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村今变“美丽休闲乡村”

昔日贫困村今变“美丽休闲乡村”
2017年10月22日 06:55 华商网-华商报

   如今,走进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成排2层小洋楼气派整齐,村里都是水泥路,你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村,一下雨零散住在沟底的村民就开始担心房屋漏水垮塌,如今,这个山沟沟里的贫困村已经华丽变身成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
   “这几年村里变化确实太大了,单说这房子,我们现在住的都是180平方米的二层洋房,原来住在沟里的土房,一到下雨把人就紧张的,房子漏水,门口的水渠就堵住了,还得冒雨拿耙子把水渠疏通,避免房子因为积水被淹。”说这话的是簸箕掌村村民李世成。
   今年63岁的李世成很感慨,“原来的日子跟现在压根不能比,当时也都不敢想咱们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原来就忙两季庄稼,一年到头落下几百块钱,现在不但住进洋楼,我们组还率先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用于经营,每年每亩地保底分红1500元。”
   让村民李荣梅更为骄傲的是,村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村里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到80%,村前有水鸟成群的女娲湖,村后是清晰可见的终南山,村道上时不时可以看到野羊“散步”。
   2013年时,簸萁掌还不是这般模样。当时,全村301户村民分散在沟岭之间,除了贫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时时威胁着村民的安全。2013年9月,村上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2015年年底,占地120亩、统一规划、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每户村民都住进了两层小洋楼。
   这只是个开始,簸箕掌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相信,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一旦将村名“簸箕”这个传说开发好,村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我们这个村名其实大有来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文化,当时女娲在造人时,用簸箕在这儿晾晒过程中遇到大雨,为了不让雨水把簸箕里的人冲了,她用手划土,把簸箕围起来,就形成了簸箕掌村目前这个地形。”
   从2014年,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李志刚就打算在“簸箕”二字上做文章,以此发展乡村旅游,“要让群众共同富裕,必须把现有的农村资源变活,让每个村民都变成股东。”目前,村上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完成各种旅游项目投资超过1亿元。村口女娲湖上游船荡漾,村后伏羲岭上建起了窑洞宾馆,沟道之上架起了滑索,千亩核桃林中也有了人行步道。牡丹园、薰衣草园等园区也开始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到访。
   如今,簸箕掌村已成为西安周边的旅游名村。“每年10月到来年5月,是村里的旅游旺季,这主要是因为滑雪场,以后我们要开发更多的项目,让簸箕掌村一年到头没有淡旺季之分。”李志刚说,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不少原来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家里办起了农家乐,勤快的干得好的一年收入就有20万。
   2015年至今,簸箕掌村实现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013年只有2500元,2016年增长到13500元。“十八大以来,我们村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变成一个被农业部命名的美丽休闲乡村。十九大以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使我们簸箕掌村越来越美丽,村民越来越富裕。”李志刚说。
   华商报记者肖琳 摄影 黄利健
  讲述人:铜川王石凹煤矿党委书记王鹏等
  老矿区将变身工业遗址公园
   5年来,铜川王石凹煤矿经历了企业转型的阵痛。王石凹煤矿党委书记王鹏感慨地说:“在这个矿最辉煌的时候,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选择了转型,为的是让每位职工活得有尊严!”
  壮士断腕 自主关停煤矿
   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矿井、唯一一座煤炭工业项目。“曾有铜川市领导评价王石凹煤矿说,王石凹煤矿奠基的第一锨土,也是铜川市建市的第一锨土。确实,铜川市因王石凹煤矿而兴起,它见证了我们国家煤炭工业发展的每一个历程。”王石凹煤矿矿长解耀明说,“煤炭资源迟早是会枯竭的。今天煤炭产业的发展已经受到限制,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我们自己选择出路。因此我们决定壮士断腕,自主关停。”从2014年10月20日开始,关停工作全面开始。
