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前,已经怀了六个月身孕的周可顶住了所有人的反对,租下了延安西路轻轨站旁创意园区里的一幢3层小楼,把自己所有的几十万积蓄搭了进去,开始经营她梦想中的剧场空间。没有政府背景、没有任何赞助、没有任何收入,这个在上海极为异类的非营利性艺术空间,一路都面临着倒闭的抉择和磕绊,但最终,它却蹒跚走满了两年。
凌晨时,天昏地暗忙碌了一天的周可在咖啡馆门口偶遇一位好友,好友问起周可儿子的近况,周可脸上挂满幸福:“今天是他的两岁生日。”在之前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两个多小时中,周可一直激情满怀地讲着她的另一个“孩子”——同样刚满两周岁的“可·当代艺术中心”。
“可·当代”下周将迎来两周年庆典,一个拥有226个座位的全新小剧场也将正式开业。周可导演的两部话剧《谈谈情,说说谎》和《大家来找茬》将作为开业大戏在这个高挑明亮的剧场上演。这是她两年以来的愿望。
“我身边所有的朋友都认为这个可·当代不可能走下去,很多人在问我你们是怎么活下去的。其实我自己都觉得,能走到今天,真是个奇迹。”
“实现梦想是件美好的事”
1997年,周可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她最早被大众熟悉,是因为2001年那部《单身公寓》,这部戏算得上是上海的第一部白领话剧。此后,上海的“白领话剧”风起云涌,就在大部分人投身白领话剧热潮的时候,周可却开始大量排演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获奖作品。
2005年,周可获得机会去美国学习、考察戏剧半年。那段日子给了周可巨大的震撼。“我在美国的时候,经常看到各个国家的演员,好多人合租一个房,白天打工,晚上就直奔各个工作坊。他们听说我在中国有房有车,都很震惊。在西方,对于戏剧工作者,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两个用自己的房产作抵押,换取演出基地的戏剧艺术家更是深深震撼了周可。“现在,他们一个在世界各地都有剧场;另一个在纽约三十四街第五大道有自己的工作坊,只要参加两年工作坊,就能拿到全美公认的学分和MFA学位。”
周可被彻底撼动了:“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虽然我也爱话剧,但从来没有像那样的坚定和执著。在美国,我开始觉得,一个人有梦想并且能够去实现,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从美国回到上海,学校里的一切让周可觉得恍若隔世。“艺术氛围上的落差实在太大了,我甚至找不到我作为一个戏剧学院老师的价值和意义。”周可毫不犹豫地辞职了,开始搜寻苏州河畔的仓库,希望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剧场空间。朋友的一个推荐,让她邂逅了现如今的“可·当代”。
怀着6个月的身孕,周可的想法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一致反对,贴心的朋友劝她,要不等孩子生下来再弄吧。“我当时在家待了整整一个星期。我第一次失眠了,我知道这是件天大的事情,我必须要面对它。”周可说,那段日子,她想到了《等待戈多》、《堂·吉诃德》。“我觉得,如果现在不去做,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去做这件事情了。”
挺着大肚子,周可和另外两个搞当代艺术和广告的朋友一起,合力开办了可·当代。尽管,没有任何明确的盈利策略,但三个热爱艺术又充满幻想的女人还是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其中,经营起这个既非画廊,又非商演场地,但却集结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的艺术空间。
“对我来说结果并不重要”
一切都比预想的更为艰难。周可一直设想把一楼500多平方米的空间做成一个小剧场。但因为所租园区产证不全和硬件设备的简陋,虽然周可跑了无数趟政府部门,剧场的经营证却迟迟未能拿到。不能正式售票演出,距离周可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
两年间,周可排出了《情书》、《婚姻风景》、《谈谈情,说说谎》3台严肃题材的小剧场话剧,但守着自己500多平方米的巨大空间,她却依然要见缝插针地去别的剧场打游击。可·当代每年都要贴补几十万元。一年过去,做广告的合伙人先撤了。就在差点关门的时候,另一个志同道合的广告人又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跌跌撞撞走了两年,周可在她的“可·当代”办了好几次剧本朗读会和内部展演,去年9月越南和柬埔寨当代艺术展览以及11月小野洋子首次中国个展,让“可·当代”赢得了更多人的关注。今年,周可终于找到了方向,她和公司前后投入了近100万元改造了剧场。“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对外经营演出了,但得以项目的名义,演一次申请一次,而且要演出、公安、消防各个部门都申请一遍。”虽然比起正规的剧场,周可的这个民间剧场显得更为艰难,但周可却觉得无比欣慰。对她而言,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全新开始。
“其实,如果不开这个小剧场,我们三个人的生活都会更舒服。”周可说,对于将来,她当然希望能走得越远越好,但一切都还是未知:“我不知道‘可·当代’还能坚持多久,但结果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我们都已经认定,不到最后就不要放弃,能挺多久就挺多久。一切都在好起来。我相信,只要你在那儿,机会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