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只拿电影换钱就是下贱 我永远不会

2015年07月09日05:20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陈凯歌 陈凯歌

  鲁韵子/文

  新浪娱乐讯 快满63岁的陈凯歌[微博]当然老了。他额发稀疏,眼袋泛红;左眉上敷着粉底遮不住的一条膏药,那是前些日子他半夜摔下床、碰得满脸血的遗痕。因为二十多天来咳嗽不停,在不到40分钟的谈话中,他不时拿起随身携带的水壶喝茶。

  这位狮子座的老人早没了痛斥“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的锐气。他谨慎得近乎谦卑地声称:无论《道士下山》得到好评还是差评,自己都会平和地接受。

  但陈凯歌又似乎并没老去。他的身形依然高大,脸和手上没有一块老人斑;他的寿眉绵长、耳坠厚重,说起话来似乎仍有庄重的隆隆回音。那些显得不合时宜的词汇——例如“俗手”、“理想”、“不足为外人道也”——能将活力注入他的双眼。而吐出“下贱”两字时,他牙缝间辗转的除了轻蔑,还有在这个时代罕见的强烈尊严。

  在电影市场狂飙猛进的背景之下,陈凯歌承认“个人拧不过社会”、电影不再是他个人意志的产物;却又坚称,自己永远不能“变贱”。

  这样的拧巴,反映在拍电影上,就成了“不凑合”。《道士下山》的编剧张挺说,在自己合作过的所有导演中,这位多年来备受争议和质疑的第五代前辈让他获益最多。张挺“出道”即获金鸡奖、飞天奖,少年成名一路顺遂,却于2013年在陈凯歌这里碰了大钉子。——当他交出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第一版电影剧本时,陈凯歌予以了全盘否定:“你这做个话剧剧本还差不多。电影剧本不是这么写的,要重来!”

  在长达一年多的创作期里,张挺不记得自己写过多少版剧本,跟陈凯歌开了多少次会,又收到过多少对方手写的思路沟通信件。每次否定上次修改结果的,正是为之付出最多的导演自己。“他觉得不够好。可能是语言不够透彻,也可能是结构太刻意了,反正都是还要改。他对自己要求是最高的,常常跟我说:张挺啊,我们这次写这个是要‘涨功’的——就是像道士修道一样,功力增长。”

  但这样精打细磨出来的故事和人物,在电影上映后依然受到了无情的否定,甚至嘲笑。“章回式”的叙事结构被认为是前后断裂、不知所云,主角王宝强[微博]的表演被指为庸俗、陈旧;张震[微博]与郭富城[微博]的“基情”吸引了眼球和争议,结果电影主旨反而没人说得清。无论陈凯歌如何暗示房祖名[微博]吸毒事件、严格的审查要求是如何限制了他的电影表达,年轻的观众们也似乎并不买账。

  而再夸张的吐槽、再多的段子,也不能让陈凯歌像当年面对《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样愤怒了。在拍摄自白《对你说》中,这位唯一获得金棕榈的中国导演不无悲哀地回忆道,自己为了宣传《道士下山》,不惜“在一个节目闷热的舞台上站了三个小时”。十几年来,他已习惯了否定、质疑,也学会了接近观众、迎合时代。但结果,似乎仍会继续出乎他意料之外。

  只有在偶尔放松的时刻,陈凯歌才会充满感情地讲起当年在陕北拍摄《黄土地》多么自由自在。他也疑惑,为什么社会“进步”了,依然努力的自己,却不能像在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拍出经典了?

  在《道士下山》上映的前一天,陈凯歌终于召开了姗姗来迟的发布会。同一天,比他年长2岁的张艺谋也召开了中美合拍巨作《长城》的发布会;因为有鹿晗[微博]和王俊凯[微博]的参与,后一场发布会的入场券被炒到了3万一张。在台上,54岁的“天王”刘德华坐在角落,戏称自己被鹿晗的粉丝认成了替身。在场的记者们,无不唏嘘于娱乐圈新旧交替的无情。

  但对陈凯歌来说,这残酷的现实不能阻挡他奋力追赶的脚步——不管别人把他看成徒劳苦役的西绪福斯,还是被伟大使命压垮的赫拉克勒斯。

  “电影应该是一个奴隶的身形”

  新浪娱乐:似乎您以前的作品比较注重权力关系,尤其是群体对个人的暴力引发的强烈的戏剧冲突。这次好像您的兴趣转向了?

