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资料:伊朗导演萨米拉-麦马巴夫个人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22:45  新浪娱乐

  一鸣惊人

  1997年,年仅17岁的伊朗女导演萨米拉•麦马巴夫携处女作《苹果》出席法国戛纳电影节,成为该电影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参赛导演。法国“大鼻子情圣”杰拉尔•德帕迪约声称他对影片“一见钟情”。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苹果》共计在3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电影节上亮相。萨米拉一炮而红。2000年,萨米拉凭借第二部影片《黑板》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两次在世界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萨米拉声名鹊起,被媒体争相追捧为“伊朗电影界天才少女”。盛名之下的她一发不可收拾,影片拍一部火一部,在各种各样的电影节上摘金夺银,其中包括:1998年伦敦电影节“桑泽兰纪念奖”、1998年巴西圣保罗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2000年美国电影学会评委大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费里尼奖和意大利吉佛里电影节“弗朗索瓦•特吕弗”奖等等。最新一部纪录片《下午五点》也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

  独树一帜

  萨米拉的作品独树一帜,借助多元的电影手段,通过不同的主题,来深刻揭示人性。在拍片过程中,她一直坚持启用非专业演员,而她本人则深入到普通人当中,从“民间汲取灵感”,从而真实反映那些在痛苦生活边缘挣扎的普通人的生活。她为伊朗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领新一代伊朗电影人向世界敞开怀抱。她一贯坚持的人性化镜头风格,也弥补了与西方电影大国相比技术上的不足。

  天生叛逆

  从萨米拉的作品中,不难读到反主流文化的叛逆。在《下午五点》中,一位年轻的阿富汗妇女虽面临重重困难,但立志成为这个国家首位女总统。尽管她的梦想最终没有实现,但她努力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也让观众领略到萨米拉黑色长袍下一颗不“安分”的心。影评家们说,影片表面暴露的是战后阿富汗的种种问题,但也可以说是伊朗抑或其他许多国家的问题。萨米拉本人也承认:“这也是伊朗的故事,或者说是其他一些国家和文化的故事。但我并不是妄下判断或者乱加指责。我希望能够揭示人性本质,而不是去探究黑与白。”

  在伊朗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下,身为女导演,萨米拉遇到的重重困难不一而足。除了电影的质量外,她的拍片速度也令人咋舌,如《苹果》一片从开机到杀青仅用了11天。“我得迅速完成工作,因为政府给我们制造了麻烦。不断有人来‘探班’,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萨米拉的叛逆性格也源自同样为伊朗最重要导演之一的父亲莫森•麦马巴夫。20世纪90年代初,父亲因拒绝遵从政府审查剪辑,自己的一部影片几乎遭到封杀。这件事成了家庭命运的转折点。

  电影世家

  萨米拉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亲力亲为的努力之外,家庭教育也是功不可没。她出身地道的电影世家。当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可谓是“黎明即起”——她的父亲有时会在凌晨3点钟把她叫起床。她回忆说:“他在剪辑影片时,就会把我叫起来,让我在一边看着。他会征求我的意见。但有时我困得东倒西歪,眼睛睁不开,就会乱指一通。而一向慈祥的他就会毫不留情地狠狠训斥我。”有了这样的父亲,萨米拉和兄弟姐妹们是无需上电影学院学习的。父亲把家庭变成非正式的电影学院,只收亲朋好友。萨米拉说:“我们大约有12名学生,坐在一起讨论。我父亲的朋友都是诗人或者作家、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会向我们发表讲话,给我们放映他们自己拍摄的影片。”“我很期待这次的北京之行,相信我会取得成功的。”萨米拉 麦马巴夫自信的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