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新京报》文娱时评专题 >正文
评论:针砭“张艺谋批判”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11:21 新京报

  编者按:针对张艺谋电影《十面埋伏》的批评正在演变成一场对张拍片权利甚至张本人人格的大批判。8月18日,一篇由某艺术类杂志集体采访,已被多次发表的题为《针砭张艺谋》的文章被京城某媒体以两个版的篇幅转载,再次把这场批判推向了高潮。中国电影究竟需不需要张艺谋?张艺谋的成功究竟是中国电影的幸运还是不幸?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伪问题,不幸,它成了很多批判者赖以立论的根据。

玉兰油欧莱雅等6折起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章子怡的秘密 P4+液晶,仅售6000元

  事实上,张艺谋本人是否应该批判并不重要(这也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伪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何种话语系统开展我们的批判。DV时代,人人都有观影的权利、评论的权利;同样,在一个健全的电影市场,每一个导演也都有依从自己内心诉求拍片的权利。

  张艺谋电影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张艺谋本人在内,对此都并不讳言。但是,“张艺谋批判”是否更应该建立在如下立论基础之上:没有本土导演的努力,内地观众可能将无真正的本土电影可看。值得欣慰的是,在对这场“张艺谋大批判”运动的纠正和廓清中,我们并非独行者。正如一位哲者所言:对先行者来说,无论是鲜花口水,还是明枪暗箭,射中的永远都只是他的影子。本此初衷,我们刊发了这篇读者来稿,希望能进一步推动这场讨论的健康进行。

  自《十面埋伏》上映以来,对张艺谋的讨伐之声就不绝于耳,一些媒体不惜拿出大量篇幅,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一时间,“针砭张艺谋”似乎成了一种风尚。

  笔者认为,既是艺术批评就应拿出一定的批评依据和理论支撑,而不应扣帽子、下套子,出言刻薄、流于情绪,甚至由一部影片的挫折否定其所有作品,进而否定其人。这恐怕不是客观的作品“针砭”、严肃的文艺批评所提倡的。事实上,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买票进场观众的褒贬就是最好的批评。好莱坞平均每年制造(而不是制作)约五六百部影片,上乘之作屈指可数,不也同样在强势宣传攻势下销往全球?投资人自发融资、自发拍摄、自发宣传,又通过市场自发回收,并没有什么丢份的。笔者资历浅薄,与张艺谋也从未谋面,但在报上发言的好几位所谓“学者”,却有幸都见识过,如此说来,“且容小僧伸伸腿”。

  1“张艺谋是中国影坛的不幸”?

  针对《十面埋伏》的批评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张艺谋大批判”,这是张艺谋本人所没有想到的。 本报记者徐万涛 摄

  以张艺谋为首的“第五代”电影人,把中国电影从宣传工具推进到一种现代艺术的层面上,这怎么就成了“中国影坛的一个悲剧”了?

  电影类型多样,风格迥异,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审美情趣又不尽相同,一味用好莱坞大片作为评判张艺谋电影的艺术标准,恐怕缺乏足够说服力。

  “张艺谋的片子一言以蔽之,怪调,怪情,怪人,我觉得让张艺谋称霸中国影坛,真是中国影坛的一个悲剧,是中国电影界整体孱弱的一个表现,也是中国观众整体美学低落的表现。”真不明白爱看张艺谋电影的中国观众,怎么就“整体美学低落”了?难道说像台湾地区,像日本、俄罗斯那样全民去看好莱坞大片,就是“美学提升”了?平心而论,《红高粱》里的张扬个性和爱之烈、恨之切的生命激情,何“怪”之有?《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又何“怪”之有?张艺谋把镜头的现代意识和表现力带进中国电影,这怎么就成了“中国电影界整体孱弱的一个表现”了?以张艺谋为首的“第五代”电影人,把中国电影从宣传工具推进到一种现代艺术的层面上,把中国电影从默默无闻的“自说自唱”状态推出国门走向全世界,怎么就成了“中国影坛的一个悲剧”了?

