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艺谋只想拍笑死人的《三枪》 称做回普通导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17:5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张艺谋只想拍笑死人的《三枪》称做回普通导演

张艺谋(中)在片场给小沈阳、闫妮说戏

张艺谋只想拍笑死人的《三枪》称做回普通导演

张艺谋

  文/图  本报记者  余姝 

  《三枪拍案惊奇》(以下简称《三枪》)上映前夕,导演张艺谋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接近两个小时的专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鲜的张艺谋———他喜欢半夜两点泡电视,想要拍科幻片,嘴里不时蹦出“寂寞”、“传说”、“混搭”这样的流行语。对于外界给予他的“标杆”、“领军人物”、“中国文化代表”这样的称号,他连连摆手,笑称:“我只想做回一个普通导演,即兴地、兴奋地、快乐地做一部笑死人的《三枪拍案惊奇》。”

  【关于电影】

  谈原作:“科恩兄弟回头看这部电影,一定觉得很好玩”

  羊城晚报:《三枪》的画面感延续你大红大绿的影像风格,跟原作《血迷宫》的影像风格差别很大。你是怎么考虑的?

  张艺谋:科恩兄弟的作品,有一贯的美学品质,比较冷峻的基调,人和人之间的疏离感,反映他们对美国社会的看法。到了我们这里,加上小沈阳之类的流行元素,成了用嬉闹剧包装的东西,那些疏离感、冷峻感,就不需要坚持了。

  我总是喜欢比较强烈的色彩,很夺人眼球的东西。科恩兄弟回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好玩吧。如果有个外国导演要改编《红高粱》,我也会很好奇,越是风马牛不相及,越有意思。

  羊城晚报:《血迷宫》的故事风格是走悬疑路线,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张艺谋: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是其中的阴差阳错,在美学上它就是中国戏曲的《三岔口》。所有人物的动作,都是《三岔口》的戏曲结构,你上我下,你来我往,循环往复,故事具有象征性和寓言性———每个人都在犯错误,就犯在眼皮底下,但如果你是他,也必定要犯的。作为导演,总想说几句多余的废话,就是人在命运前的无奈或者荒唐。我这毛病改不了。

  谈服装:“啥叫时尚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别循规蹈矩”

  羊城晚报:这种剧情结构比较复杂,对剧作要求较高。

  张艺谋:的确如此。《三枪》充满了巧合,我走了,你来了,你在现场做了这样的判断,你走了,我又来了,我在现场又做了那样的判断。有点像走马灯,人物的服装夸张,也跟这个有关系。

  羊城晚报:这次的服装颜色跟过去的作品相比,夸张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艺谋:中国古装片里的色彩,总是属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拍到布衣阶层,都是老鼠灰或褐色。我们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小面馆伙计、兵卒,算是社会底层吧?不管,红男绿女,都很鲜艳,艳到极致,也是加强人物身上的象征性。我发现在时装界这叫靓丽混搭。啥叫时尚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别循规蹈矩。

  谈结构:“两张皮贴一起很好玩,只是不要让故事断气”

  羊城晚报:《三枪》很多台词完全是大白话,甚至是流行语。

  张艺谋:拍古装戏,坚持半文半白的对白,出力不落好。反正这回小沈阳他们都来了,都是一“搞”剧了,咱就该说啥说啥,只要不说冰箱、彩电就行了。当然,说了好多时髦词,又被我拿掉了很多,比如“现在插播广告”之类。

  羊城晚报:《三枪》半段嬉闹又半段悬疑,两者如何结合?

  张艺谋:前面闹翻天,后面转悬疑,很多人跟我说,导演,从剧本上读这就是两张皮。我说:“两张皮好啊!那就是三明治!”把两张皮贴在一起其实很好玩,需要掌握的是在嬉闹转悬疑的过程中,不要让故事断气,要在悬疑中还有一两声的笑。

  谈喜剧:“当决定要拍喜剧时,我已经入了地狱”

  羊城晚报:你认为一部好的喜剧标准是什么?

  张艺谋:嬉闹跟庸俗隔了薄薄一层纸,最好的嬉闹剧,必须把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我认为在一部电影里面,观众笑5次,算是幽默;笑20次,可能就是喜剧了。但是这20个笑点要想都做到高级程度是非常难的。制造笑点跟养马一样,都想养千里马,但是养一群马,自然就分成三六九等。《三枪》里,有高级的笑点,但也有咯吱的笑点,也许还有起鸡皮疙瘩的笑点。这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任务,尤其是做喜剧。

  我觉得做独立性的艺术电影,还没这复杂。拍艺术片,我要拿大奖,你爱懂不懂,反正我思考的问题非常深刻。万一不幸中一大奖,还把你的嘴堵上了。但是当我们想取宠观众时,基本上离庸俗就是半步之遥。啥叫咯吱人?啥叫发自内心的笑?这个界限太难判定了。还有不同的人,不同的领悟,不同的阶层,“笑”比“哭”更众口难调。所以当决定要拍喜剧时,我已经入了地狱了,已经知道有1/3的笑点可能是要起鸡皮疙瘩的。

  羊城晚报:你的状态很轻松,是否这是拍得最自在的一部电影?

