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在哪里

北京上海在哪里
2018年05月03日 01:19 新闻晨报

  令狐笑

  可惜,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没有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像是个没有灵魂的空壳纸糊人。我怕我有偏见,于是随手翻了下它的豆瓣评分,评分从7分一路下滑到目前的6.1分。是的,评价一部剧的是大众,终究不是拿了投放费在那硬生生洗白的自媒体KOL们。

  相比之下,新片《后来的我们》倒像是一部颇在状态的电影版“北京女子图鉴”。重要的一点是,电视剧没做到的北京感,这片子做到了。

  “为什么来北京?”这是《北京女子图鉴》中的陈可(陈可依后改名陈可)面试时被问到的问题。她回答得很苍白,不管是最开始过于虚无的“为了梦想”,还是后来过于务实的“因为大城市平台大,机会多”,都不足以成为灵魂。略能驱动行为的内核,可从陈可在老家时的话里找,不甘心“找个差不多的人,办个差不多的婚礼,过个差不多的日子”,“摆脱‘差不多’”构成内核驱动。只是,口号归口号,故事的发展,好像完全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陈可接受大叔邀约一起加入北京饭局,靠关系换新工作,和成功上位的经理谈恋爱,因为公司人事关系再换一家新公司。这一切不仅都很“差不多”,也看不出什么“摆脱‘差不多’”的驱动力。她的一系列行为,缺乏充分的动机,缺乏独特的“北京”大都市属性,缺乏典型性格,像还是生活在老家的女子一样,画着平庸的“玛丽苏”图鉴。说到“油腻大叔的饭局”,说起“入职凭关系”,这在二三线城市,不是比在大都市更为常见吗?剧名中的“北京”,不是浮于表面的某处地标、某路公交车就能体现的,它需要作为地域明显的背景体现在故事发展中。

  《后来的我们》正好在北京的都市感、异乡感这块,做得很到位。片中人物发生的故事,几乎就是发生在北京,不是任何一个面目模糊的城市,更不是主人公逃离的小镇。春运往返于老家和北京的仪式感,大北京特有的人来人往,人像个渺小的动物,寄居在老楼里、半地下室里,为了或许会实现的梦想卖力拼搏,受伤了舔舔伤口再起来。有的买房安家了,有的白了头,异乡都还是异乡。

  看起来,《后来的我们》 里应该有不少张一白的功劳。这位老到的都市情感按摩师,不管是《开往春天的地铁》,还是《将爱》,都能捏准异乡人在北京的青春感,每搁几年再捏一回,回回奏效。

  一部《北京女子图鉴》,一部《后来的我们》,两相对比,不得不正视,中国电视剧到了黄金发展期,但在情感、细节等方面,还是显得粗糙而造作。

  想到《上海女子图鉴》,不由得就担心了起来。上海,会不会不一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