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赶集》:穿20套纸质戏服,演透老舍的幽默

《老舍赶集》:穿20套纸质戏服,演透老舍的幽默
2018年05月12日 02:30 新京报






  六篇关于现实的嬉笑怒骂,六则关于理想的生活意见。改编自老舍六则短篇作品的话剧《老舍赶集》将于5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日前已完成上海首演。该剧将由老舍先生之女舒济担任文学顾问,斯琴高娃担任艺术顾问,剧本策划关纪新,由曾改编过老舍系列作品的方旭担任导演,《老舍赶集》中他将再次延续“全男班”阵容,并首次创新启用杜邦纸材料做舞台服装,以看漫画般的视觉体验重新带观众感受老舍笔下的幽默。

  初衷

  老舍的诙谐也适合现代人

  《老舍赶集》是方旭继《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二马》之后,第五次改编老舍作品。他发现老舍作品中有另一种生命力,想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老舍。

  老舍写的多是旧社会底层人物,这种“旧气”或许让今天的观众觉得有点遥远,但对生在四合院的方旭来说,从小看到的街坊邻居都有老舍作品里人物的影子,且他们身上都有着独特的豁达和幽默,方旭觉得无论哪个时代,老舍都能和观众沟通:“老舍的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可以让焦虑的现代人看当下之事时抱有相对轻松愉悦的状态。”

  老舍之女舒济也有着相同的看法:“虽然《老舍赶集》选的六个故事是七八十年前的事,但我们可以看到那时人们生活里的想法、矛盾、遇到的问题和现代人几乎一样,其实很接地气。”

  主题

  关注探讨中国理想家庭

  话剧《老舍赶集》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四篇短篇小说及两篇幽默小品文:《观众须知二十则》、《创造病》、《牺牲》、《黑白李》、《邻居们》、《我的理想家庭》。六个故事各自独立,但却有一个核心主题:对于中国式理想家庭的探讨。这也是方旭挑选这六个故事的原因。比如《创造病》讲述了九十年前一对小夫妻的“月光”生活;《邻居们》则刻画了两对夫妇间的生活琐事及由此引发的生活喜剧;而《我的理想家庭》则直陈“希望一切无奈落去,希望一切理想成真”的美好愿望。

  这些作品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味:如何处理自身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追求理想生活?在方旭看来,戏剧应该直面当下,以一种当代视角重新洞察生活,用幽默的表达为当代观众提供人生思考。

  亮点

  为“全男班”启用纸质戏服

  《老舍赶集》除方旭本人为主演之一外,刘欣然、苏小玎、秦枫、马驭崧、景松涛五位青年演员也组成“全男班”,演绎剧中17个角色,这也是继话剧《二马》之后方旭再一次集结“全男班”,演员在剧中通演男女角色。

  男演员演女性角色在形体上难免会让观众看出“破绽”,于是方旭邀请服装设计师苏广宇选定韧度高的杜邦纸为衣服材料,并结合绘画手法制作戏服。“服装均采用男装的大轮廓,女装则在大轮廓上加入女性化细节。我们想在舞台上打造丰子恺式的漫画风格,而杜邦纸材质能满足。它揉搓后的自然褶皱在舞台光下很有绘画感。”苏广宇介绍。

  最花精力的是纸面绘画。苏广宇基于民国时代特征,用粗糙质感中透着细腻的技法,防水不掉色、好打理的丙烯颜料,整整画了半个月才完成20套戏服绘制。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偲妮 实习生 徐美琳 主办方供图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