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电影票房遭遇尴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18:16  新浪娱乐
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电影票房遭遇尴尬(图)

打动人心的是电影与观众的沟通,而不是这些小金人了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2月17日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电影业正处在一段变幻异常的时期,《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 13th)的票房大热使好莱坞取得了总统日三日周末的巨大票房成功。但是,在这个奥斯卡评奖季,其他本该受到高度关注的提名影片却遭到冷遇。人们都在问相同的问题:奥斯卡到底怎么了?

  奥斯卡提名并未增加电影票房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于2009年1月22日公布,随后各大报纸竞相采用提名影片的图片吸引电影观众。但是,就在其他电影异常繁荣的时候,除了备受关注与好评的《贫民窟的亿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获最佳电影提名电影的光彩却日渐消退。在五个获得最佳电影提名的影片中,只有《生死朗读》(The Reader)在获提名之后票房有所增加。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of Benjamin Button)的大部分票房来自获得奥斯卡提名之前,这丝毫不让人感到惊讶。这部影片一直被认为是主流商业片,由好莱坞大牌男星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和著名女星凯特-布兰切特(Kate Blanchett)领衔,并由一流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执导。然而,如果仔细算算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为了拍摄这部大片花了多少银子,很难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到底给这部片子增加了多少的票房号召力—获得提名之前,总票房略超一亿美元,而获提名之后仅为一千七百万。尽管《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了无数重要奖项的提名,其获提名后的总票房仍未超过获提名之前。尽管是像《米克传》(Milk)这样看起来完全依赖奥斯卡提升票房的电影,其最大周票房收入也是早在去年12月初。

  《虐童疑云》(Doubt)即使未获提名,该片的票房也超过了五部最佳影片提名电影中的三部;而《抵抗》(Defiance)和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的《午夜巴塞罗那》(Vicky Cristina Barcelona)的票房收入也超过了《生死朗读》和《对话尼克松》。

  奥斯卡的尴尬

  今年的前六个星期,上映的影片几乎各个票房大热。大部分市场观察员相信人们看电影的热情被令人沮丧的经济衰退刺激了。但如果真是这样,影迷应该更愿意花钱买票去看有希望捧得小金人的影片,可这些影片却处在边缘地带,每周票房都比不上其他更吸引购票观众的影片,像《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就惨遭票房衰退。

  即便是那些正常情况下会去看《对话尼克松》或是《米克传》(Milk)这类影片的影迷,他们有太多其他更诱人的选择。事实上一月和二月初的票房海啸已经暴露了“大观众群”电影(比如惊悚,喜剧和轻喜剧)和“小观众群”电影(像《对话尼克松》、《米克传》和《生死朗读》这样的历史剧)之间的鸿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确算得上是唯一一部从奥斯卡颁奖季获利的影片了。该片每斩获一项提名,它就越像是一颗具有异国风情的糖果一般让人看到昂扬的精神和有关救赎的一切。但是,像《对话尼克松》这部最需最佳影片提名来鼓舞票房的片子却一无所获。这部影片在去年12月上映之初获得了全年最佳的首周票房纪录,而第二周的票房成绩却让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al)沮丧之至。

  打动人心的是电影与观众的沟通,而不是那座小金人

  现在,电影人该认清现实了,小金人已经成了空心的黄铜圈。小金人们可能是业内最高荣誉的象征,但是,在电影业之外的现实世界里,这个奖项的影响力正在逐日下降。上世纪7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众多著名电影人费尽心力拍摄电影是因为他们渴望用电影讲动人的好故事给观众听,他们也一定很想捧得一座小金人,但获奖并非他们的最初动机。他们的目标是要与观众沟通,最佳的方法便是为观众奉上能够抓住观众想象力的动人画面,而非对奥斯卡的依赖。(Carol/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奥斯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