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点评青春偶像剧
http://ent.sina.com.cn 1999/12/02 光明日报
青春偶像剧,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90年代初,香港卫视中文台的“日本偶像剧场”就把青
春偶像剧带入了年轻人的群体中。《东京爱情故事》、《悠长的假期》都是年轻人耳熟能详的日本偶像剧。但中国的偶像剧在
90年代末才翩翩而至,《偏偏爱上你》、《京港爱情线》都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水面,无声无息,悄然而逝。近期从上海北上
而来的青春偶像剧《真情告白》倒是在校园观众中击起了小小的涟漪。笔者信手拈来几朵小浪花,或许这些来自青春的回声能
让创作者思考点什么?
青春偶像不青春
青春偶像剧,自然要有青春、亮丽的面孔。可《真情告白》中的男女主角已是在歌坛、影坛上叱咤了近十年的“
老”明星:胡兵,瞿颖,年龄已近三十,何处找“青春”去?并非崇洋媚外,日本青春偶像剧已是一种极为成熟的电视剧类型
,他们打出的就是“年轻牌”,启用青春、亮丽、鲜活的面孔做男女主角,大多数演员在演剧时只有十六、七岁。胡兵、瞿颖
都很有个性和魅力,也拥有相当一部分影迷群,但他们的面孔都太过成熟了,带入了世俗气。由于男女主角在外形上的限制,
也使《真情告白》在这方面存在了最致命的弱。
演员表演太木讷
胡兵在“青春”的客观条件上有限制,可以通过表演来弥补一些不足。但胡兵在表演方面也实在不尽如人意。胡
兵似乎只会做微笑、大笑、皱眉的几个表情,使《真情告白》显得更加苍白、贫。只有瞿颖在荧屏上动“真情”,给校园观众
剃头挑子一头热之感。
情节设计不合理
《真情告白》的情节设计差强人意。主线发展缓慢拖沓,没有浓墨重彩;而副线发展过于仓促,没有铺垫。并且
副线并没有与主线融合发展,而是在主线之外一个一个地出现,很唐突地自个在原地画了个圆圈就结束了。如经理的三角恋爱
,小熊的闪电爱情等等,都是一两集就草草收兵,不见踪影了。很多细节没有水到渠成之感,让人莫名其妙,像在猜谜。
只有入时服装、时髦的造型和都市化的氛围,而没有情绪的积累根本调动不了校园观众的兴趣,只会使剧情显得
空洞、无聊,使观众如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电视剧像广告
与其说《真情告白》是一部电视剧,不如称之为“广告大全”。电视剧中男女主人公因借某某牌手机而邂逅,展
开剧情,随后剧中的人物几乎都用着此种牌子的电话。还有某某冷饮、某某饮品等等都占有剧中的一席之地,甚之者竟有大特
写。我们能理解剧组以拉赞助的形式筹集资金,我们也能理解赞助商的品牌出现于剧中,只要自然而无碍剧情,但我们无法容
忍大量广告式镜头出现于剧中,强迫观众去看,让人味同嚼蜡。
青春偶像剧还是中国电视剧中的新生事物,《真情告白》也算是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探索之作,它较之于前几部青
春偶像剧有很多的优点值得借鉴,时尚的都市气息,柔光镜的合理运用,某些细小情节的设置,都有可取之处。当然,它的不
足之处也太多。看来,是否拥有青春、是否成为偶像,还得是观众,尤其是校园观众说了算。(张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