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李连杰作品《霍元甲》专题 >正文

李连杰:中国“饺子”远比外国“比萨”有劲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2:43 新闻晨报

  李连杰的一生都在旅行,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欧洲……哪里都有他的家,却哪里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

  他生长于北京,却成名于香港。到了36岁“高龄”居然远渡好莱坞,开始尝试用另一种语言拍片;如今,他又回到祖国,带来最后的武侠片《霍元甲》

  在异乡打拼的那些日子很苦,有环境的不适应也有国人的批评,但他统统熬了过来,心态反倒越来越好。

  进军香港,预热好莱坞

  1982年,李连杰被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香港公司的影片《少林寺》。影片上映后,整个亚太地区掀起了一股“少林热”。

  只有主演李连杰郁闷得想不开:当时的他属于单位,而单位又属于国家。影片红了,他的生活毫无改变——依然拿着原先那笔工资,依然让他拍什么就得拍什么。年轻气盛的他,一个人远走香港。那里的社会结构与内地太不相同,李连杰只有自己学会适应:“在香港生存,当然不能让别人来迁就你。我从小学武术,体育训练竞争很激烈,因此我从小就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多亏这个原因,我的适应期不长,很快就听懂了粤语,和剧组成员交流也基本没什么问题。”

  不过,在融入的过程中李连杰没有盲从,而是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从此,他才情喷薄,《黄飞鸿》系列、《东方不败》、《方世玉》、《太极张三丰》……5年之内,李连杰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那些武侠片。

  这时,有一批人走到了好莱坞。尽管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电影市场因此而做大。36岁,“功夫皇帝”李连杰巩固了亚洲的地位,决定闯一闯那没有丝毫安全感的好莱坞,一如之前他闯荡香港。

  用诚恳突破语言关

  刚到好莱坞那阵子诸多不顺:饮食不习惯、文化不熟悉,最头疼的便是语言障碍。

  “我不像香港人那样从小生活在双语环境中,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了,到了美国不得不重新学英语。单词那么多,怎么都记不过来,日常生活方面还勉强可以,一遇到与社会、医学相关的单词就头大。就比如‘水’这么一个简单的词,别人可以脱口而出,我却要在脑中想一想,才能说出‘water’。”为了学好英语,李连杰请了一位英文老师,贴身跟随。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一开始要戴上同传耳机,但慢慢的,采访就得由李连杰一个人面对:“现场直播的采访最难过,因为电视台全国播放,只要一出洋相,所有人都会知道。”

  这时候,尽管简单对话已经没有问题,但在上第一个直播访谈《TonightShow》时,李连杰依然忐忑不安:“中美文化差异太大,有的词在英语中可能会有更深的含义,但我却只知道它的表面含义。”幸好,他找到了一个永不出错的好办法:“主持人如果问了一个我没听懂的问题,我就一股脑自顾自把以前背过的一些话说下去,在他们看来肯定答非所问。”这当然只是权宜之计。从此以后,面对采访即使词不达意,李连杰也不再畏惧:“只要你自信、诚恳地亮出观点,不管表达能力多差,主持人一般还是能猜出你的意思。我无所求,所以我不畏惧——美国人不喜欢听谎话、大话,只要你态度够诚恳,大家都会很友好,不会介意你的语法有多烂。”

  调配出更多“饺子馅”

  李连杰在好莱坞拍的电影大多令国人不满——那个充满灵气与大气的李连杰,怎么尽演些冷酷寡言的杀手?

  面对这些指责,李连杰有他的苦衷:“其实东方人喜欢的电影,如《黄飞鸿》系列,美国人根本不喜欢:他们始终不明白,黄飞鸿明明喜欢十三姨,为什么想说又不敢说?直接一把抱起她岂不干脆?东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太不一样,西方人不希望功夫片讲那么多道理,只要热闹就行了。”

  在好莱坞,他不再是一呼百应的“功夫皇帝”,而仅仅是一个动作演员,受到制片人、导演与角色的重重限制,要得到满意的角色太难:“在美国,他们有更多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凭什么让你中国演员来演?观众是最大的老板,既然市场已经证明我们在动作片上能做到最好,观众当然只希望看到我们演动作片,那么电影公司老板也就只会找我们拍动作片。要突破

  观众对你心目中的角色定位,实在太困难了。”既然没法跳出动作片的框框,李连杰只能努力在这个框框中做到更好。为此,他把自己比作饺子铺:“原先我只能提供3种不同馅的饺子,现在通过我的努力能增加到30种,这也是一种成功。当然,由于我的电影离不开动作这个主要因素,我根本没办法去开比萨店。”

  鉴于此,在好莱坞“流浪”了几年的李连杰选择了回国拍摄《霍元甲》,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武术的认识统统注入其中:“在中国,我有更多的自主权去做我想做的东西,也可以做制片人,但在美国,我只能是一个演员。”

  遭遇歧视,看淡就好

  短短的一年中经历印度洋海啸、西藏高原缺氧与印度地震三次死里逃生,现在李连杰说:“我曾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应了不同环境,经历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我明白,永远处在巅峰状态不可能,只要努力做好每一天的自己就行。《霍元甲》之后,我的生活重心将放到享受人生上,放下一切烦恼轻松走以后的路。”

  回想起年轻时不由莞尔一笑:“那时候读到关于我的负面报道就好像被踩了尾巴,能够因此生气3天,现在,几乎没什么事能惹我发脾气了,我学会了将负面情绪一一化解。”

  因此,对于好莱坞对华裔影人的歧视,他更是看得很开:“这种现象很多,但只要你自己不歧视自己、所作所为不让别人有看不起你的理由,那以后自然而然别人也会尊重你,这是两方面的因素,自怨自艾毫无用处。只有你的心态够好,你想在哪里开心就能在那里开心生活。”

  他有一个经典故事:一次在香港某餐厅吃饭,遇到狗仔队跟踪,于是李连杰干脆请他们一起吃饭以便让他们就近拍摄。吃完了拍完了,结果第二天一读报纸,没想到居然还是负面报道!李连杰耸耸肩,把报纸扔到一边:“小报需要明星的负面报道来增大发行量,我完全理解他们的立场。”朱美虹/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