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 新版歌舞剧《刘三姐》专题 >正文

新版大型歌舞剧《刘三姐》进京贺岁想唱就唱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8:19 新浪娱乐

  一部“延续经典”的大型歌舞剧《刘三姐》将于2006年1月13日-15日在北京展览馆上演。这部号称第五代《刘三姐》的大型歌舞剧是在50年前风靡大江南北的彩调剧《刘三姐》的基础上改编而成。上半年在京首演,引起了北京新老观众的强烈反响,外交部长李肇星对演出给予了很高评价。

  2005版《刘三姐》沿用了广西刘三姐剧团原班人马,同时第三代第四代刘三姐扮演
者也纷纷加盟。著名表演艺术家、第一代刘三姐傅锦华还亲临现场进行指导。而刘三姐的扮演者则是曾经扮演过张艺谋大型实景《印象*刘三姐》的“谋女郎”王予嘉。

  作为一部延续经典的作品 ,大型歌舞剧《刘三姐》由维萌文化一手投资打造,聚集了京桂港三地著名的舞美、编剧和创作团队,一改原作中过于样板化的格调,还原了“为自由歌唱、为爱情歌唱”的刘三姐精神。而其中对歌等广西歌圩文化,则被北京观众亲切称为PK文化鼻祖。

  三姐VS超女:对歌和PK谁是文化鼻祖

  今年的“超级女声”PK赛中,李宇春、张靓颖翻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和”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互动。而与此同时,大型歌舞剧《刘三姐》也正在北京、上海、杭州和重庆等地演出,所到之处引起新老观众的热烈反响,亲切称之为“自由歌唱的PK鼻祖”。

  一个是一唱百应“这边唱来那边和”的刘三姐,一个是“想唱就唱的”超级女声,两者属于不同的时代,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景观,却有着相同的文化特征:她们都用歌声展示个性,她们都在自己所属的时代红极一时,她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同样一种歌唱形式:PK。

  演出方介绍,自由歌唱是人类天生的本性,而通过对歌的方式选拔最优秀的歌手,这在广西歌圩文化中历史久远。如果用PK这一概念反观对歌,对歌确实有点PK鼻祖的意味。刘三姐正是通过对歌这一古老的PK形式脱颖而出,在剧中无论和阿牛哥的情歌对唱,还是和莫老爷雇佣的三秀才斗智斗勇,都反映了一种对歌PK的文化传统。所不同的是,刘三姐的对歌PK获胜与否的标准是智慧,歌曲多是即兴创作,看重歌曲中的智慧含量,而超级女声的标准则是歌声和台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刘三姐的对歌反而难度更高。

  刘三姐剧团团长龙先生认为,刘三姐生活的时代与超女不可同日而语,前者生活在一个禁歌的时代,后者生活在物质生活优越,大众文化盛行的娱乐民主时代。

  PK是一种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而刘三姐的PK,则是在不断挑战权威,为了想唱就唱,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为了乡亲们和谐美好的生活,她用歌声挑战当地土司,把土司活活气死;挑战莫老爷,反对禁歌;挑战迂腐的三秀才,讽刺八股知识。

  娱乐文化:三姐比超女更草根

  许多人认为超级女声是娱乐民主的一次大尝试,最值得称赞的是其通过海选的方式选拔歌手。任何人只要有自己的梦想,不管出身高低、长相如何,都有机会获得超女角逐的入场券。因此,所有的超女最明显的特点,都是平民出身,都是平民投票选举出来的,具有很强的草根性。

  演出方认为,草根文化是中国娱乐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古人通过采风收集民间歌谣,而广西歌圩文化则是草根娱乐文化的一次自发汇演。如果说超女带有商业炒作的因素和收视率的考虑,刘三姐时代的歌圩盛会则是完全没有任何商业目的的。

  大型歌舞剧《刘三姐》正是通过舞台复原这一盛大的歌圩场景,所有的普通百姓盛装而出,载歌载舞,你方唱罢我登场,这边唱来那边和,完全是最为原生态的,纯粹为了歌唱而歌唱的歌舞盛宴。在这场娱乐狂欢中人们享受的是对自由对美的自然质朴的追求和满足。而刘三姐在歌圩中的脱颖而出,则是彻彻底底的大众评审团集体肯定的结果。

  2005版《刘三姐》集中再现了广西歌圩选秀的盛大场面,是一场彻彻底底原生态的民间超女选拔赛。

  超女时代:三姐寻求别样红

  许多老观众闻悉《刘三姐》重演,纷纷通过各种方式送来自己珍藏的上世纪50年代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的照片和纪念物。据这些老粉丝介绍,当年刘三姐在全国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超级女声,《刘三姐》拍成电影后,更在全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一位老观众回忆,当年《刘三姐》的歌曲自然甜美,容易上口,不同于其他革命歌曲,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收音机、小区喇叭和火车站到处都是“山歌好比春江水”之类的歌声。他不无遗憾地说,很多老粉丝如今都不在人世,不然他们可以成立一个比超女还要大的粉丝团。

  但演出方解释,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娱乐英雄,在超女大兴其道的年代,刘三姐当然不可能再恢复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壮观场景。但刘三姐作为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作为一种文化反思的象征,有着自己特殊的观众群。

  对比超女和刘三姐,两者是两个截然不同时代的文化象征。超女是外向的,强调个性和自我展示,是年轻人对偶像文化的一次颠覆尝试和冲击,普及的是只要有梦想,谁都可以做偶像的现代自信观。而刘三姐则是中国内敛文化的继承者,强调歌以载道。她不像超女追求最个性化的台风和唱功,而是把歌唱作为斗争的武器和手段,用歌声反抗压迫,反对禁歌,为歌唱本身追求自由。歌唱是自由的象征,也是追求自由的利器,这种功能观和价值观让歌唱本身获得了最大的价值体现。

  刘三姐跨越了不同的时代,每个年龄段的人对她都有不同的形象解读。演出方希望人们能够在王予嘉身上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三姐形象。因此,他们在选拔和包装这一角色时,既考虑到继承性,又兼顾了不同年龄群体的感受。

  而京沪杭渝巡演后,他们意外发现,除老观众外,刘三姐还可以在儿童当中找到市场。《刘三姐》中的对歌一咏三叹,有儿歌朗朗上口的特点,而歌词内容多是智力问答或趣味知识,很对儿童的口味,在几座城市赢得了一大批小粉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