  张艺谋:跟这帮演员在一块,天天都得笑。再说是拍嬉闹剧,我摆开阵势,就是要搞笑的。以前拍《有话好好说》,那也是喜剧,但当时自己一脑门子官司、艺术,没想过正经嬉闹。这次的创作心态不同,在我所有的创作过程中,这次笑声最多。再说了,你让演员搞笑,可导演坐在那里,皱着眉头,看着也不是那个氛围。干脆,嘻嘻哈哈,乐成一片。

  【关于演员】

  谈小沈阳:“把‘生’换成‘丑’,戏路子整个就变了”

  羊城晚报:张伟平让小沈阳来演的想法把你吓了一跳吧?

  张艺谋:倒没有被吓着,只是一开始觉得风马牛不相及。我当然知道制片人的用意,加入流行元素,是对票房的保证,但我当时考虑做一部像《血迷宫》那样的悬疑片。当你在考虑一个正剧的时候,“生旦净末丑”,把“生”换成“丑”,戏路子整个就变了。我发现对于一部导演作品的改编,越有二度创作越好,不要嚼别人嚼过的馍。我重新考虑了制片人的意见,把文学策划和编剧叫到一起,研究有没有可能加入适合小沈阳扮演的主角,结果发现这样做可行。

  羊城晚报:小沈阳常说能演你的戏非常幸运。

  张艺谋:这事要感谢赵本山。他说:“有20多个导演找过我(要小沈阳),我都没同意。但是你的电影,不仅是我的弟子,连我本人,任你调遣。”这几句话让我很踏实,也让我把野心放大了,不仅要小沈阳,索性多要几个二人转演员。他们的加盟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加入了嬉闹剧的元素。

  羊城晚报:小沈阳的表现跟你的预期有差距吗?

  张艺谋:太有了。他生活中很腼腆、内向,根本不像喜剧演员。我让他和其他二人转演员加盟,没有想让他们变个样,反倒要因势利导。二人转演员,说学逗唱,每个人都有绝活,不存在他们适应不适应影视表演的问题,反倒是让他们放开,把绝活都亮出来。

  谈孙红雷:“对他不需要特别开导,一切尽在不言中”

  羊城晚报:加入二人转演员的点子让你很得意。

  张艺谋:是我最得意的。不能想象原作会变成这个样子,甭管是变得好变得坏,敢变成这样,才是最有意思的。

  羊城晚报:你和闫妮在片场说陕西话?

  张艺谋:我们都是陕西人嘛。闫妮入组很晚,来了就拍,比较紧张。导演跟她说陕西话,可以让她放松一些。

  羊城晚报:你对孙红雷印象如何?

  张艺谋:孙红雷见着我叫老师,让我有点别扭。我俩一开始就分析剧本,不客气,表达各自心中所想。对他不需要特别鼓励、开导、放松,一切尽在不言中。

  【关于市场】

  谈票房:“一点没有用这个题材去面对国际市场的野心”

  羊城晚报:你说这部电影完全面向内地市场,一点海外市场的野心都没有?

  张艺谋:我认为喜剧是地域性的,尤其是语言类的喜剧。我一点没有野心用这个题材去面对国际市场。比如《不差钱》,连港台地区观众恐怕都不一定会笑。今天中国电影在国内的市场,搞不好是海外的10倍。在国内7千万美金的票房,在海外有700万美金就是好收成。内地的大部分导演,把思维定位在中国市场,是一种进步。15年以前,我是靠海外市场来养活的。如今,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也许要不了5年,一部中国电影有1亿美金的票房,恐怕一点都不夸张。

  羊城晚报:今年贺岁档号称“史上最强”,你对《三枪》的票房预期多少?

  张艺谋:我不是制片人,不做具体推测。票房肯定越高越好了,中国电影要靠自己养活自己。未来的票房大战,也许会愈演愈烈,这是好事,说明市场热闹呀。

  谈商业:“商业片导演的发展,常常是被打压的”

  羊城晚报:陈可辛曾说过,如今不是一个“一片独大的时代”,你对此怎么看?

