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夜·明》:点点滴滴 荡气回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11:51  新浪娱乐
《夜·明》:点点滴滴荡气回肠

《夜·明》海报

  当年玄奘西行走到一个叫做迦湿弥罗的地方。这里的僧人为他传经补课,制定了“课程表”白天讲《俱舍》《顺正》,夜里讲《因明》《声明》。我们的电影名字“夜明”,原本是‘夜里的祭祀’之意,在中间加了一个点就变成了“由黑夜走向黎明”的意思。

  大师西行,为取真经;先生南下,为革命筹款……

  刚刚看完的这部电影《夜·明》讲的是孙中山早年在马兰西亚的一段革命经历,以及和伴侣陈粹芬生活的点点滴滴......1910年,孙文策划的第九次革命武装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失败,清政府用七十万两白银悬赏孙文的性命,几乎同时,孙文被日本政府勒令离境,踏上了前去马来西亚槟城的船。在船上孙文与槟城崇华学堂的老师罗肇麟相识,他并不知道罗肇麟在做老师的同时也在为槟城最大的帮会徐氏家族做事,当然也不知道为了安全起见,槟城同盟会的同志把他的食宿安排在了徐家……[故事梗概]

  赵文瑄这次是第三次饰演国父孙中山,他用一种自然的方式来饰演,在《夜·明》一片中,只演孙中山44至45岁这半年间所发生在槟城的故事,因而都不需要化妆,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诠释角色。风格和以往的《孙中山传》等伟人题材有所不同,剧本轻松,画面比较鲜明。在这种自然的方式演绎之下,这次演中年的时期的孙中山,更像一个“人”,而非高高在上的“神”。当孙中山“还原”为一个人,他的形象更容易让人感动。孙中山本身很有魅力的和口才,他如果不能感动别人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人追随他,支持他的革命事业。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真挚的感染力,懂得掌握现场的观众情绪,具备天生的煽动观众的情绪的本能,也因此当时槟城的华侨才会义无反顾地捐钱支持他,助他完成几近绝望的革命事业。当年的槟城的华侨很了不起。孙中山先生说,“海外华侨乃是革命之母”,我们从电影中看到海外华侨的贡献。

  影片的历史感很强,一开幕就把我们带入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孙中山在槟城期间发生的故事,这期间无论孙中山本人还是他所领导的革命,都处于最低潮最艰难的阶段,是孙中山的活动在历史上记载得最少的阶段,恰恰也是他身处逆境、最值得歌颂的时期。往往在最困难的时期,恰恰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在周围人对自己,对伟大的革命事业都提出质疑的时候(1910年,孙文策划的第九次革命武装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失败),怎样去面对,怎样去感化大家,是摆在革命先驱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革命事业,孙文放弃了舒适安定的医生职业,远赴马来,日子过的很艰难。和来照顾他的粹芬有几句话很经典:

  孙文:我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睡觉,过日子吗?

  粹芬:你活着是为了革命,那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赵文瑄的表情真切、言辞有力感觉心底生出那么一股子劲儿,“何谓良民?”“感同身受的爱……” “生活就是吃饭睡觉过日子?……我不想仅仅当一个医生我要医治我的国家!”——自信坚韧、百折不挠、落落大方。

  《夜·明》——励志好片。值得年轻人一看!

  引用几条网评:

  影片时长约1个半小时,内容精彩纷呈,情节高潮迭起,画面优美,表演精彩,让观众看下来一气呵成,并无半点分神与疲惫。

  《夜·明》的诞生,填补了当前中国电影在“严肃题材”这一领域中, 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彩作品的空缺,并为今后此类影片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夜·明》不仅记录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艰辛历程,更饱含了对中国电影的美好期待,其含义可谓深矣!这样的影片再多些,则实乃中国电影人之大任,中国电影之大幸。张磊/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