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专题 >正文

奥斯卡面面观 各奖得主究竟是冷门还是意料之中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10:23 金羊网-新快报

  莱昂纳多再成“泰坦尼克” 西科塞斯又添“伤心记忆”

  第7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北京时间昨日上午举行,其中《百万美元宝贝》成为最大赢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等大奖。黑人演员杰米·福克斯凭借《灵魂歌王》成为奥斯卡有史以来的第三位黑人“影帝”,他与“最佳男配角”获得者摩根·弗里曼联手再次在奥斯卡刮起了一阵“黑色旋风”。

  《百万美元宝贝》爆冷门

  《百万美元宝贝》的大获全胜有一点“爆冷”意味,耗费巨资的《飞行者》本是最大的热门。《百万美元宝贝》讲述一位31岁的乡村女孩麦琪为了一圆拳击梦,来到一家小拳击馆学习,她的执着重新激起了老教练的比赛激情。该片由老牌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并且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主要奖项,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颁奖台上笑得合不拢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除了表演炉火纯青,同时也是一位大导演,《廊桥遗梦》、《不可饶恕》、《神秘河》,还有这部《百万美元宝贝》,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希拉里·斯万克的获奖也让人意外。曾经凭借《男孩别哭》获得影后的她之前被外界预测得奖希望不大,影后得主应该是上次输给她的贝宁。不过奥斯卡证明了它不是一个人人有份的“猪肉奖”,斯万克的胜出理由充分———她为角色需要改变了身形、外貌,爆了粗口,演了动作戏,有情感的细微变化,有立志进取的雄心,甚至有病榻瘫痪的残障戏……几乎将小金人宠爱的万般元素融于一炉。

  黑人演员再风光

  过去在好莱坞,黑人演员的地位向来不受重视,只到近年才有所好转。2002年是历史性的一年,两位优秀黑人演员丹素·华盛顿(《训练日》)和哈利·贝瑞(《怪物舞会》)分获“影帝”、“影后”桂冠,前者是奥斯卡的第二位黑人“影帝”(第一位是1963年的西德尼·波蒂埃因),后者则是首位“黑人影后”。经过两年的沉寂,今年又迎来了杰米·福克斯和摩根·弗里曼。

  《灵魂歌王》一直被人所看好,在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金球奖上,杰米·福克斯就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称号。连奥斯卡主持人克里斯·洛克也半开玩笑地说,杰米·福克斯肯定能得奖;如果他落选,自己“会偷一座小金人送给他”。杰米·福克斯今年37岁,是一位实力派演员,演技得到公认。

  《灵魂歌王》是奥斯卡向来所偏爱的著名人物传记式电影。影片主角原型是已去世的被誉为“美国灵魂乐之父”的雷·查尔斯(RayCharles)。他双目失明,却有极高音乐天赋,他在上世纪50年代,把自己早年在黑人教堂里所学的福音音乐的精神,与曲调忧郁的布鲁斯音乐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创立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流派“灵魂乐”。他参与了《灵魂歌王》的制作,并高度赞扬了自己的扮演者杰米·福克斯。2004年6月10日,雷·查尔斯因病去世,享年73岁。这也使本片显得更为意义非凡。杰米·福克斯除了表演了得,歌艺也同样出色,影片的歌曲大部分由他亲自献唱,被影迷和乐迷评价为与“雷·查尔斯的嗓音极为相像,真假难辨”。

  67岁的老牌演员摩根·弗里曼终于得到了自己的首座“小金人”。外界普遍认为奥斯卡给他的认可来得太迟。1989年的《为戴茜小姐开车》、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1995年的《七宗罪》都是叫好叫座的电影,却都与奥斯卡无缘,直到今年的《百万美元宝贝》。

  《飞行者》最郁闷

  《百万美元宝贝》的主要对手《飞行者》由大师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执导,之前入围了11项奥斯卡提名,却只获得“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较次要奖项。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美国电影界和航空界的风云人物霍华德·休斯的传奇一生。

