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 却不再是相同的味道

熟悉的配方 却不再是相同的味道
2018年02月27日 06:10 华商晨报

  

  本报讯 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3》时隔四年后回归,同样延续高话题性、高收视率,央视一套播出的前几集平均收视率超过2%。但豆瓣评分却呈现断崖式下跌,目前4.7分,全民下饭神器沦为“吐槽大会”,网友表示,口水都咽回去了。为何熟悉的配方,却不再是相同的味道呢?

  网友逐字逐句列出解说词问题

  据扬子晚报报道,“煽情过重,美食无味;片中用数据、典故出错;片子剪辑太乱,食物近景特写太多”,目前,对《舌尖3》失望情绪甚至引发网友找茬狂欢。

  知乎上,网友“笑道人”几乎是逐字逐句列出第一集解说词的问题,比如“集万物于一山(的野生蜂蜜),使得蜂蜜饱含清甜”——蜜源植物繁杂的蜂蜜不会清甜,反而会带有常见混合蜂蜜没有的药味;云南石锅并不起源于云南,而是四川藏区的石锅器型传入改良;穿山灶系摆拍,摆酒的是厨师家,豫西并无拜大厨一说;“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厨师唯有一把厨刀”——后片中瓜雕处立刻出现各种雕花刀;“泡菜是四川人的命”实际上并没有。

  各种不能忍,常识错误是硬伤

  有人分析,“舌尖”第一、二季的成功与“人肉餐饮地图”陈晓卿密不可分,当他说带着团队离开,这让“舌尖”遭遇强大挑战。从立意、选材到拍摄,以及常识性方面,第三季都和前两季存在差距。

  《舌尖3》致力于追溯传统、弘扬古法的同时,暴露出常识性错误。第四集“养”中大篇幅讲述的广东煲汤,节目播出后,广东有媒体发表文章称,广东人肾脏病高发与煲汤有关,“广东人煲汤讲究‘煲三炖四’,即煲汤三个小时,炖汤要四个小时,炖煮时间过长,导致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同时因为富含蛋白质,加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肾脏负担。”食物养生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因时因地因人的开方进补,普通人其实并不了解,很可惜,《舌尖3》用一集的长度也没有讲清楚其中的门道。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