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近日,美籍华裔导演陈奕利(微博)接受《东方壹周》周刊专访,畅谈其拍摄及监制多部微电影的感受和心得。以下为原文节选:
“微电影”一词正式启用的时间已不可溯,但可肯定的是,“微”字因“微文化”而来,缩短了不同媒体的篇幅。以一部15分钟短片出道的陈奕利,对短片拍摄深具情怀,每一座他曾经居住过的城市和每一个遇上的人,都凝成了一帧帧的都市风物志,镜头、城市、人,是与他共行的并轴主线。
陈奕利目前住在北京。面对这座已经生活了五年的城市,他依然会在早晨起床时以为自己身在纽约,除了听不到熟悉的警笛声外,这两座城市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我常跟人说,北京很像纽约,有人说上海也是经济发达的时尚城市,但我觉得不同。为什么呢,纽约的感觉是,那里也有很多外地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但他们都会说I’m New York。”陈奕利估算了一下,觉得自己身边的人有百分之七十来自另外一座城市。在住过纽约、东京、巴黎这些大城市后,他最终认为北京是可以停留的地方,“我在纽约住了十五年,不是不喜欢那里,只是觉得我在纽约的时间,已经完了。”城市,和人,是陈奕利视角中并行的主线。做导演之前他是一名摄影师,而且只拍人。“我不是说拍一座山或者一个戒指就不好,但是我真的只想拍人。”谈及他的处女作《天堂口》,陈奕利一直重申这其实是一部人物片,“讲的是人物怎样成长,怎么做选择”,似乎试图通过那些想象的人物对个体存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然而他的电影梦想是从很早就开始的,在伦敦学习摄影后,他移居纽约成为了一名时尚摄影师,为时尚杂志拍时装片也固执地在作品中加入电影的味道。“在我的内心,我一直想拍电影。”一个真实的、却有如微电影的故事,在陈奕利身边上演,若从中提取关键词,则恰好为:人、城市、摄影。大约四五年前,他在另一座城市拍摄影片,留在纽约的摄影底片在混乱中遗失,那几乎是他从事摄影十年来的全部底片,丢失后也从未想过再找回来。“去年我收到一个人的邮件,他在纽约的一个市集上看到我的作品,大约有八到九盒,花了三周帮我买回来。商人想卖到25美金一个底片,他就连续三个星期跟那个俄罗斯老板砍价。”帮他找回底片的人也是摄影师,但并不认识陈奕利,只是看到过他的作品,“他开始google我的名字,把邮件发给可能认识我的人。”现在底片放在纽约,陈奕利朋友的办公室里,他希望今年要把底片拿来中国办展览,并结合公益活动。一个只想关注“人”的导演,就这样亲见了生活颇具人味的画面。现在开始做跨界短片的他,并不介意人们是用“微电影”还是“短片”来称呼他的作品,去年新开的公司“PLAY” 是专为提供创意概念和内容播放的平台。忆及2003年,他在洛杉矶执导了一部15分钟的短片《双刀》,引起吴宇森和张家振的注意,成为他电影路的起始。他对短片有着特别的感情,“很多导演都是从短片开始,最后成了一个会讲故事的导演,我是从这条路走来的,我想也会有刚起步的人,会希望经历我的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