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娱乐大手笔专题 >正文
郑佩佩:李行(三)-见证金马三十年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15:29 南方都市报

  一转眼,这一切都成了四十年前的旧帐了,但是对李行导演来说,每件事都还是记忆犹新。他说当年亚洲影展出了事,他那部《养鸭人家》为此还停了一段时间,几乎到了能不能拍完都成问题的困境。幸亏过了些日子,事情平息下来以后,他们还能再继续把它完成。

  我没细问,但我相信,当年在台湾国泰公司要比邵氏公司更有影响力。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港台明星流行隆胸吸脂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国际知名公司招聘职位

  金马奖的起源,李行导演说得从当年中影的老厂长龚弘先生还在新闻局说起, “1959年,1960年,1961年,一连三年,新闻局主动把这一年里台湾当地好的电影提出来,给予奖励,颁奖状,发奖金,还给配额。”李导演解释说,“当年外语片进口台湾须要配额,政府就拿这个来鼓励优良的国语影片。”

  “到了1962年,酝酿得比较成熟了,新闻局觉得应该要有一个比较正式的颁奖仪式。不过一开始的时候,是先公布入围名单,一直到了第十五届才开始改变形式,变成提名后每个项目先选出三部入围影片,然后再由评审来评得奖影片。” 李导演认为是中国人不喜欢捧别人的场,如果一早宣布了得奖名单的话,没得奖的一定不会出席,参于的人肯定就不会那么踊跃。

  虽然我心里想,哪个影展不都是这样,但是我当时只是在一旁听着没敢哼声。

  我问李导演,那时谁得奖是否经过评审来做决定呢,他表示以前入围名单一样得经过评审来决定。不过李导演并不否认,一开始新闻局的评审并不太专业,都是请一些官员来评。由于官员们对电影不怎么懂,只是注重意识形态,所以基本上一直都是中影、台制、中制三家公司轮流得奖,民间私营的电影就没有任何机会。一直到第十届《秋决》的时候,才第一次颁发给民营的大众公司最佳影片这个大奖。从《秋决》之后,第十一届是杨群的《忍》得了奖,这样一来得奖的机会就扩展到民间,变成大家都有机会了。

  不过这个金马奖仍然还是由新闻局来主办,一直到1990年,才决定成立常设机构,一直到现在都仍然是由常设机构来主持金马。而李导演是从第二十七届开始主持常设机构的,二十八届,二十九届,直到1993年,也就是金马三十为止。

  版权声明: 本版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联系转载、摘编者请致电(或发传真):020-87366515或者发送邮件到jackymail@vip.sina.com.cn。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226,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音乐 明星 好歌 歌手 
酷图 刀郎 自拍 写真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