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不支持粉丝集资应援,粉丝错了吗?

胡歌不支持粉丝集资应援,粉丝错了吗?
2019年11月07日 17:42 澎湃新闻

总之,对于粉丝集资应援电影,不妨平淡看待。

《南方车站的聚会》剧照《南方车站的聚会》剧照

  胡歌[微博]主演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南方车站的聚会》即将上映,电影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虽最终未获奖,但评价不错。胡歌很重视这部作品,胡歌的粉丝们(又称“胡椒”)亦然。于是,早在今年7月份,胡歌官网便在某粉丝平台上发起了集资应援活动。

今年7月份,胡歌官网发布了集资应援活动今年7月份,胡歌官网发布了集资应援活动

  应援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上映前,通过和院线联系确定在预售场次赠票,上映首日包场,邀请胡椒及有兴趣参与的观众免费观看。同时制作相关物料,配合包场活动,以起到较好的宣传。粉丝声称,“粉丝应援的意义不在于做多少票房,而是希望通过电影应援,表达我们对老大电影的支持,奉献我们的爱意”。

  当下,这样的应援方式并不鲜见,不夸张地[微博]说,任何一个有流量的明星,如果他主演的电影上映,粉丝都会组织类似的免费赠票活动,以发酵口碑、增加排片。

  但胡歌并不支持这样的集资应援方式。昨晚,@古月哥欠观影团发布微博称,将发起退款。不少胡椒表示不解。

  今日凌晨,胡歌在微博底下发表图片评论,胡歌称,自己一向不认同、不支持粉丝集资应援,“作为演员,自己有对这份职业的敬畏,更有对电影艺术的尊重,不希望通过其它特殊方式制造盛世假象”。如果粉丝进电影院,或者是集体包场观看,他感激不尽,除此反对任何“非常规操作”。

胡歌在微博底下评论胡歌在微博底下评论

  #胡歌不支持粉丝集资应援#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支持的、反对的声音都有,究竟该如何看待类似的粉丝集资应援行为?

  这是“演员”胡歌的一次自我证明

  胡歌在回应里解释了他反对集资应援的原因,除了“不希望通过其它特殊方式制造盛世假象”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演技好不好,作品行不行,我自己负责、自己承担,赢要光彩,输不丢人”。

  胡歌作为一名“演员”,他希望真真正正凭借演技说话、凭借作品说话,而非总是依恃粉丝爱的供养与钱的供养,才能赢得声势与赞赏。

  这里的演员,并不是广义上的演员,演过戏就能称为演员;这里的演员,他是相对“偶像”或者“明星”而言的。

  演员与偶像的差别,简单地说,二者与大众、粉丝的距离是各不相同的。一个演艺圈从业者被称之为“演员”,往往意味着他对粉丝的依赖变少了(虽然与粉丝可能依旧很亲密),而与大众的距离更近了,他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相当的国民认可,哪怕没有多少狂热粉丝,也能在演艺圈游刃有余。

  与之相对的,偶像离粉丝的距离很近,黏性很强,但离大众很远。很多时候,偶像离开了粉丝的支持,也就彻底失去了光环,哪怕偶像有很高的国民知名度,却因为能力不被认可,依旧难以赢得资源与支持。

  举一个例子,最近易烊千玺[微博]凭借《少年的你》获得许多好评。许多业内人士在评介易烊千玺时,往往这样说道,“他彻底甩掉了偶像的标签”“我原本以为他是个偶像,没想到……”这说明的是,作为偶像的易烊千玺虽然上网的人几乎都知道他,但在《少年的你》之前,他离公众的距离依旧是遥远的。当他成为“演员”易烊千玺之后,他的下一部作品哪怕没有粉丝们的卖力宣传,大众也愿意因他走进电影院。

  李银河评价《少年的你》当中易烊千玺的表演。她对易烊千玺的第一印象,代表的是很多路人对偶像的第一印象  李银河评价《少年的你》当中易烊千玺的表演。她对易烊千玺的第一印象,代表的是很多路人对偶像的第一印象