  “他总是找到一种压抑,一种畸形现象,认为那就是人性了……人性的圣洁光芒是包容一切腌?的一种天地间的丝丝缕缕又浩大丰富的暖流。张艺谋没有这种感情上的温暖,于是只好玩味畸形,欣赏怪调。”不知道出此高论者心中是否拥有这种“包容一切腌?的”人性。不过张艺谋的影片,除了《代号美洲豹》、《英雄》和《十面埋伏》,均改编自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当代著名作家的名作,莫言、刘恒、苏童、余华、李晓等作家的文学才力和其小说中所闪耀的批判精神、人文关怀都是有目共睹的。张艺谋无非是吸取了这些小说的精华,用更具表现力的镜头把它们改造成具有“张氏”风格的电影艺术,呈现给更多的人看而已。这怎么就成了“玩味畸形,欣赏怪调”了?

  “我们根本不要指望他能拍出《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大片”。终于找到这位先生心目中所谓的“人性”,所谓“经典”影片的标准了!这种弥漫着典型“美国精神”的影片,虽然在上万部好莱坞影片中算是好的,但恕在下直言,也实在看不出其“人性”有多“光辉”!电影类型多样,风格迥异,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审美情趣又不尽相同,一味用好莱坞大片作为评判张艺谋电影的艺术标准,恐怕缺乏足够说服力。

  2“没有西方就没有张艺谋”?

  《十面埋伏》即便不太出色,作为一次艺术探索也是应该被允许的,张艺谋同样有失败的权利,而大可不必因此全盘否定他所有的功劳和努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一些由文学界进入电影批评界的专家们,无视电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特质,常常用一些西方文学理论生搬硬套中国电影批评,把“后殖民”和“全球化”时时挂在嘴边。

  在讨伐张艺谋的言论中,有些人一口咬定“张艺谋的成功,是西方人给的。没有西方人就没有张艺谋”。我们知道,张艺谋的电影大多改编自中国当代作家的代表作,其电影也主要是在大陆影院里公映(除了《活着》)。早在拍《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之时,国内电影界的同行就注意到了作为摄影师的张艺谋的才华。1985年张艺谋获得第五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随后他自行执导的《红高粱》在国内销售拷贝多达二百多个。这样的巨大成功并不是“西方人给的”。其后在国际影坛获得的成功,归根到底也是由于他作为电影导演的出色才华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试问好莱坞一些拍过上百部影片的国际大导演,真正名垂青史的好片又有几部,烂片又何其之多!《十面埋伏》即便不太出色,作为一次艺术探索也是应该被允许的,张艺谋同样有失败的权利,而大可不必因此全盘否定他所有的功劳和努力吧。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一些由文学界进入电影批评界的专家们无视电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常常用一些西方文学理论生搬硬套中国电影批评,把“后殖民”和“全球化”时时挂在嘴边,动辄要从诸如张艺谋影片中找出“后殖民”、“全球化”的影子,其结果不仅让电影同行如坠云里,长期以往,恐怕自己也难以自圆其说。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张艺谋的电影反映了整个第五代的通病:用审美代替现实的批判”,“它们以为审美就是艺术,整个一代被误导了”。试问:何谓“审美”?何谓“艺术”?

  难道“审美”不是“艺术”的根本特质吗?“用审美代替现实的批判”,没有审美,批判又依附于何处?“秋菊”、“魏敏之”……哪个人物的命运不是承载着强烈的人文批判精神?

  即便温婉如《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也用彩色的过去和黑白的现在加以对比,其中对现实的批判尽显于银幕之上。一些人对之视而不见,妄下判语,不知是没有观看影片还是对此没有“审美”?

  3“张艺谋不脱中国农民所思所想”?

  张艺谋至今共拍摄出了十二部影片,创下了累计拷贝近千个,累计票房高达数亿人民币,不知这位坐在以“放映地下电影著称的俱乐部”的文艺评论家,代表的又是何方大众市场?何方大众立场?