  张艺谋:全世界都是这样:一年是丰年,七八部好电影,个个都是话题;可换一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一部电影特别火。电影跟大量流行元素结合,是一个节令性的产品。再火的电影,一个月也就过去了,后面又有新的电影出来。再了不起的佳作,也只是在你心中了。有人问我,10年后最希望观众记住《三枪》哪一点,我说10年后能记住一个细节就了不起了。

  羊城晚报:可是20多年过去了,观众对《红高粱》还是记忆犹新,因为它是艺术电影吗?

  张艺谋:一定不能扬文抑商。长期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电影创作人员,都有文以载道的习惯。中国需要商业片导演为主,以商业片为中心,然后多元化,这才是完整的队伍。商业片也可以承载各种元素,拍得非常高级。素质的提升,队伍的建设,是抵御好莱坞电影侵略、保护本民族市场的最重要的力量。

  商业片导演的发展,从我个人经历看,常常是被打压的。拍商业片,好坏还没看,就嫌你堕落了,失去深刻性和文化底蕴了。拍小众电影,一得奖,黄袍加身了。其实文化的传承,价值观,是个宏大而长远的命题。当下要活得好,当下要干啥,才重要。我做奥运会开幕式,特别有体会,中国5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不可能中断。今天国内的电视剧做得很不错,孙红雷就是电视剧市场造出来的大腕。

  【关于个人】

  谈爱好:“我没事就网上转,热点信息都了解”

  羊城晚报:奥运后马不停蹄拍《三枪》、导国庆晚会和《图兰朵》,感觉你精力特别旺盛。

  张艺谋:我是闲不下来。睡觉少,是长期的锻炼,是坏习惯,不值得提倡。工作之外,看书、看碟、上网、泡电视,反正要把自己熬到凌晨四五点。所以好多流行事物我也知道,工作人员很惊讶,其实我没事就网上转,看看报纸,当下社会热点信息我基本都了解。

  羊城晚报:你写的那首主题歌《我不是传说》也深受网络影响吧。

  张艺谋:我觉得网络就像个博物馆,有兴趣的东西就记住。那两句网络流行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我喝的不是水,喝的是寂寞”,用在小沈阳身上很贴切,他就像个传说,一夜暴红,身上各种争论,包括这次演《三枪》,很有意思。

  羊城晚报:平时都爱看什么电视节目?

  张艺谋:电视剧、新闻、专题各种都看。怎么知道闫妮的?有段时间好多台都半夜三四点播《武林外传》。怎么看的《潜伏》?都是半夜两三点钟重播,孙红雷跟几个人勾心斗角,好看!不知不觉,连看了三四集,哟,都天亮了。

  谈后辈:“一把年纪还在这儿吹拉弹唱,不正常”

  羊城晚报:对年轻一代的导演有欣赏的吗?

  张艺谋:宁浩不错,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江湖位置,希望多一点宁浩。

  羊城晚报:有没想过跟年轻导演合作?

  张艺谋:人家都是导演了,有很多计划,让人家跟你滚上两三年,给你做嫁衣裳,我开不了这个口。

  羊城晚报:你女儿张末参与了这部影片很多后期制作,初剪就是她做的吧?

  张艺谋:她和几个同学,纽约大学导演系的,都在我这里实习。初剪不错,省掉我很多力气。如今,看电影和搞电影的主力军,应该都是年轻人,像我们一把年纪还在这儿吹拉弹唱,是不正常的。

  谈科幻:“科幻片对中国电影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羊城晚报:好莱坞科幻片在中国很有市场,你对此感兴趣吗?

  张艺谋:我对科幻片一直很有兴趣,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故事,还有当然也需要财力。美国人拍电影是全球市场回报,所以可以一两亿美金往下砸,我们拍的花1000万美金就不得了。我们可以有第一流的科幻片观念,但是达不到他们的视觉效果。我只能遗憾地说,现在科幻片对中国电影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羊城晚报:为什么不考虑跟好莱坞合作科幻片?

  张艺谋:十几年以前好莱坞的制片人就来找过我,让我拍讲英文的片子。不是坚持民族主义,我就是觉得,演员讲英文,我导不了,不能判断演员的表演哪一条自然准确。下一部片子《金陵13钗》,我一直在筹备选外景和演员,考虑用一些海外演员,但也只是部分讲英文,如果是全部,我就没法整了。

  再举个例子,香港的大明星,演得最好的都是粤语片。因为他们说粤语特别从容,尽管现在大家都加紧练国语,但你看有谁演的成名作是国语片了?导演用母语创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像李安这样的,在全世界都算是异数,这哥们两头都能打响,太难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