  这么说,并不是说偶像与演员有什么高下之分,好像演员更“高级”,偶像很“低端”。它们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职业而已。偶像的主要职责,是满足粉丝的想象,以换取粉丝爱的供养;演员则像胡歌说的,靠作品说话,自己负责、自己承担。

  那为什么很多偶像想转型成为演员?因为偶像的演艺生命期很有限,毕竟演艺圈长得好看又努力的人那么多,朝三暮四是很多粉丝的共同心态;但演员的生命力,却是永恒的,好演员永远稀缺。比如几年前最热的是“四大流量”,但看看今天的超话榜单,你就知道,一切已经变天了。

  因此,任何偶像都会面临着转型那一天,当你年纪越来越大,当新生代偶像前仆后继,若无法成功转型就会被淘汰。一个优质偶像的自我修养是:在与粉丝的甜蜜期内,依旧保持上进,不断积蓄能量,不断提升实力,以冀成功转型为歌手或演员。

  胡歌是“偶像”还是“演员”?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回答。应该承认,胡歌的国民知名度很高,路人缘很好,但《琅琊榜》之前,他更近乎一个有观众缘的偶像派演员,本色出演居多。《琅琊榜》成了胡歌的代表作,他也凭借梅长苏的角色拿奖了,这是他转型的最好契机。

梅长苏是胡歌迄今最经典的角色梅长苏是胡歌迄今最经典的角色

  虽然《琅琊榜》之后,胡歌本可趁着热潮再拍几部电视剧,或者上几个真人秀,慢慢地走下坡路——电视剧供他选择的好角色已非常有限。但胡歌选择了迎难而上,他往大银幕精进,试图向一名实力派演员转型。

  大银幕领域,胡歌还是一个新人,他几次以配角出演、且突破形象演出的电影作品,成绩都一般。《南方车站的聚会》于他,尤其重要。除了不想粉丝乱花钱外,这是胡歌作为演员的一次自我证明,是他迈向实力派的重要一步,他不愿意拥抱饭圈的那一套文化,完全可以理解。

《南方车站的聚会》剧照1《南方车站的聚会》剧照1

  粉丝应援,并不损耗好演员的“风骨”

  笔者赞赏和支持胡歌的个人态度。不过,现在舆论有一种声音似乎跑偏了,比如微博上很多人开始痛批饭圈集资应援,甚至整个饭圈应援文化,好像集资应援就是“人傻钱多”,偶像默认粉丝集资应援就是“没风骨”“软骨头”云云。

微博上的投票,将粉丝集资应援认为是“圈内怪象”的比例最高,为60%微博上的投票,将粉丝集资应援认为是“圈内怪象”的比例最高,为60%

  这其实也跑向另外一个极端了。粉丝应援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消费。粉丝花钱应援偶像,“买”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喜悦,偶像因粉丝的应援进步一寸,粉丝们也能收获一寸成就感和快乐。在一个崇尚个体化的时代,有人买包获得快乐,有人养宠物获得快乐,有人“供养”偶像快乐,又有何不可的?崇尚理智挺好的,但“感性”可不等同于“非理性”。

  所以,粉丝应援只要圈地自萌、合理合法,不把饭圈文化那一套控评变成压抑自由表达,把竞争变成恶斗和撕X,把集资应援变成强迫逼捐,甚至成了少数粉头的血赚生意,那么它就是个体自由,旁人也不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手画脚,说一些正确的废话来剥夺他人的权利。

  现在真正的争议点是,粉丝们集资应援,是否会损耗一名演员的“含金量”?好像一部好的电影,粉丝们多呼吁几句,就变得不那么“体面”了?厘清这个争议是必要的,以防胡歌较高的自我要求,变成娱评人要求其他演员的道德标尺。

  而答案是,不会。

  @古月哥欠观影团底下有两条回复很具代表性,一条是回复胡歌的,该胡椒说道,“我不知道沟通中出了什么问题会让你有所误解,但胡椒从头到尾没有动过歪心思。我们想做的只是尽量扩大宣传让更多人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另外一条是回复官微的,该胡椒比较激动地写道,“你们这样很打消粉丝积极性你们知道吗?电影马上预售了,你们搞这一出,你们在干嘛?”

