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 中芭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专题 >正文

凄怆悲凉《大红灯笼高高挂》用音乐直击心灵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20:26 新浪娱乐

  2005年4月23日、24日,天桥剧场将连演两场《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是2005年北京戏剧演出季的重头戏,同时也是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全国展演的开始,更为重要的,这是今年《大》剧赴日巡演载誉归来后的首度亮相。

  在中芭的世界巡演中,《大》剧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一片好评,苛刻的法国、冷淡的英国、挑剔的日本,都被这一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芭蕾所征服。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欧洲巡演时,除了独特的形式感,当地的媒体几乎都以大篇幅评论了此剧的音乐,认为是“来自东方的凄怆、悲凉、震撼人心的音乐,带有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其实早在2001年5月1日当《大》剧在上海首演时,编曲、旅法音乐家陈其钢就强调过:“就艺术创作规律来说,音乐才是一部舞剧的灵魂所在,一部舞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无数不同的导演,但音乐作为立剧之本却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音乐要产生于编舞和舞台排练之前,因此陈其钢从2000年到2003年的三年都放在了《大》剧的编曲和修改上,他表示:他的这部舞剧音乐与电影音乐毫无关系,但是,也一定会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韵味。整部芭蕾舞剧可以说是西方芭蕾与东方戏曲交叉对抗、解构组合的平衡统一体。音乐中20%取自我国的传统和民间音乐,80%属于创新,两者的民间特色清晰可辨。对于前者,他较为注意保留了音乐原生态的纯粹,而后者则体现的是他独立思考后的新感觉。同时为了达到编剧一再强调的震撼效果,在音乐中采用了多组不同配置的分量很重的打击乐。

  旅法20年,色彩性的东西在陈其钢的头脑里已是根深蒂固,而在《大》剧的音乐中他所追求和创造的核心就是各种各样的音色,作为第一次,在芭蕾舞剧音乐体现出中国特色,陈其钢清醒地认识到绝没有现成的摹本“色谱”,这使得他在创作过程中显得很累。而他最得意的是其中的三个段落,至于是哪三个段落呢?希望能够在现场听过后的观众,自己去找出来,不过,“艺术是绝对自我的,不需要别人认同。”相信每个观众都会有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断,这也是艺术的本质。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的演出市场上也绝对是龙头地位,从首演时的票价一路疯涨,到2004年3月在哈尔滨演出时1980元的门票一扫而空,让人想起了张艺谋的一句话:“我最看重的是普通观众的反响。舞台高雅艺术最重要的生命支撑是观众的共鸣,只有打动他们的心曲,赢得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舞蹈才能活下去。”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