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沪剧演员马莉莉笔耕三年回顾50年从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14:39  新闻晚报
沪剧演员马莉莉笔耕三年回顾50年从艺路

沪剧演员马莉莉

  □晚报记者 李佳杰 报道

  2007年从上海沪剧院领导岗位上退下之后,马莉莉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不演了,我想总得为沪剧留下些什么吧。 ”于是,她开始一点一滴回忆起自己近半个世纪的从艺路,顺理成章地写到了2010年——刚好是马莉莉从艺五十年的日子,这本厚厚的 《灯,总是亮着——马莉莉艺术人生》也就这样完成了。

  本周日下午1点,马莉莉将带着新书及《马莉莉沪剧唱腔精选》在本届书展上亮相。她很清楚,这一本书改变不了沪剧的命运,她希望这是一盏灯,从前辈手中接过,再去照亮后人。

  沪剧步入边缘化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沪剧的处境已经濒临边缘化。 60年代在沪剧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马莉莉回忆说,当时最风光的时候,沪剧表演团队从区县社区的民间社团,到国家级的沪剧三团,闹猛得不得了。 “大家都拼着竞争,一个剧团一年至少要排两台新戏。 ”

  现实却很残酷,如今国家级沪剧团只有3个,整个沪剧界专业表演人员不足100人,其中上海沪剧院的在编演员只有25个。马莉莉苦笑道,她有时挺羡慕越剧能如此受宠,她也被邀请去当过《越女争锋》的评委,“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越剧团有两三百个,甚至还吸引了北方观众。 ”

  正是对这种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沪剧骨子里的爱,马莉莉还是决定拿起笔,写写这50年的所见所感,她希望不仅能和戏迷分享这些台前幕后的故事,更希望那些对沪剧完全陌生的人也能读一读,“我知道一本书不能改变现实,但是我一定要把沪剧曾有过的辉煌告诉别人,把这盏灯传下去。 ”

  上海话成洋泾浜

  对于沪剧面临的窘境,马莉莉一直在思考,包括每年的上海“两会”,作为市政协委员的她都会提交一份关于振兴沪剧发展和拯救沪语文化的提案。

  “关键是外界对我们的误解太深了!”马莉莉说,至今她去海外演出时,常常会被一些当地华人问起,沪剧和越剧到底有何区别,“很多人甚至以为越剧才是上海的地方戏。”而另一方面的误解则来自于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偏见,“我们这代人都是听着收音机,在戏院里看着戏长大的,觉着沪剧还是蛮好听蛮好看的,但是现在的小年轻连接触沪剧的机会也没了。”马莉莉经常邀请身边的年轻朋友去看戏,她发现很多人在看过以后,对沪剧的态度马上有了改观,“当他们坐在剧场里,静下心来看了,都还是觉得沪剧不错,至少不难看。 ”

  但是真正让马莉莉担忧的是,沪语环境已经渐渐在消失,现在的年轻一代说的几乎都是洋泾浜,“包括我女儿,一开口就是‘我’(音:吾),这是不对的。 ”沪剧院招聘考试的时候,马莉莉给这些科班出身的演员递去一张报纸,让对方用上海话读一篇新闻稿,结果个个舌头打结,说不来。

  有担忧也有信心

  50年的光景,马莉莉看着沪剧从一票难求的万人空巷,到如今只能在田间地头谋生存,她有担忧但却老是给新人打气:信心不能丢。现在的上海沪剧院是新人当家,与马莉莉同辈的老演员基本已经告别舞台,马莉莉认为这也是沪剧的一个好的传统,“老人不霸戏,敢让新人上。 ”马莉莉说自己30岁时就能在舞台上风光十足,老一辈演员甘愿为她跑龙套,这在当时戏曲界里不容易,前辈的大气让她相当佩服。

  2005年演完《红灯记》,马莉莉也坚持从舞台上退了下来,“年纪轻还是有美感的,到了我这年纪,气息、嗓音、体型都变了,你再坚持就没有什么意义。”马莉莉也时常有意回避和徒弟们抢饭吃,尽可能谢绝外面的演出邀请,“马莉莉的牌子一挂,很多老戏迷肯定要冲过来,本来现在新人的市场就很小,还是要留点机会给他们。 ”在院里当领导时,她也时常“放水”让年轻演员出去接些商演,“至少你要让他有钱请女朋友喝一杯咖啡吧。 ”

  马莉莉的用心无外乎快点让年轻一代能撑起门面,“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形的,现在是低潮时期,而你要相信下一波会是高峰。 ”

  从初登舞台的李铁梅,到谢幕时的李奶奶,一部《红灯记》贯穿了马莉莉50年的艺术人生。戏里戏外,她都走完了一段历史。她很得意为这本自传取的名字,这盏灯,既是对前辈的感恩,又能唤起同辈的记忆,最重要的是为后人照亮前方的路。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