  马丁·西科塞斯从来没有拿过小金人,没想到这次还是没能打破“宿命”。这位62岁老人对好莱坞的游戏规则很是不满,“奥斯卡实在让我充满了伤心的记忆。回想到这一段经历,就让我对奥斯卡不再抱有任何幻想,那只是好莱坞电影大亨的游戏而已。所以这些年来我从来不是为奥斯卡而拍片。”从提名热门到夺奖热门,《飞行者》已经获奖无数,可是在西科塞斯看来,“这仅仅是一部新的作品而已”。也许正是因为他不断地公开“放炮”,才让他没能拿到“小金人”。

  与马丁·西科塞斯一样郁闷的还有《飞行者》的主演大帅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自从《泰坦尼克号》失意“影帝”后,迪卡普里奥执意转型,工作量大减,这几年只与马丁·西科塞斯合作了《纽约黑帮》和《飞行者》。这两部电影同是史诗式巨作,同是奥斯卡大热,结局又同样让人沮丧。或许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专家们认为迪卡普里奥还太年轻,虽然他的演技已经成熟了许多,但是要拿影帝,还是下次吧。

  获得“最佳女配角”的凯特·布兰切特是继妮可·基曼之后又一位得到奥斯卡承认的澳大利亚女演员。中国观众对她最熟悉的作品便是《指环王》系列里的“精灵女王”。她在《飞行者》扮演著名女星凯瑟琳·赫本。

  《十面埋伏》落选不出所料

  《十面埋伏》入选“最佳摄影”,也是有份角逐本次奥斯卡的唯一华语电影。该片摄影赵小丁来到洛杉矶亲临颁奖现场,可是他对获奖也不抱太大希望,只形容这是一次“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记者问他与其他对手比较自己的优劣势在哪,他委婉地说:“不好直接比,各有特点。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十面埋伏》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的魅力,外国人喜欢看。”最终“最佳摄影”落在了实力强劲的《飞行者》手中,外电评论均称此为“意料中事”。

  奥斯卡奖是粗俗的标志性行为?

  一直以来,奥斯卡颁奖不仅是美国仅次于NBA的盛事,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但近些年,奥斯卡引起了更多的思考和追问。

  27日的《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现在的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是自恋的学院,电影的内涵根本不堪一击。很多美国观众都把美国学院奖看成粗俗的、令人厌烦的、误导人的、浪费时间的标志性行为。奥斯卡的颁奖礼就是学院人的一个自我肯定的仪式,一个“我们爱学院、爱我们的学院啊”这样的干涩的呐喊。

  该评论指出,今天的奥斯卡已经只发展电影工业、抛弃电影内涵。1929年的奥斯卡在小宾馆里举行,当时只有两个奖项角逐,福克斯电影公司的《日出》获得了最佳文艺片奖,但这部耗资巨大的无声电影没有收回其制作成本。第二年的奥斯卡就取消了文艺电影奖的评选。这样发展起来的学院奖难免带有先天缺陷,今天,红地毯上的时尚华丽与1929年的《日出》相比,显得那么酸软、乏力。

  在奥斯卡颁奖的同时,导演李少红、《卧虎藏龙》摄影叶锦添在新浪网上对评奖情况进行评论。他们认为,奥斯卡是美国电影学院的一项盛事,它只设一个“最佳外语片奖”给其他国家。而中国人一直有做第一的心理,所以总觉得诺贝尔、奥斯卡是个大事儿。中国电影在国外获奖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影片的发行有帮助,说白了,更多的是一个生意上的事。李少红认为,我们对奥斯卡的关注应该比较客观,而不是一味地把它视为一种标准,当成自己的一个梦想,应该作为一个行业的关注,去认识美国电影,认识这种商业电影的操作方法。

  过去欧洲电影文艺片影响比较大时,大家对那些欧洲电影节比较关注。现在整个文艺片和欧洲电影都在萎缩,美国的商业电影对全世界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慢慢变成大家越来越关注奥斯卡。但其实柏林电影节戛纳影展还是在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很难能可贵。叶锦添表示,好莱坞其实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训练技巧的方法,是讲故事怎么讲明白,不需要有深度。美国很重视这点,讲不明白的故事它就不会觉得你成功。

  本报记者 陈明辉 秦玉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