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专题 >正文

《黄金甲》:关于规矩的悲剧 风格严谨表演出彩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0:12 新浪娱乐
《黄金甲》:关于规矩的悲剧风格严谨表演出彩

张艺谋给巩俐、周杰伦讲戏

  深度思考:历史与悲剧

  古人喜欢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又说,天圆地方。可谓给前一句古谚作了极好的注脚,即天地万物的运行都要按照规矩,总有一种秩序在冥冥中主宰着一切,什么也不能脱离它的控制。

  对于中国几千年的王权历史来说,这个规矩就是至高无上的“王”。

  巧了,周润发《满城尽带黄金甲》里说得最多的便是这“规矩”二字。王作为规矩本身,竭力挽救着自己面临崩盘的家庭和尊严,却最终以惨重的代价换来场悲剧。

  《黄金甲》的故事取材自《雷雨》,但又和《雷雨》始终保持着距离。周润发饰演的王,是《雷雨》中周朴园的再现,却比周朴园更加专制和冷酷,而且,从他身上看不到周朴园那种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弱,和残留的些许人性。陈瑾(蒋氏)的一句台词,揭穿了王当初是为了篡位才抛弃妻子,而当他得知蒋氏就是侥幸生还的前妻时,也是没怎么犹豫便下达了追杀令。最后,接连两场宫廷政变使他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三个儿子,但他依然把“吃药”作为绝对的意志强加于后。这是一个从头至尾不曾松动半分的铜墙铁壁,是“规矩”的完美化身。

  基于这个主要旋律,《雷雨》中最著名的一场戏“吃药”,被提炼成为整部影片的关键线索。在原著里,周朴园通过逼迫蘩漪吃药来展示自己的父权和夫权,《黄金甲》中同样不例外,只是把“吃药”这个情节扩大和延伸了。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出现的“报时”,是王后的服药时间表。这严格到程式化的宫廷仪式,在影片中一次次重复。其实“时间”本来就是秩序的象征,这个隐喻的意义再明白不过,“吃药”是一种必须完成的行为,是“规矩”。王自己在劝王后喝药的时候,不也说过“不能乱了规矩”吗?

  在原著中,周朴园故意让周萍劝蘩漪吃药,各种情绪和冲突一时间煽至满点,而《黄金甲》则安排三个儿子依次劝母亲吃药,无形中弱化了元祥太子与后这一层特殊关系,但却反过来强化了主题。这样的例子,在后面的场景也能见到:当元祥得知自己和蒋蝉的乱伦关系后,影片并没有留给他多少表现的空间,这个本该让人窒息的高潮迅速被三王子元成的弑兄所压过了。

  或许,在导演看来,简练处理这些情感悲剧,是为了不让影片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分散精力,从而完成对“秩序”主题的集中喷发。这出宫廷戏,注定将出现比私情,乱伦,虚伪,背叛更重要的东西——政变,当人们面临对能控制世界的诱惑时,没有什么是不能抛弃的。手足相残,父子操戈。疯狂的王痛苦地把造反的小儿子活活鞭死,那个时候他反倒有种恨子不成器的人性,但终于还是镇定地在高台上坐下,逼死自己惟一幸存的儿子。

  这个被逼死的儿子——王子元杰,同样发动了一场政变,但他的目的却仅仅是为了让母亲摆脱父亲的摧残。他是这个家族中惟一纯洁的人,是王和后大笔所书“忠孝礼义”的化身,但最后,“忠孝礼义”却遭到了“秩序”的无情嘲弄。王逼迫他从此每天劝母亲服药,否则便会被五马分尸。可是王却准备了药性更烈、直接致死的毒药。如果元杰进药,便会害死母亲,更会使自己的一切行动显得无比虚伪。他选择了自杀,真是万幸。虽然周杰伦倒下了,但他真的为这部悲剧的结尾刷上一层亮色,否则,如果他选择妥协,那么可就连希望都没了。

  中国的古人虽然相信命运,但他们把命运叫做“天命”,所有人的理想和价值观全都寄托其上。实际上,“天”与王权是划等号的。可是,王也是人,人怎么能取代命运呢?在影片中,王竭尽所能地履行着“规矩”的责任,试图把一切都控制在秩序之下,他不惜去虚伪,去疯狂,甚至不惜忍辱负重,但最终只得到一个残破的废局。片末,成群的太监秩序井然地把尸体和血污清扫掩盖,但却掩盖不了“遍插茱萸少‘多’人”的家破人亡。

  王权至上式的宿命论注定会是个悲剧,却主宰人们的思维达几千年之久。《满城尽带黄金甲》与《雷雨》最后还是走到了两条路上,如果说曹禺先生当年把戏剧当作唤醒现实的武器,那么张艺谋的《黄金甲》则具有更为形而上的意味。请注意片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出处——晚唐造反者黄巢的豪迈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一个试图挑战王权天命,最终被其碾的粉碎的人。引用他的诗,以及“菊花”和“黄金甲”这些在片中随处可见的意象,无疑是取其反叛和悲剧的含义。从这层意义上讲,《满城尽带黄金甲》堪称是一出浸透历史思索的大悲剧。

