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血战台儿庄》,不留一点力”

“画《血战台儿庄》,不留一点力”
2017年11月22日 06:05 南方都市报
“画《血战台儿庄》,不留一点力”徐青峰绘画艺术作品展在中国油画院启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11月22日        版次:GB08    作者:黄茜

    徐青峰油画《血战台儿庄》,250cm×400cm,2007年- 2009年。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发自北京 中国写实画派中坚人物、艺术家徐青峰个展“尽我所能———徐青峰绘画艺术作品展”11月18日在北京中国油画院启幕,展出89件徐青峰的写实绘画作品,其中油画56件,水墨11件,素描22件。从19岁的素描自画像,到近期的新疆、甘南、威海写生,创作横跨26年,勾勒出一位画家孜孜探索的艺术道途。

    历史画最要紧的是真实

    展厅里,最夺人眼目的画作是徐青峰创作于2007-2009年的历史巨构《血战台儿庄》。该作品以红、褐为主调,远、中、近景布置深具匠心,以写实笔法描绘台儿庄一役国军与日军肉搏厮杀,战场上尸横遍野、狼烟滚滚的场景。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是看着战争题材的影片长大的,在灵魂深处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结。”徐青峰告诉南都记者。2007年申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时,他选择了台儿庄战役。为了画好这幅历史巨制,徐青峰在八一电影厂的摄影棚里搭了一个实景城墙,并请来40多个工人、武警战士等当“模特”。

    徐青峰的方法有些“执拗”、“笨拙”。为了浸入战争氛围,在他的画室,钢盔、刺刀、砖头放了一地。“画这张画,就像当导演一样,整个三年里自己出不来,无论做什么事儿老是很压抑,老是被当年的抗战事迹所感染。”徐青峰告诉南都记者。

    “在西方绘画的序列里,最难是历史画。我现在再看这张画,心里觉得欣慰的是,没有留一点力气。”徐青峰说。

    凭着最朴素的感受去写生

    历史题材紧张沉郁,最近创作的一批于新疆、甘南、威海的写生,则带来一股清新开阔的泥土气息。盛装的少女,凝望的牧人,天真的孩子……笔触迅疾而饱含情感。

    “写生的时候不用想太多,你就凭着对自然朴素的感受,直接地去碰撞。”徐青峰表示。在写生现场,光影稍纵即逝,一切由不得画家。“你要调动起所有的技术、所有的体力和热情去面对它,迅速地把它画下来。”

    除油画之外,徐青峰在水墨、水彩、素描等领域多有建树。他当画家,当老师,还当过五年的美术馆馆长,形成一套独特的关于当代美术的认识。

    “在很长的时间里,所谓学术圈,远远脱离了老百姓的审美,甚至贬低人民群众的审美,我觉得,无论绘画、舞蹈还是音乐,都是要引起全人类的共鸣的。”在徐青峰看来,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佳作,是体制内画家的一项责任。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