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大博物馆加速改革,将逐步自给自足,并更接近大众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卢浮宫大门口,美籍华裔建筑家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式玻璃入口已经成为著名标志。而朗斯分馆的新“模样”和标志是什么则更让人期待。
本报综合报道(记者周文翰)
继蓬皮杜中心宣布将要在梅兹市建分馆之后,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近日也宣布将在北部加莱地区的朗斯建设分馆。这标志着卢浮宫迈出了革新计划的重要一步。
历时5年用7.5亿欧元建设分馆
早在7月,法国政府已经将卢浮宫分馆的新址定在北部加莱地区,当时和朗斯竞争的还有加莱地区和庇卡底地区的其他5个小城。据悉,将卢浮宫分馆修在北部两省的决定主要出于振兴地方经济和文化的考虑。
法国北部加莱地区和庇卡底地区情况与中国东北相似,它们长期以冶金、煤炭等重工业为经济支柱,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的增强,这里的工厂大量倒闭,社会问题突出。法国政府希望卢浮宫分馆的建立有助于这个地区的复兴。各个城市对于这次引进“卢浮宫”的机会都相当珍惜,各自组织了由官员、市民甚至失业者组成的游说团,希望能够将卢浮宫分馆揽入怀中。
12月4日朗斯最终胜出,预计分馆将于2009年开幕,建造费用约7.5亿欧元。据政府人员透露,朗斯城希望能吸引欧洲游客,当然,这也能平衡巴黎和外省的关系。不过对当地经济的回馈作用需要近20年的时间才能慢慢体现。
法国博物馆将效仿英美走向“自负盈亏”
分馆的建立也是卢浮宫2004年启动的一系列改革计划的一部分。法国的博物馆多属于国家,享有公共支持,政府每年拨给财政预算,这既有有利的一面,也造成了诸如服务质量低、缺乏开拓等精神现象。因此法国政府向英美学习,改革现有的博物馆体制。
今年1月1日开始,卢浮宫与凡尔赛宫、奥赛博物馆等一起,实现财政与管理上的独立。法国政府为卢浮宫做出1.5亿欧元的年预算,之后将主要依靠博物馆自己运营,卢浮宫必须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那样,更多地借助自身资源和社会捐助来维持运转。
比大英博物馆大得多的卢浮宫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而且社会民众普遍抱怨卢浮宫参观困难。卢浮宫的负责人迪迪埃。塞列斯说:“作为世界上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卢浮宫并不总是容易让人接近。我们希望让卢浮宫更接近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他表示,卢浮宫将采取的改革措施包括:进一步改善游客接待状况(原来设计时预计年接待人数为450万人,现在的实际接待人数为600万人);设立一个信息角和一个音像资料中心,以更充分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蓬皮杜艺术中心计划在香港建艺术馆
法国的博物馆目前普遍加强了国际化的战略。如以当代艺术收藏著称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未来十年的发展新战略就是“走出巴黎和法国”。
蓬皮杜的计划之一是将在距离巴黎3个半小时车程的梅兹市(Metz)开工建设一座分馆,计划于2007年竣工并将举行盛大开幕展览以纪念蓬皮杜中心30周年庆典。梅兹距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都不远,梅兹新馆将使蓬皮杜艺术中心与欧洲新中心贴得更近。其次是走向国际,将在国外建设分馆,他们有意参与香港西九龙文娱区的开发,计划在那建造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而且蓬皮杜的工作人员普遍看好和中国的合作。报料线索一经采纳,奖金至少百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