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大学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
现任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
获奖情况:
2000年参加辽宁省青少年舞蹈比赛中获得中国舞少年组“二等奖”。
2003年参加辽宁省“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古典舞少年甲组“二等奖”。
2006年参加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岁寒三友》获得表演三等奖。
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空谷幽兰》获当代舞表演二等奖。
主要艺术实践:
2004年5月参加著名编导陈维亚舞蹈作品专场演出。
2004年9月参加北京舞蹈学院院庆50周年专场《古风今之韵》演出。
2005年为庆祝中印两国建交55周年举办的“中国文化月”活动,随温家宝总理赴印度访问演出。
2005年为庆祝中孟两国建交30周年,随文化部赴孟加拉访问演出。
2006年5月参加第十届古巴国际音像节随北京市文化局赴古巴访问演出。
2006年参加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
2007年参加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
2007年7月工作至今,先后参加了大型民族歌舞《四季情韵、夏秋冬春》、大型多媒体歌舞剧《茉莉花》、大型歌舞情景剧《湘女》、大型民族情景歌舞《金舞银曲》、以及文化部2008春节电视晚会和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等大型演出。
舞剧小感:
中国四大美女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我所知,早在宋、金时代《杨贵妃》的故事就被搬上了舞台。我们可以在小说、戏曲、电影、电视、歌剧等等形式内容中看到被演绎和渲染。
我觉得我团此次创作的这部舞剧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中国的四大美女所属不同的朝代,各有不同的历史背景,而我们要来完成的是为观众营造出一条直观的历史时空隧道,它来源于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我们要通过舞美、服装、音乐创作、舞蹈编创以及演员的角色刻画等等多方面磨合才可能完美呈现。此剧展现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吸收了新的舞台艺术元素而构成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我觉得还是会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的。
我参演的二幕“杨贵妃”,主要由几个大的情景舞段贯穿整幕:1、主要从盛唐时的繁华景象,西域使节觐见的场景切入。2、到唐代著名的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我在舞院时就跳过此传统舞蹈,主要是通过手臂的轻柔舞姿配合腰胯婀娜摆动的典型动作和多变的队型来表演的,在《杨贵妃》电影里也可看到雷同舞段。而我们的编导根据不同的舞台需要,运用了中国古典舞传统服饰道具“水袖”来突出夸张的刻画了唐朝乐舞中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飘拂轻柔的舞衣。
3、兵变战乱,杨贵妃被赐死。4、唐明皇在悲伤的思念杨贵妃的回忆中,编导把这段唐明皇独舞加入了虚幻的效果,几十名女演员化身为杨贵妃的影子,虚无飘渺的隐约浮现在舞台,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直观的视觉效果,深刻的表现出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与思念。
对于角色的认识:
杨贵妃,中国历史上最特出的女人。中国历史,就从文献最少的夏代起计,每一个朝代,大抵都有些突出的女人,“特出”,指其本身的姿色美丽以及和政治的关联;任何一个朝代的美丽女人,倘若没有强烈的政治陪衬,便不会享有大名,流传后世。杨贵妃显然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女人,是一个“云鬓花颜”、“肤如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色佳人。她没有多少权力欲望。一方面杨贵妃聪明伶俐,能够随时迎合皇帝的心意,另一方面她有文艺的爱好,“霓裳羽衣曲”这一经典之曲来表明他们已由姿色的相互吸引发展为彼此气质相近、兴趣相投的感情契合。正当他们的爱情日趋成熟之时,却正是安史之乱爆发之际,马嵬兵变。我们看到,他们的爱情故事,采用了民间的私誓情节,明皇、贵纪两个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人皆有情,君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情,一样为色所迷。他们有相同的文艺爱好和相当的文艺造诣,文艺上他们有共同语言,可以互为知音,也可以说是琴瑟和谐。唐朝人把本朝的兴亡之际的大包袱推到杨贵妃身上。而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史的转型期,越到后来,杨贵妃所背的包袱也越大了!平时,我们泛泛而道杨贵妃是一个美人,自霓裳羽衣舞至婉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没有了生杀一切的权力,离开了富丽堂皇的长安,只能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在自己的一道“赐死”的圣旨下离开自己。虽然是无奈,但是从每一句都能看出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但是,杨贵妃却没有请求宽恕。可以看出,杨贵妃在那一刻是欣然赴死。他知道此时的君王已经无法选择,只能下诏,而自己为了心爱的夫君,甘愿受死,表现了人类对真挚的爱的真诚追求。
唐明皇的朝朝暮暮情,行宫的夜色,雨夜的铃声都交织着玄宗的伤心断肠之情。此为明皇失去杨贵妃后的寂寞凄凉之恨。把玄宗对杨贵妃的刻骨相思表现得淋漓尽致。从重色到重情,玄宗的感情在悲痛中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升华。他们超越了一般帝王与妃子的关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至爱。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