  陈凯歌:我对你说的这个概念是有兴趣的。个体在群体面前永远是弱势的,不管这个个体是否掌握着真理,最后都会被群体灭掉,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里头。

  但其实我更感兴趣的话题是小孩跟成年人的冲突。比如,王宝强演的何安下就是一个小孩,他不是成人。小孩比较单纯,而山下是一个成人的世界,所以他有种种不适应、种种忧愤、种种痛苦甚至是种种矛盾和冲突。其实这个主题就是个体跟社会之间的关系:你不可以作为你“自己”存在于社会之中;你必须改变成和其他人一样的人,你才能生存下去。这个其实是《道士下山》潜在的主题。

  何安下看到了为情所困、为各种欲望所困的人;也看到还有查老板、周西宇这样坚决不跟着社会的大潮流走的人;到底哪个对,哪个错?我觉得这才是这个电影最核心的东西。

  新浪娱乐:台词也暗示了这两条线,所谓“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陈凯歌:对!反正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连“不择手段是豪杰”这个“是”字都不能用。他们说“不择手段”怎么能是“豪杰”?其实我们的意思是说,有些所谓枭雄就是不择手段成功的;但后来这个概念被否定掉了,就把这个“是”字改成“非”了。你听李雪健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不择手段非豪杰”。这是我们遇到的困难之一。

  新浪娱乐:感觉就像您说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这次您是经过了很多坎坷,有审查等等各方面的。

  陈凯歌:其实我自己感觉到,随着时代的改变,电影局的领导们越来越关心、关切我们的戏,他们没有为难我们——这是实话,咱们有一句说一句——但我们会遇到其他方面的一些阻力和问题。这也是一个不宜展开说的话题。

  我想(困难)无非是客观的和主观的。我在客观上所受的挫折挺多的,很多事都已经做成了,又要去改掉它。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我内心是真挺痛苦的。我的电影并不是百分之百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呈现给观众的,但我也没什么办法。

  从主观上来说,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到最好;这个念头其实是动力,每次拍戏的时候,我真的是殚精竭虑、一心一意想把它给做好。我为什么讲到过技术关?大家都很忽视这一点,忽视品质的重要性,都感觉到有好的创意已经足以吸引眼球了。电影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给电影塑一个像,它应该是一个奴隶的身形,是要手脚并用、用力向前拉的身形。

  新浪娱乐:像纤夫一样?

  陈凯歌:你说的对,是纤夫,纤夫的形象可能更准确。

  一门之隔,两个世界

  新浪娱乐:像您刚才说的一样,个人拧不过社会,现在的电影环境相信您也非常清楚,您对在它其中存活有信心吗?

  陈凯歌:首先我从不批评他人,我觉得与其去批评他人,不如按自己认为理想的方式去做一部电影。

  另外,时代不可选择,永远不要说这个时代不好,没有哪一个时代优于另一个时代。这就是我们电影中说的,一门之隔两个世界。——三十年前,在你们还没出生的时候,那是另一个世界,是吧?但当门推开时,你就走进一个新的世界里去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特别想说的就是:第一要顺从,第二要怀疑。

  个体跟社会之间的矛盾是电影的永恒主题,个性永远会受到打压的,社会的力量永远是强过个人的。但是希望,永远是个人带来的,不是群体带来的。

  新浪娱乐:具体落实到《道士下山》上来说,如何验证刚才您的这种提法?

  陈凯歌:其实我觉得我就是你说的“纤夫”,就是默不作声地去做,我们篮球场那场武戏拍了二十多天,而且每天晚上大雨瓢泼,夜戏一直拍到黎明的。我自己觉得这些事情不足于外人道也,别人也不感兴趣。如果这么做而且你没有怨言,你会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1 2 下一页

(责编: 二丫)

文章关键词: 陈凯歌道士下山电影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