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法国电影回顾展专题 >正文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05法国电影回顾展影片扫描(3)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4:06 新浪娱乐

  《拾荒者》(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2000)是一部用DV拍摄(然后转成35毫米胶片发行)的纪录片,曾在发行后的三十个月时间里获得过三十个奖。这部受十九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影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们的形象,而且拾荒者们在瓦尔达的镜头前讲述自己对拾荒的看法。有感于消费社会的种种浪费现象,瓦尔达说“这是一部关于浪费的影片”,拾荒者们的存在使浪费现象得以减少。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
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英国]于利安-格莱杰《拒绝浪费》,载英国《画面与音响》2001年第1期)。

  《两年后》(Deux ans après,2002)是《拾荒者》的续集,完整的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在两年后”。瓦尔达说:“我在2000年的纪录片《拾荒者》中所拍摄的东西使观众惊讶、感动并且受到教益,而我却得到了喝彩和奖赏。掌声停下来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只应领取这些喝彩和奖赏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应归还给影片的主体,他们才是使影片得以存在的理由。另外,我与拍摄《拾荒者》期间结识的被遗弃的某些人保持着联系,为了将他们的消息告诉给人们,我非常自然地拍摄了这部影片的短片续集。”她还说:“这部附属性的纪录片既是对《拾荒者》的回应,也是对它的‘事后思考’。”(法国塔里马斯影片公司编《两年后》宣传资料)。

  《飞逝的狮子》(Le Lion Volatil,2003)是一部喜剧短片,故事发生在瓦尔达居住的巴黎十四区,情节围绕丹菲尔—罗什露广场上的一尊狮子雕像展开,这尊狮子雕像见证了从广场经过的人们的种种活动:相遇、相识……

  时至今日,七十六岁高龄的瓦尔达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2004年,她拍摄了三部纪录片,一是《伊戴萨的熊和其他》,这部影片以瓦尔达参观艺术品收藏家伊戴萨的展览作为开端,展览中的百余幅照片促使瓦尔达去发掘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二是《电影-瓦尔达-照片》,此片系根据她以前制作的三部影片剪辑而成,包括《伊戴萨的熊与其他》(2004)、《尤里西斯》(1982)与《向古巴人致意》(1963);三是《Der Viennale ’04-Trailer》,这是一部2分钟的短片。

  第三单元:新浪潮之果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指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规模最广,因为从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四年时间里,百余位新导演拍出了处女作,而且当年的许多年轻导演后来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有些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影坛上),这种现象在二十世纪的电影史上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独一无二;影响最深,因为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可以说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作用最大,因为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不仅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后人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1959年是世人公认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诞生的年份,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引起轰动的两部法国影片分别代表着新浪潮运动的两种倾向:特吕弗的《四百下》代表着“作者电影”倾向,强调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主导地位,由于这类导演是出身于《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的影评家,故称“手册派”;雷乃的《广岛之恋》代表着“作家电影”倾向,强调电影导演与作家的联合,由于这类导演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曾在80年代担任《电影手册》评论家(现任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的塞尔日-杜比亚纳认为,“手册派”是新浪潮的嫡系,“左岸派”是新浪潮的“表亲”。现任《电影手册》主编傅东从嫡系和旁系中选出了八位代表人物,并将他们统称为“八武士”,他们是: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里维特,艾利克-罗麦尔,克劳德-夏布罗尔,阿兰-雷乃,阿涅斯-瓦尔达,雅克-德米(傅东《法国当代电影》,法国弗拉马里荣出版社1995年版第46—80页)。本次影展将放映部分武士的部分作品,以及新浪潮之外的某些导演的某些影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新浪潮的果实。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去世于1984年,距今二十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新浪潮电影旗手的敬意,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1980)。许多人已非常熟悉影片讲述的故事:二战期间德军占领时期的巴黎,由于实行宵禁,去剧院消磨时光的人们必须乘坐宵禁前的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在1981年度的法国恺撒电影奖评选中,本片获得了十个奖项。由两位大牌明星(德巴迪约和德纳芙)担纲主演的这部杰作,曾给八十年代的许多中国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让-吕克-戈达尔(1930年—)的名字已经无需介绍。他的成名作《精疲力尽》被视为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宣言,他在拍完此片后的感觉是:“我终于能拍出一部我梦想拍摄的无政府主义电影了。”《狂人彼埃洛》(Pierrot le fou,1965)已经成为电影教科书中出现最多的经典影片之一。本片的故事梗概如下:主人公为了摆脱歹徒之手而跟女友一起逃跑,到达一座孤岛时又遇到了更多的歹徒,在杀死了不忠的女友之后企图自杀,就在他行将结束生命之际,突然产生了继续活下去的念头……目前,这位将电影用作“思想工具”(让—吕克-戈达尔《我始终认为电影是一种思想工具》,法国《电影手册》1995年第4期,第79页)的导演继续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的新片《我们的音乐》(2004)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他正在拍摄的影片是《我爱你巴黎》(2005)。

  克劳德-夏布罗尔(1930年—)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1991)改编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同名小说,尽管影片中的主人公有时甚至朗读原作中的某些章节,但是导演的用意并非图解原著(皮埃尔-穆拉主编《家庭影像收藏指南》,法国广播影视杂志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586页),当红女星伊莎贝尔-于贝尔成功地演绎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在新浪潮的导演当中,夏布罗尔是出道比较早的。早在1958年,他就以一笔家庭遗产为资金拍摄了《漂亮的塞尔日》,此片一改当时法国电影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和俗套的表现方法,触及了法国落后乡村的生活和某些不良社会现象。在制作方式上,这部影片以制作费用低、实景拍摄、场面流畅、表演自然预示了新浪潮电影的基本特征。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