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明格拉与多元文化主义(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17:31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明格拉与多元文化主义(图)(2)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虽然被社会观念弄得有些束手束脚,结尾有些人工化的皆大欢喜,但是整部影片还是不乏可看之处,编剧出身的明格拉善于撰写真实的对话,但是最有活力的是影片对伦敦当代生活景观的表现,充满敏锐的观察也充满对这个复杂的多元文化都市的热爱。明格拉也是善于发掘演员潜力的导演,《英国病人》、冷山(三联生活周刊:明格拉与多元文化主义(图)(2))》和《天才瑞普利》3部电影将5位明星送上奥斯卡(三联生活周刊:明格拉与多元文化主义(图)(2))提名台(拉尔夫·菲恩斯、裘德·洛、芮妮兹·薇格、朱丽娅·比诺什和克里斯汀·斯考特·托马斯),但我觉得《破门而入》中比诺什演的波斯尼亚母亲证明她真的是当代最棒的女演员:可以毫不费力地摆脱明星和美貌的定型,表现真实的活生生的女人,同时又充满动人的原生态魅力。对比之下,明格拉在《冷山》中用同样以美貌和演技并重的妮可·基德曼就显得有一种明星的自恋而没那么出色。

  《破门而入》太急于表达对当代城市生活问题的思考和出路,所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明格拉享誉影坛的“二战”史诗片《英国病人》其实也表现了非常开放的观念,拍得非常好看,也很有力量,属于可以重看的电影——第一遍是感受,第二遍是思考,这跟小说的出色也分不开。小说《英国病人》的作者迈克尔·翁达杰也是一位移民家庭背景出身、来自双重文化的作家,他1943年出生在斯里兰卡,兼具荷兰殖民者后裔、僧伽罗族、泰米尔族等血统,11岁去英国,后来定居加拿大。《英国病人》1992年获英国文学布克奖,其人其书都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人注目的“后殖民时代”的英语文学,包括印度作家、加勒比海地区作家、南非作家等等。其实90年代以来最有意思的英语文学作品往往出自英国之外的英语作家,这些作家都是英国殖民地文化的产物,而他们的作品又反过来影响和丰富了原殖民者的文化。整个世界都处在这种交错中,完全由单一文化和国家来界定文化身份显得很过时,无论是明格拉还是翁达杰都代表着一种世界性跨越国界的文化人物,在两种以上的文化传统里成长,让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开放的世界观和多元文化的共容性。明格拉本身具有意大利和英国文化的血脉,又在英国和好莱坞之间进出,拍的片子也是在好莱坞商业发行系统中的偏艺术片,但是从艺术片的角度来看他又是完全在商业系统中运作的导演,这些都不是一个定位就能给界定的身份。

  让明格拉看中《英国病人》的原因也在于它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小说。叙事完全非传统,语言充满诗意,也充满隐喻,其政治观则巧妙地隐含在叙事中。1945年“二战”结束时的意大利托斯卡尼郊外的别墅里,4个不同程度被战争损害的人偶然凑到了一起:一位加拿大女护士叫汉娜,看护着一个全身烧焦的“英国病人”;一位曾为英国情报局工作的前小偷不约而来,他以前认识汉娜的父亲,现在想从汉娜那里拿到一些麻醉剂,因为他已吸毒成瘾;服务于盟军的印度工兵吉普整天忙于销毁德军埋下的各种地雷和炸弹,他成为加拿大女护士汉娜的情人。“二战”结束时也是大英帝国解体之时,过去与未来都折射在此时此刻。神秘的“英国病人”烧焦的身体有一种象征性,象征着废墟上的欧洲文明,而除弹的却是来自英国殖民地印度的士兵,看护他的是加拿大护士……渐渐的,“英国病人”的过去慢慢浮现,实际上“英国病人”原来根本不是英国人,而是匈牙利贵族,在北非沙漠以地图测量家的身份出现,跟英国贵族女人凯瑟琳发生了一段婚外情。为了回到凯瑟琳的身边,他为德国情报机关工作,最后跟自己心爱的女人的身体一起葬身火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