  作为一名中国人,谁三代以上不是农民?恰恰相反,能体会到“一个农民的所思所想”恐怕正是张艺谋拥有广大普通观众的原因。

  一位“影视评论家”经过数年研究“发现了张艺谋一个秘密,即偷情脉络”,“从《红高粱》的野合到《菊豆》……升级到染房里的‘乱伦’了”。这一高论,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在张艺谋影片的早期小说原型中,作家往往借助此对中国文化的消极面进行揭露和批判,简单把张艺谋电影归结为“野合”、“偷情”、“乱伦”,不仅是对原作精神的漠视,更是站在了这些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对立面,其立场与“杨金山”和“老爷”们何异!

  另一位补充说道“张艺谋的片子两大主题是民俗和反性压抑,这是他早年在西方成功的法宝,成就了国外的一个小众市场,也成了他的标志物。”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张艺谋至今共拍摄出了十二部影片,创下了累计拷贝近千个,累计票房高达数亿人民币,最后怎么“成就了国外的一个小众市场”?不知这位坐在以“放映地下电影著称的俱乐部”的文艺评论家,代表的又是何方大众市场?何方大众立场?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文章最后总结道:“这一切构成了张艺谋电影的底蕴,使他真的没有超出一个中国农民的所思所想。”不知文中所称“一个中国农民的所思所想”为何物?难道就是文中所说的“偷情”、“民俗和反性压抑”?作为一名中国人,谁三代以上不是农民?恰恰相反,能体会到“一个农民的所思所想”恐怕正是张艺谋拥有广大普通观众的原因所在。

  文中还说:“这位农村打底的摄影师,命定归宿就是农村,城市的那种微妙感觉他永远也体会不了,创造不出。……这方面,第六代的导演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的那种颓废、散漫、对女人的漫不经心与当代城市的某种韵味天然合拍”。真不明白都21世纪了,怎么还会有这种惟成分论的论调。凭什么说张艺谋“命定归宿就是农村”?再者,中国的城市生活真是如此吗?如今的上班族们,哪个不是铆足劲儿挣钱养家,辛苦过活?他们怎么就成了“颓废、散漫,对女人漫不经心”了?说张艺谋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银幕形象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观察人物,体会世情不仔细”,那么把城市人千人一面归结为“颓废、散漫,对女人漫不经心”恐怕就不仅仅是观察的问题了,而更像是这些有闲一族的自画像了。

  4结语

  上个世纪末,美国把好莱坞电影及资本进入中国电影院线和市场作为中国入世的条件之一,其用心之良苦,已昭然若揭。

  中国电影没有这些口水,固然是遗憾,但若真的被这些口水淹没了张艺谋等人,恐怕才真的是“中国影坛的一个悲剧”。

  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就痛感中国没有真正的批评,“不是吹捧就是棒喝”。传媒时代,我们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作为学术批评的一种,电影批评同样必须有扎实的事实和理论作为支撑。像上述那些不负责任、信口开河式的所谓“针砭”,恐怕恰恰是“针砭”的灾难。

  我国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上个世纪末,美国把好莱坞电影及资本进入中国电影院线和市场作为中国入世的条件之一,其用心之良苦,已昭然若揭。虽然我们还做不到像韩国的电影观众那样,宁可看一般的国产片,也不看好莱坞所谓的大片。但我们至少应该对国产电影保有善意,不应欲把它窒息在摇篮而后快。当前电影局正逐步给电影放松手脚,创造良好的制作环境;学界正为电影的产业化和良性循环出谋划策、大声呐喊;各大国有和民营电影公司正在集思广益、蓄势待发。其他关心国产电影的人们更应积极行动起来,为之创造良好的氛围,而不是如此这般尖酸刻薄地泼冷水,图一时口舌之快。中国电影没有这些口水,固然是遗憾,但若真的被这些口水淹没了张艺谋等人,恐怕才真的是“中国影坛的一个悲剧”!田成(北京电影学硕士)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免费电影 奥运趣图 
 一米阳光 极品摇滚 




《十面埋伏》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