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李连杰作品《霍元甲》专题 >正文

李连杰解读《霍元甲》:要做自己的大英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9:41 新京报
李连杰解读《霍元甲》:要做自己的大英雄(图)
李连杰日前接受了专访。

李连杰解读《霍元甲》:要做自己的大英雄(图)
《霍元甲》想要表达的不是“如何打”,而是“如何才能不打”。

李连杰解读《霍元甲》:要做自己的大英雄(图)
片中霍元甲与大块头摔角手的一场比武对决最为精彩,可以看到“黄飞鸿”式的“无影脚”。

李连杰解读《霍元甲》:要做自己的大英雄(图)
李连杰与中村狮童扮演的日本武士进行了一场东方式的比武。

  电影《霍元甲》即将于1月26日在全国公映,领衔主演本片的功夫巨星李连杰日前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霍元甲》由赴好莱坞发展多年的香港导演于仁泰指导,“世界第一武指”袁和平出任动作指导。李连杰将其称为“自己的最后一部武术电影”。本月2
0日,《霍元甲》将在北京举行亚洲首映礼。李连杰也将携孙俪董勇及一班幕后精英悉数出席。

  1 霍元甲说“每个人要超越自己”

  新京报:最近听过几次你给大学生的演讲,反复提到《霍元甲》其实希望表达“暴力无能”的观点。我觉得类似的主题在你的前一部作品《狼犬丹尼》中已经有所体现,是不是这样?

  李连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法,这个话是我最近几年一直和美国媒体重复又重复的,他们问我能不能拍一部电影来将我的这个想法表现出来,于是就有了《狼犬丹尼》。通过那部电影,我告诉观众,如果只懂得暴力,不懂得亲情、责任、家庭、爱情这些人所具备的,你的武功再高,也只是一条狗,而不是人。这部电影让美国人理解了我的想法。

  新京报:那么为什么又要拍一部主题完全相同的《霍元甲》呢?

  李连杰:我说过《霍元甲》将是我的最后一部武术电影,我希望通过一部电影将我对武术、对武学精神的理解完全表达出来,《狼犬丹尼》显然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我们查阅了历史上的很多人物,发现只有霍元甲把武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注意到他成立的精武体操会的会规里面明确写到,摒弃门户之分,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育德育志,不能用拳头加以同胞之身,不能加以洋人之身。这些都和我对武术的理解不谋而合。

  新京报:在我看来,霍元甲和你以前演过的黄飞鸿、方世玉、张三丰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他们都是武林豪杰,江湖英雄……

  李连杰:说到英雄,我觉得有两个概念,对于普通人,特别是西方人,他们心目中都会寄托一个现实社会中没有的超级英雄,这些超级英雄可以用凡人所不具备的本领将那些不公铲除,蝙蝠侠啊、超人啊、超胆侠啊。但这只是说英雄救我们,没有说我们自己可以变成英雄,它是在歌颂个人英雄主义,像我以前拍摄的很多电影都是这一类的。霍元甲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的人生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到再次崛起的过程,他最后鼓与呼的,不是“我是英雄”,而是让他身边的人明白,每个人只要能超越自己,自强不息,他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2 一个黄飞鸿救不了整个国家

  新京报:我理解你说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在于整个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李连杰:你说得对。这个社会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奥运冠军,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正是因为此,我们就放弃自己吗?只要你努力了,自强不息,你就是一个汉子,你就是英雄。但是现在很多家长、老师都把孩子往那个结果上逼,结果逼着逼着就出事了。我注意到很多轻生的孩子就是因为承受不住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我觉得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黄飞鸿,一个黄飞鸿也救不了整个国家,现在有一个姚明在NBA,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篮球都在那个超级水准上啊。

  我的概念是,只有每个个体都强大,才叫真正的强大,我学武功,不是要把你干倒了我才是强大,你不够胆打我,我也是强大,不代表我打不了你。一百年前的中国,好像一盘散沙,八国联军都欺负你,现在中国强大了,但是这个过程不是通过战争完成的。这就是我所讲的武术的一个更高的境界。

