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侠革命的倡导者—张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6日09:58  东方早报
   《新独臂刀》(1971),姜大卫主演。   张彻很爱“独臂”题材,1967年拍了《独臂刀》,两年后拍了续集《独臂刀王》,这两部都是王羽主演。    《新独臂刀》(1971),姜大卫主演。   张彻很爱“独臂”题材,1967年拍了《独臂刀》,两年后拍了续集《独臂刀王》,这两部都是王羽主演。
狄龙和张彻(右)在《刺马》(1973)拍摄现场。 狄龙和张彻(右)在《刺马》(1973)拍摄现场。
《金燕子》(1968),主演郑佩佩 《金燕子》(1968),主演郑佩佩
《少林五祖》(1974),主演傅声 《少林五祖》(1974),主演傅声

  【编者按】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前晚落幕,但关于这个电影盛会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的地方。为此,早报将于今明两日连续推出“回眸”专题。

  在本次电影节上,展映了不少电影大师的作品,比如法国的特吕弗,中国的吴贻弓,中国香港的张彻……正如徐克导演所说,电影节除了放眼当下以外,也将经典的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早报记者 黄小河

  吴宇森、徐克、午马(微博)、狄龙、姜大卫、李修贤(微博)这样一大批香港电影人,他们都有一位共同的引路人,那就是张彻。此外,还有一个对他老人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洋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昆汀·塔伦蒂诺。

  张彻的电影风格素以阳刚、血腥气十足著称,他将好莱坞西部片巧妙地结合到武侠电影中,融合了日本经典武士片搏杀场面,结尾处英雄总会悲壮唯美地死去,俗称张氏“死亡之舞”。

  今年是张彻逝世十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张彻回顾展放映了张彻的6部作品——《大上海1937》、《新独臂刀》、《五毒》、《刺马》、《金燕子》、《马永贞》。早报记者专访了著名影评人、香港电影研究专家、本次张彻回顾展的发起人魏君子(微博)

  张彻本名张易扬,1922年生,从艺40年导演了近百部作品。除了前三部,其余都是武侠片、动作片。

  这位祖籍浙江青田的武侠导演“先从政后从文”。当年他和国民党文化界掌权人物张道藩走得很近,还担任过“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秘书。

  1949年,张彻等人去台湾取景拍《阿里山风云》。在台湾期间,张彻经人引荐认识了蒋经国,两人一见如故。《阿里山风云》是台湾影史上第一部剧情片,也是26岁的张彻身兼编导的处女作。可惜保存至今的只有两本拷贝约20分钟,但张彻作曲,周蓝萍、邓禹平填词的影片主题曲《高山青》“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传唱至今。

  1957年,张彻到香港发展。当时的香港正是歌舞片、黄梅调片兴盛之时,张彻毫不买账,认为香港电影阴气太重,不够阳刚,指出要挽救香港电影,必须以阳刚破阴柔。初到香港,张彻在《新生晚报》开设专栏“何观影话”写影评,引起了邵逸夫的注意。加入邵氏以后,张彻就旁若无人、大刀阔斧地开打了。

  在邵氏,张彻不仅坚持了自己“阳刚”的创作风格,而且在电影制作的技术方面,大胆革新。他首创后期配音,打破了从前现场录音的单一形式,在音乐上大胆使用西乐配乐。

  对武侠片而言,张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去伪存真,比如《拳击》一片中国主演都用了真正的散打功夫。当然,暴力美学自此产生。张彻电影中最暴力最血腥的场面应该是《十三太保》中的“五马分尸”一场戏,扮演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姜大卫认为这种死法既暴力又美,其实很浪漫,并有一种仪式感。在呈现暴力的手段上,张彻做到极致,他把坏人的武器设计成铁钩,要把肠也挖出来才算过瘾。

  与张彻共事20余年的蔡澜曾在一篇悼念张彻的文章中回忆说,“当年电检处高官拉彭和我们关系良好,张彻的思想又开放,怎么搞都不皱一下眉头。但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就没那么客气,张彻的片子送检总有问题,发行工作由我哥哥蔡丹负责,他在片子上映前总得四处奔跑,才获通过。新马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邵氏星公司再三要求张彻不要拍得那么血腥,但张彻一意孤行,照拍他的破肚子、挖血肠的结局。”

  2002年6月22日,张彻在医院病逝,享年79岁。

  张彻一生为香港武侠电影奋斗不息。被问及香港电影为什么不会死亡时,张彻说:“香港有活力。”

  “趁势”而为

  东方早报:作为这次张彻回顾展的发起人,你能否说下为什么会挑选这六部电影,张彻从影40周年的纪念片《义胆群英》为何没有纳入影展?

