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乡愁”: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2017年12月15日 02:39 新京报

  【一种怀念】

  

  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因病去世,享年89岁。对于大陆读者而言,最熟悉的余光中先生的作品,还是《乡愁》。余光中的“乡愁”,表达的是整整一代人的痛思。如今两岸同胞交往和互动频繁,地理空间的阻隔已经不算什么。我们仍然需要余先生给我们留下的“邮票”和“船票”。这正是余光中《乡愁》的价值所在。

  在现代化进程中确立了国家观

  据新闻报道,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于12月14日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享寿89。

  这是一个让人悲痛的消息。这位被文坛大师梁实秋赞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的诗人,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最为熟悉的依然是那首名为《乡愁》的诗。最近30年,这首诗入选各个版本的语文课本,它定义了中国人一种情感模式:乡愁,是有关母亲、故乡和祖国的综合性的情感,是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他说,“我是地道的南京萝卜头”。1927年,南京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1928到1937年这段时间的南京,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一方面,很多人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国家”的观念,另一方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报纸也经常讨论日本全面侵华的可能,这又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观念,那是自豪和不安混杂的时期。

  后来历经战乱,1950年,余光中和父母一起去台湾,这时候他已经20岁出头了,即使世界观还没有定型,国家观已经确定无疑了。他于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语系,然后到美国继续读书。

  这是那一代台湾精英阶层的典型道路,包括白先勇以及李欧梵等,走的都是这条路。少年经历了颠沛流离,青年受最好的教育,获得全球性的视野,有了这种人生体验,再回望大陆的时候,可谓百感交集。故乡、大陆、国家之外,他又多了一种世界的眼光。

  想表达的是一代人的痛思

  或许有个域外的经历,才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痴迷。我喜欢他那首《寻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区细细的苦吟……”

  这是何等的洒脱和胸怀,但是,对余光中这代从大陆到台湾的人来说,李白式的洒脱只是一种幻想。余光中不是李白,恰恰是那个苦吟的杜二,这种情绪在他的《乡愁》里无比清晰。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简单、温情又伤感的词句,每每读之都让人动容。

  可以说,余光中的“乡愁”观,把对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国家”的担忧与期望结合在一起,概括了他那一代台湾人的文化观。母亲(家),故乡(地方),大陆(祖国),是一种逐渐递进的关系。

  这是他那一代人才有的独特体验。在他写出《乡愁》前10年,于右任就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临终诗叫《望大陆》,又叫《国殇》,精神气质上,仍然是故乡与祖国是一体的。

  余光中的“乡愁”表达的是整整一代人的痛思。比余光中还要大10岁的郝柏村,在被问到“抗战时你最难忘的一个人是谁”时,毫不犹豫地说:“我的母亲”。当年,全面抗战爆发,郝柏村正好黄埔军校毕业,利用上前线之前的几天时间,回家看了一次母亲,那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母亲。

  乡愁是“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多少人读到这一句诗流下了眼泪。

  对他们这代台湾人来说,大陆就是家。这不仅是抽象意义上,也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他们在大陆的童年时光,成为一生中需要反复回味、解读和表达的东西,对余光中来说,最凝练也最经典的表达,就是《乡愁》这首诗。

  对大陆80后90后来说,所谓乡愁,可能意味着站在大城市来回望小城市或者乡村。但是对余光中而言,乡愁意味着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不但是私密的个人情感,也是一种家国情怀。

  老去的台湾人弥合了文化裂痕

  1949年,余先生只有20岁出头,可以说,他这个年龄的台湾人,对大陆还有着最深的眷恋,但是这一代人已经纷纷老去了。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两岸恢复往来,不少人回来探亲,这是对“乡愁”的缓解,也是对“乡愁”的确认。正是余先生这一代人的努力,某种程度上弥合了两岸在文化上的裂痕。

  这些年余老走过大陆的江南、华北等许多地方。在南京,他说:“虽然出生之地已到处高楼大厦,但也不乏依然故我的江南人家,以及庭院里生长着的一株株桂树枝叶茂密,它让我闻到了小时候的桂花香味,只是再也寻觅不到儿时捉迷藏的小伙伴了。”

  上世纪80年代回来探亲的中年,如今都是老人。他们的母亲在坟墓,而他们自己,也要和母亲与故土的“乡愁”一起,与这个世界告别了。

  不要说80后、90后,即便对台湾的50后而言,都很难体会到这样的“乡愁”。1950年后出生的台湾人,童年在台湾,父母也在身边,他们所扎根的土地,就是脚下的台湾。

  不管是来大陆工作的台湾人,还是到台湾旅游的大陆人,都能深切地体会到“两岸”的变化,而对余光中和他那一代人来说,两岸是一样的“乡愁”。

  余光中的去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他这一代老人离世,台湾人如何能够继续维持对大陆“家”的想象?这种“乡愁”,能否作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资源?“两岸”如何能够更接近为“岸”?

  如今两岸同胞交往和互动频繁,地理空间的阻隔已经不算什么。我们仍然需要余先生给我们留下的“邮票”和“船票”。这正是余光中《乡愁》的价值所在。

  □张丰(文化评论人)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