  新京报:说回到《霍元甲》这部电影,据说除了霍元甲和农劲荪这两个人物,主要故事都是虚构的,和外国高手的决斗,甚至包括霍元甲之死都和史实不同。

  李连杰:有关霍元甲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真正正史记载的并不多,我的目的是把自己42年来走过的路用艺术夸大的手法表现出来。根据我们查到的资料,霍元甲根本没打过,他一站出来,天津俄国大力士就吓跑了,他到上海打擂台,那里的外国大力士又吓跑了,这没法拍啊,所以我们必须改编。历史记载霍元甲死于日本人下毒,我们参照这个设计,将日本人下毒的地方改在了擂台上,让戏剧冲突更激烈。

  新京报:在演出《狼犬丹尼》和《霍元甲》之前,你一直在好莱坞发展,但是我注意到前后五六年的时间内,你主演的角色类型可以说基本一样,你是怎么考虑的?

  李连杰:好莱坞完全是一个商业社会,我参与的也都是商业电影,什么是商业电影,就是具备了各种卖钱因素,然后就去拍,保证观众喜欢,商业效果达到了,这种情况就是演员拿片酬,喜爱不喜爱无关,还有一种就是不顾一切后果,要把我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观众骂不骂是第二个问题。坦率地说,在好莱坞我没的选。

  新京报:那么在香港呢?

  李连杰:我在香港曾经确实选择过,我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监制的一系列电影比如《方世玉》、《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镖》等等,有我想表达的东西。但是在好莱坞,我就是做演员,就是给别人打工,不要考虑你自己的想法,你的工作就是完成导演的构思,很现实。到了美国,你就是一个新人,还要去面试,和其他候选人一起让制片人、导演选。

  3 必须到控制全球市场的地方学习

  新京报:为什么还要这样去做,你在香港已经是在国际上打出名气了,不是吗?

  李连杰:如果你的报纸有10万人喜欢,你希不希望有另外10万人也喜欢,中国人爱看,希不希望外国人也爱看,同样的道理,我还是要做,是为自己,我不希望我的观众只是锁死在亚洲,或者欧美唐人街的录影带租赁店里,我也希望美国的银幕上有我的一席之地,希望我的电影走更广的渠道,让全世界的人看,那么我就必须面对一个电影工业最大的国家,到一个控制全球市场的地方去学习。

  新京报:但恰恰是因为这种极大的落差让很多国内的演员面对好莱坞望而却步,没有几个人能接受从明星到平民的失落。

  李连杰:到美国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不要放大自己,你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走在美国大街上谁也不认识你,你能做的就是乖乖地听话,在给你的角色现有的范围内做到最好,经过五六部电影,你在那个地方有了自己的市场了,你才有机会说,现在要拍一部电影,讲自己的事情,你才有可能从全世界的市场拿到钱,可以拿到3000万美元拍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这五六年,我只能拿到500万美元。虽然中国动作演员这些年在好莱坞努力打拼,现在最多也就是在C级片、B级片上下晃,但这也已经很不容易,毕竟我们走进去了。好像一个中国球员不要指望一上来就踢意甲、英超,你可以从丙级、乙级做起,只要有开始,你的后来者才可能在你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机会。现在《英雄》能在美国2000多家影院里上映,还是讲中文,用英文字幕,不配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新京报:那段时间国内媒体拼命鼓吹的是,一部百分百的中国电影在美国主流电影市场上获得了票房冠军。

  李连杰:票房冠军我倒觉得是假相。你那个档期没有对手,当然是冠军,换个斯皮尔伯格的片子上,你肯定死啊。所以意义不在于冠军,而是在于有了《卧虎藏龙》,又有了《英雄》这几部中国电影,让好莱坞意识到,我们可以做他们拍不了的A级的制作,而且投资还是全球组合的。但是,之所以能有这个投资,还是因为之前有一帮“傻哥们”在这边拳打脚踢了这么多年啊。张文伯/采写 浦峰/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6,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