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庆大轰炸受害者冯爷爷十分想看《南京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11:47  时代商报

  时间对于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是日子;对于战争年代的孩子来说,是历史。近日,本报刊登了“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或家属)、抗战老兵参加21日《南京!南京!》沈阳见面会”的消息后,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当天将在沈阳华府天地莱星顿酒店举行的发布会,媒体更是给予了很大关注。昨日,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81岁高龄的冯荆育老人,虽然自己不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但作为重庆大轰炸的受害者之一,在战后他始终没有忘记对战争的声讨。

  冯爷爷看到本报活动后,马上报名参加。

  轰炸让一家人四处逃亡

  南京大屠杀后,住在重庆的冯荆育一家一直在惊吓中度日。1938年,年仅10岁的冯荆育第一次感到头顶一阵轰鸣,他跟班里所有同学一样,跑回家躲避日本人的轰炸。可是轰炸越来越勤,他们一家五口人,不得不分成四处逃难,冯荆育掰着手指说:“父亲逃到乡下的小旅馆做管账先生,我跟妈妈逃到距离重庆一百公里远的外公家,哥哥在重庆的商店做学徒,姐姐在城郊的学校读书。”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这样分崩离析,然而逃得再远,都躲不过日军的轰炸,“当时警报一响,妈妈就会在桌子上铺满棉被,我和妈妈都钻到桌子底下,紧紧地抱在一起,唯一的念头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

  哥哥至今尸骨不明

  当时居民区、学校、医院、商业区都是日机轰炸的目标,扔下的都是燃烧弹,炸弹落处,血肉横飞。每次警报解除,回家的路上,冯荆育满眼充斥着同胞的断臂残肢,而路边闪烁的烛光,则是幸存者对亡灵的祭奠。虽然还是小孩子的冯荆育没亲手在路边点过蜡烛,但炸死哥哥的地方,他毕生难忘。那是1940年的一天,日机又一次轰炸,在重庆当学徒的哥哥逃往附近的公园,据一位在现场的邻居介绍,“哥哥跑着跑着就被炸弹击中,遇难的地方被炸出个深坑,但哥哥至今尸骨不明。”冯荆育有些哽咽地说:“当时哥哥才20多岁,还没有结婚,他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终结,我真的恨呀!”

  研究十年“大屠杀”

  往往一段经历能改变人生,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和遇难者家属,冯荆育选择走上战场。抗美援朝那会儿,他做了一年的战地记者,为采写第一手的新闻,他还特意申请去了尖刀连。用他的话说,“当时我亲手埋了很多战友,我能活着回来,是我命大,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太大了。”正因为深知战争的毁灭性,从战场回来后,他做过教员、记者,退休前他是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社长。退休之后,他也没让自己闲下来,而是从1999年起开始研究日本问题,至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章,他发表过7篇,还汇总出了三本书,共计50万字。冯荆育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人记住那段历史。”这几天,在报纸上看到本报与华臣影城21日要搞《南京!南京!》沈阳见面会,他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他说:“这部影片我一定要看,因为只有研究过那段历史的人才知道,把那段历史变成影像作品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儿。”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南京!南京!》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