  风格严谨:凝重与壮美

  实际上,《黄金甲》与张艺谋的前两部所谓“大片”在风格上是有区别的。张艺谋自己也说,自己在拍摄《英雄》《十面埋伏》时有些迷失于“炫技”。而《黄金甲》则踏实严谨许多。虽然富丽堂皇的宫廷让观众几乎眼花缭乱,但这种铺陈却是有生命力的。在华丽之下,还原出历史的感觉。影片成功地塑造出晚唐五代的时代风格,给人以“梦回唐朝”般的欣喜,从人物袖口的刺绣,到宫廷大殿的装潢,虽然都有想像力的发挥,但遵循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原则,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美学享受。

  金黄色成为影片的基调,因为黄金甲和菊花既是片名,也是片中重要线索。全片围绕九九重阳节前后两天时间展开,菊花是时令花卉,也是后密谋政变的暗号。因此张艺谋延续了自己对大块色彩的偏爱,使用了规模空前的“菊花阵”。片末更成了金黄色的海洋,宫殿外的金甲武士在菊花上冲锋,宫殿内是穿戴金黄袍的王室成员。这种象征财富与欲望的颜色,最终被鲜血覆盖。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突出了悲壮色彩。类似的象征手法还有不少,比如上演两场重头戏的高台,按照“天圆地方”来搭置等等。

  与前两部武侠片不同,《黄金甲》怎么看都是一部正剧,因此,武打场面出于票房需要依然会有,却已经不是主角。影片中武戏只有几处,都很精练。王和元杰在影片一开始时重甲重剑的一番比试,设计的很新颖,甲剑铿锵,火花四溅,带有特殊的质感,也比较符合真实。而王派刺客追杀蒋太医一家那场恶战,则是以奇取胜,地形奇异的外景本身就很拉风,更不用说从天而降的黑衣人了。当然,重头戏是片尾的两军对垒。明显感觉张艺谋在处理这种场面时,比《英雄》更游刃有余了,这场发生在宫廷内的万人恶战,因为场地和夜间的限制,拍摄起来有不小难度,但最后的效果相当不错,尤其是注重表现了战争的气势和惨烈。

  《黄金甲》再一次给观众带来了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只是这次,你会感觉到一种蕴涵其中的情绪。深宫禁院即便再奢华,也依然是压抑的,这种压抑与每个人物内心的压抑恰好呼应。因此,《黄金甲》是壮美的,更是凝重的。

  表演出彩:折服与惊喜

  一个豪华的演员阵容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开端,但未必有了好演员就有了一切,如果不能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表演潜力,就是使用再多明星,也是种浪费和失败。而《黄金甲》既然脱胎自戏剧,又是古装,对演员的表演功底要求自然不低。

  《黄金甲》过硬的剧本给了演员们一个良好的基础。很多人为历史片的台词风格争论不休,过分拘泥于文言让观众难以接受,完全采用白话又太过随意,而文白夹杂则是最失败的选择。但《黄金甲》台词的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既能明显地与现代语言区分开,又很自然流畅,不带生硬感。除了一两处略显唐突之外,都很成功。每次打更时喊出的古语,更是韵味十足,引人玩味。比如:

  “风雨如晦,朝野满盈。平旦,寅时”

  “善行无迹,恒德乃足。岁封,卯时”

  “鸡栖于莳,君子勿劳。河清。巳时”

  具体到每位演员身上,周润发和巩俐无愧于其国际影星的地位,演技令人钦佩。其中,巩俐的表演可以用“压抑”来概括,很多时候是在用眼神讲话。而周润发则长于“爆发”,他的情绪总在不断的变动之中,或喜或怒,或虚或实,每一次变更都具有火山突然迸发般的能量。这不仅体现在人物强势专横的一面,也体现在王为吃过药的王后轻擦嘴角,甚至美人已经离去,还忍不住细嗅余香这样难得的温情细节上。当然,片末周润发鞭打儿子至死一幕是最震撼的,也直接把这出悲剧推向了高潮。

  刘烨扮演的太子元祥,是原著中周萍的再现。刘烨抓住了这个人物性格懦弱的特点,并加入了一些自己惯用的表演手法,只是,在某些地方有点夸张了,甚至制造出本不该有的喜剧效果。

  两位实力演员陈瑾和倪大红的实力勿庸置疑,惟一的遗憾是,片中留给蒋氏的表演空间比《雷雨》中的侍萍要少多了。但陈瑾还是在与王当面对质,最后被王后说破真相一场戏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种由愤怒到绝望的突然过渡堪称完美。

  最后,歌星周杰伦在自己的第二部电影里为人们带来了惊喜,可以说是超出了预期。他对元杰一角的诠释渐入佳境。开始时与巩俐的对手戏显得有些拘束,但后来逐渐放开,尤其是他拿手的动作戏,更演出了英武与霸气。不过,最让人高兴的莫过于最后一场元杰自杀的戏,周杰伦真挚投入的表演,让很多观众流下了泪水——这恐怕是对这位表演新人最好的鼓励。三脚卡尼/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