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新京报》文娱时评专题 >正文

文隽:港片真的无药可救?(中)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15:33 新京报

  事物腐败总会有原因,曾经辉煌过的港产片坠落到谷底,当然有过程,绝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的意外。

  圣诞档期电影院只排出一部港产片,我们并不担心,因为那是周星驰呕心沥血花了3年时间摄制的《功夫》。反之,如果圣诞节只能排出一部平庸港片,那我们就得叫救命。预计《功夫》的票房在内地能收五千万人民币以上,戏院还担心什么?

  港产片的困境与苦况是在于以前周星驰在一个暑假档就能排出三部由他演出的喜剧,如今3年才得一部。即是说,港产片最风光时百花齐放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年产量由二三百部降到五六十部。因为回报不合理,因为赚不到钱,投资者纷纷被逼离开。

  港产片颓败的过程是始自何时,怎样开始?

  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港产片的黄金期。尤其是1986年到1992年间(1986年出现了《英雄本色》和《倩女幽魂》,1992年是港产片北上拍外景的最后高峰)。那年头没有严重的盗版(VCD未成熟面世),港产片热卖全球华人市场。几乎可以说有新片开镜,就能赚钱,这当然吸引了台前幕后的精英汇聚。片酬再高,市场也能承接,真的一片繁荣景象。不管电影院还是发行录影带的,都笑逐颜开,那真是一个人间好时节!

  然后先是海外市场的萎缩,原因是滥片太多,水准不稳定导致观众厌弃。以前愿意花800万买版(只要有刘德华)的发行商,如今狠狠压价。制作成本如此,当然恶性循环影响素质。电影界的薪酬是有一套价值标准,就算电影卖价今非昔比,说真的,片酬则依然故我。你不要,仍有另一些戏抢着出手。

  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几乎将所有海外市场斩断了。笔者当年在嘉禾拍《风云》,本来还有一连串大计划,也因为海外市场的变天而半道搁置。嘉禾如此,其他大公司也同样出现艰难,20世纪90年代,新艺城停产,德宝撤退,基本上一些愿意拍片的公司都不看好产业。剩下的,其实大多是录影带发行商投资拍摄的影片,这些投资方的角色本来是影片发行,货源断了,唯有自己上阵。

  回顾过去几年,谁在拍片?主力都是有生产线和发行网络的公司,今天,连他们都叫苦连天,市场疲弱可想而知。失去海外市场和投资者的转型,都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腐蚀港产片的命脉。

  然后,终有一种又便宜又快捷的新科技面世,那就是光碟(VCD和DVD)的诞生。盗版销声匿迹了十多年,并非没有人愿意做,而是因为成本高昂。光碟的优点是快,靓、正、平(即便宜)。生产盗版,不用付版权费,每印一张都是白赚的,自然好过印钞票。更何况,印光碟又不是卖白粉,罪不致死。1997年开始,盗版再次成为电影业的心腹大患,到今天仍然未能找到解决的良方。

  但对电影业的更致命打击,其实来自网络世界的兴起和科技的进步。业界人士最近热门话题所说的BT下载,就是网络世界的最新程序。可怕的是,同样免费没有成本。

  我们还记得年轻时,看电影几乎是仅可选择的其中一种娱乐,还因为那些电影你看了之后就不知何时何日才能跟他们重逢。但这年头就不一样了,年青人视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一种老土行为,他们可以从网上不花一分钱下载,可以在路边用8块钱买张光碟(当然是盗版的),更可以在电视台的电影频道中看到。电影已再不是珍贵的一次性、大众渴求的消费品,电影依然提供了大家主要的娱乐。只不过,大家都不再花钱到电影院买票而已!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功夫》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