  今年国庆长假数千游客慕名参观
   51岁的煤炭工人蔡玉华向记者介绍说,父亲当初参与煤矿初期建设,他不到20岁就开始在井下工作,孩子后来也在矿上工作。让他们一家没想到的是,这个创造过那么多奇迹的煤矿居然要关停。“2015年12月底,矿上对职工分流,要把一些采煤工送到北区其他煤矿。在送人的大巴车门前,每个人都眼含热泪……”
   “但转型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蔡玉华说,从2015年开始,矿上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现有工业遗产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计划将王石凹老矿区进行全面改造,“我们这些煤炭工人,将会生活在一个非常优美的煤炭工业遗址公园,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党委书记王鹏说:“按照规划,我们将把王石凹煤矿打造成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型遗址公园,让它成为陕西全域旅游环线上的新亮点;我们还要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大家在这里看到共和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印记;最后,这里还将变成生态农业和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休闲娱乐基地。目前,我们前期的改造工作全面铺开,今年的国庆长假,已经有数千游客慕名来参观了。”
  呼吸着甜丝丝的空气幸福满满
   走在王石凹矿区,蔡玉华说,没有停产前,矿区和生活区的道路,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现在你看,我们这里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公园。每天晚饭后,居民们在这里散步、休闲,呼吸着甜丝丝的空气,享受着生活的宁静。很多人来到这里后,都羡慕地说我们是生活在世外桃源。”
   据厂区居民介绍,企业转型后,大家的住房条件先后都得到改善,从棚户区搬到楼上,面积大了,也有了暖气。孩子们上学也有了专用的校车,大家看病也很方便。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讲述人:延安市宝塔区35岁市民马鹏飞
  打个市民热线 烦心事解决了
   “前几天下雨,我家门口的山上有石头滑落,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延安市民服务热线打电话反映,18日,来了铲车和工人,把落石给清理了。”10月19日,延安市民马鹏飞说,这几年来,延安市的道路交通、文旅产业大发展,加上政府效率的提高,让他得到不少实惠。
  家门口有落石打个电话有人管
   家住宝塔区河庄坪镇、今年35岁的马鹏飞是土生土长的延安人。几天前,马鹏飞家门口的一处山体山石滑落,他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接线员回复说会将情况反映给社区,由社区实地调查,然后给出解决办法。
   10月18日,马鹏飞发现家门口来了铲车清理石块。“我过去一问才知道是对面工地上的车辆,经过打听得知,社区工作人员接到情况反映后,实地查看后协调车辆清理石块。”
   马鹏飞所说的延安市民服务热线,是今年7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的,实行全年无节假日24小时人工接听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马上就办、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碎石清理完后,热线平台的工作人员还给我打来电话,工作人员说,相关部门正在寻找滑坡源,争取通过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治理。”马鹏飞说,最初他就是想着有人来清理就行了,没想到政府还在帮助寻找彻底的解决办法,为这种扎实为市民服务的做法点个赞。
  文旅大发展瞅准商机开起农家乐
   “206省道从我家门前经过,以前这条路比较窄,而且没有路灯,天一黑,出门就不太安全。前两年,政府拓宽了道路,道路两旁也安装了路灯。”马鹏飞说,路宽了,灯亮了,住在这里心情也好了。
   文旅产业的大发展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让马鹏飞看到了商机。马鹏飞家与延安市金延安购物中心隔河相望,新建的大桥把市民的生活区与购物中心连接起来。看着购物中心日渐增多的游客,今年春季,马鹏飞开起农家乐,“今年是第一年营业,收入情况还算不错。”
   日前,《陕西“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绘就了文旅发展蓝图,明确了加快构建以“两核十区”为主骨架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其中“两核”就是构建以西安、延安为中心的融合发展核心区。“开起了农家乐,我对文化旅游这方面的新闻特别关注,政府规划的明确,让我对经营农家乐更有信心。”马鹏飞说,得益于政府规划的快速落实和办事效率的提升,自己家的日子过好了,以后他肯定会在经营中积极服务好游客,让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好。 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文/图
    
旅游煤矿王石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