创,以及傅希如、何澍、郝杰、鲁肃、吴响军、杨扬等主演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据悉,11月5日,《七侠五义》(头本)将在天蟾逸夫舞台举行导赏会,届时主创们将于观众们见面,详细介绍剧目看点和艺术特色等。

  武戏    麒派    连弹    机关布景

  历史
  致敬60年前的经典

  上海京剧院的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创排于1957年,改编自长篇古典小说《三侠五义》,该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侠客形象深入人心。连台本戏《七侠五义》摘选了小说中的经典段落,在延续原著侠义精神的同时,以丰富的京剧艺术手段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环环相扣的情节,从而成为上京的经典保留剧目。1980年重新上演,编缩为两本,亦备受欢迎。
  本次演出继承了海派连台本戏的优良传统,保持了海派连台本戏重视舞台综合性的特点,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做武打并重,注重演员们对技巧与表演节奏的掌握以及刻画人物的能力。
  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头本)的再次上演是对上京海派经典作品的致敬,是剧院对海派演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采访中,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表示,作为海派京剧“大本营”,上京有责任、有义务将经典海派剧目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

  精神
  众人物弘扬正能量

  陈金山导演介绍,此次上演的《七侠五义》(头本)集中体现了众江湖义士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武侠情怀,是一出情节跌宕起伏的大戏,该剧人物众多,白玉堂、展昭、卢方、蒋平、包拯等耳熟能详的人物轮番登场,这些角色都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机智勇敢,他们惩恶扬善,肯于助人。该剧堪称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戏。
  据剧本整理冯钢介绍,本次上演的版本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提炼、梳理的工作,删减了一些琐碎的场次和重复的叙述性情节,使演出更紧凑明快,人物行为脉络更清晰鲜明。演出时长也从原剧本的三个半小时缩至两小时45分钟,更贴近当代观众的观演习惯。

  艺术
  融入鲜明海派元素

  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头本)中的武戏是重头戏,白玉堂、展昭、卢方、韩彰、徐庆、蒋平、丁月娥等角色均有丰富精彩的武戏,武生、武丑、武旦们大展身手,英姿飒爽的出手、惊险刺激的开打,无论新老戏迷都会大呼过瘾。
  该剧融入了鲜明的海派元素,善于刻画庞大的人物群像,悬念迭起,结尾处还留下扣人心弦的伏笔,极具观赏性。如本次演出中的包拯为“麒派”应工,脸谱勾画、髯口、穿着等颇具海派风采,不仅有麒派风格的唱段,还有较为繁重的身段动作。又如本次演出中有一段海派风格鲜明的“连弹”,由卢方、展昭、白玉堂、柳青、蒋平、徐庆、丁月娥七人轮流演唱,生动表现了白玉堂誓要与展昭一决高下,众人纷纷劝解的情形。
  机关布景运用也是海派京剧的特色之一,此次《七侠五义》(头本)采用了全新制作的机关布景,更为精致、精巧,使舞台效果和剧情、人物结合得更加合理。传统京剧表演融合现代舞台技术,舞台呈现出奇妙的效果,给观众带来极佳的现场感和代入感,感受了惊心动魄的场面。
七侠五义白玉堂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