  魏君子:其实这六部基本还是能代表张彻电影风格的。《金燕子》能够表现张彻的情怀,《马永贞》作为拳脚片在当时影响非常大,也是张彻第一部票房过200万港元的影片。但是有一部电影,徐克、陈可辛都向我推荐,他们认为这是张彻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而且张彻在文章里也专门提到过,叫《铁手无情》。这部片子名气不是很大,但拍得非常好,它的悬疑性、文艺性都非常到位,结尾完全拍出了早前日本片的味道,两个人本来在打,但是敌人的女儿来了,于是两个人要停下来装作朋友。电影很有意思,可惜没能把这部片子放进影展。还有你提到的这部《义胆群英》,我当时提出来要放进影展是做开幕影片的。这部是当时李修贤的公司为纪念张彻40周年,把张彻门下旧部全都召集来拍的一部片子,里头有很多大明星,包括周星驰,而且出品人是张彻,策划姜大卫、李修贤,监制徐克,导演吴宇森、午马,内容非常齐整的,但是这部片子的香港版版权有些问题,李修贤曾经帮过忙,也没有什么办法,所以我们也很遗憾。

  东方早报:在邵氏公司的诸多同时代导演中,你认为张彻的核心价值和其他导演区别在哪里?

  魏君子:张彻本身是国民党的官员,是管电影审查的,当年据说还有帮日本人拍戏的嫌疑,当然这都是因为他交友不论身份地位,他既爱电影又很爱才。我们都知道,他在香港起初并没有拍戏,而是做影评人。做影评人有几个优势,首先眼光放得长远,对电影工业本身思考得多。他当时是被邵氏、国泰两家电影公司争抢,皆因他眼光独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就是拍“阳刚”武侠片,这就是他在邵氏的价值所在。另外一方面,他在邵氏不仅仅是一个导演,还是一个武侠革命的倡导者,最关键的是他还是邵逸夫的幕僚,很多卖座电影都是出于张彻的智谋。据说在他全盛时期,他上午拍戏,下午两点多就要去邵逸夫办公室里开会,这个身份用旧社会的说法,如同邵逸夫的“师爷”。

  另外,在开创电影风格上,张彻的价值就更显得重要。我记得在2000年后,邵氏通过天映公司出版了邵氏的一些电影,并且还印了一套扑克牌,他们还是把黄梅调放在了最前边,邵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确实也是因为通过李翰祥等导演拍摄的黄梅调风格的电影,才逐渐建立江湖地位。但是黄梅调都是女性占主导地位,像林黛、凌波、乐蒂这些女明星,男明星是没有地位的,张彻上来提出“阳刚”立即扭转了香港电影女星当道的风气,男星正式成为领衔主演,而不是成为女性的一个陪衬。所以,他对香港电影、邵氏电影意义非常大。还有一点,他对明星的打造也是功不可没,比如第一代的王羽和罗烈,第二代又有姜大卫和陈观泰,接下去的第四代第五代一大批明星,其实很少有导演能够捧出五代到六代的明星,对香港贡献了这么多人才,包括像午马、吴宇森这些人。而且从张彻开始,才出现了联合导演。1972年,在张彻拍《马永贞》的时候,他一年拍了8部电影,其中有5部都是联合导演,这个联合导演开辟了香港电影的监制制度,他就变成了在电影背后把握大局的人。所以,他对电影工业的价值,是别的导演无法比拟的。

  东方早报:张彻曾说过,他在香港做了一些看似特立独行的事,其实也只是趁势,是看全世界电影大势所趋,认为香港必走这条路。你怎么看他所谓的趁势?

  魏君子:这就跟企业家一样,他预测到房价会往下降,就趁势而为,这跟张彻的眼光有关。他看到了将来什么会流行,抢先了一步,他就变成了开拓者。你看他找演员,你就会发现,张彻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你看王羽,就是一个高大威形象,但是到第二代姜大卫就是完全和王羽反着来的,当然王羽的形象会很受女性观众喜欢,但是再走王羽这条路,观众就都已经看腻了。实际上狄龙更适合走王羽那条路,但是张彻选择了姜大卫,当时整个1960年代末1970年代已经开始流行叛逆的风潮,他就把姜大卫打造成一个叛逆者。

  东方早报:姜大卫的感觉很像美国的詹姆斯·迪恩。

  魏君子:没错,张彻绝对是走在世界浪潮上的人。你看姜大卫很酷,桀骜不驯的样子,但他本人是身材矮小、瘦削的脸庞,这个形象完全就被张彻拍出了叛逆者的味道,那个年代美国就很流行这个味道,所以张彻真的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是权臣,有的是政治谋略,因为他跟过蒋经国。他对大局的掌握非常有谋略,人家看一步,他可能会看十步,这就是“趁势”,他看得懂什么将会成为世界上的潮流,这也是他确立地位的核心价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