有些胡椒表示不同意见有些胡椒表示不同意见

  这两条回复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针对预售,“扩大宣传”,即电影的宣发层面。换句话说,胡椒们的集资应援,可以看做民间的一次自发宣发。

  而我们知道,任何一部电影上映,宣发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几乎不存在真正裸宣的电影。比如《少年的你》当时定档仓促,看似裸宣,可实际上,电影早在第一次定档时就砸下千万元级别的宣发费用,观众不难在线上线下各种平台看到关于电影的宣传。电影的官方宣发,说到底,就是官方“集资”“撒钱”,买的开屏广告要钱,19.9元电影票票补要钱,请流量明星唱宣传曲要钱……但我们并不会说,电影的宣发做得好,电影或演员就不体面了。

  尤其是对于像《南方车站的聚会》这样的文艺片,宣发更是可决定生死。“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理想状态,很大一部分观众热爱爆米花烂片甚于贾樟柯[微博]、王小帅[微博]和娄烨[微博]。王小帅的《地久天长》在柏林电影节拿了影帝影后,票房依旧平淡,王小帅最后只能走了low的宣发路线,利用电影传授“泡哥泡妹的小技巧”,还遭到舆论的痛骂。

  艺术也得考虑生存问题,文艺片更得在宣发上下功夫。粉丝集资应援,在预售场次赠票、上映首日包场、邀请有兴趣参与的观众免费观看,都是宣发的正当手段。这并不丢人。演员可以体谅粉丝,拒绝他们的应援,但如果其他演员的粉丝愿意应援,该演员也可以坦荡地乐见其成。

  另外一点是胡歌谈到的,“我不希望通过其它特殊方式制造盛世假象”。粉丝的奔走相告与集资应援,是否真可能误导观众,让一部烂片“以次充好”?

  几年前或许还可能,但在今天的中国电影界,好电影不一定有好票房,但烂片要有高票房,那是难上加难;而想依靠粉丝的力量拯救一部烂片,更是天方夜谭。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暑期档《上海堡垒》上映那会儿,电影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搜索热度都是第一名,电影的四个微博话题的阅读量都超过了10亿,鹿晗[微博]粉丝的应援活动也一个接一个,热度不可说不高。当时鹿晗的粉丝近6000万人,我们假设10个粉丝只有一个去看电影,观影人次600万,均价30元一张的话,票房至少也有1.8亿元。但最终《上海堡垒》票房1.2亿元,观影人次300余万人,扣除掉路人后,有多少鹿晗粉走进电影院?

  这不是说鹿晗的粉丝不忠诚,而是偶像的粉丝与电影的观众之间的转换链比较长,转换率很低。电影不像电视剧,坐在电脑前一天就可以制造出许多数据来,没有几个粉丝可以连刷好几遍电影,或者有钱大量买电影票充票房。

  粉丝应援能够为一部电影的票房贡献的体量,很低很低,单纯依靠粉丝应援制造票房繁荣,几乎是不可能的。一部好的电影,最终依靠的是路人的力量,有无数路人看了电影觉得好,通过朋友圈、微博传递给更多路人,这样的口碑效应才是惊人的。

应援金额52万,对于电影票房影响不大应援金额52万,对于电影票房影响不大

  这也非意味着粉丝应援没有意义。粉丝应援,可以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它可以帮助一部好的电影的好口碑,传得更远一些,让更多人看到,却无法让一部烂片起死回生;它可以帮助一部值得赢的电影,有更大的概率赢,却无法让一部本该输的电影,不输。

  总之,对于粉丝集资应援电影,不妨平淡看待。赞赏胡歌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赞赏他对粉丝的体恤,也同样理解粉丝热爱偶像的拳拳之心,尊重粉丝在应援中收获的快乐。顺便一提的是,粉丝集资应援发生了几起粉头携款逃跑的案例,明细不清的更是屡见不鲜,所以,粉丝集资还是应更理智、更公开、更谨慎一些。

(责编:Koyo)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