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07年法国上映华语片票房盘点 《黄金甲》夺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11:20  新浪娱乐
07年法国上映华语片票房盘点《黄金甲》夺冠

《黄金甲》海报

07年法国上映华语片票房盘点《黄金甲》夺冠

《三峡好人》海报

07年法国上映华语片票房盘点《黄金甲》夺冠

《图雅的婚事》海报

07年法国上映华语片票房盘点《黄金甲》夺冠

《马背上的法庭》海报

  对于网络时代的西方观众来说,华语电影依然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起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更加真实,不带偏见;比起网络新闻又更为深刻,形象具体,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一部成功的电影带来的震撼要远远超过电视里的支言片语。

  如今到影像店里翻找华语片,早已不仅仅是沾满灰尘的邵氏‘功夫片’,王家卫侯孝贤徐克蔡明亮,还有一众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都能找到,论数量质量还比日韩还丰富一些。如果说亚洲电影在几十年前还是日本影人牵头的话,那近些年的海外市场里,无疑是华语片独占鳌头。

  遗憾的是,这些华语影片里,真正出自国产的屈指可数。再者说,华人导演里李安基本就是好莱坞制作,侯孝贤,蔡明亮就靠欧洲基金在维持,香港电影沉沦多年,第六代浮出水面,如果不是三大电影节中露脸拿奖,基本就没多少海外院线上映的机会,拷贝数量也限制了影厅票房。而全部亚非拉影片市场,在整个年度票房里所占的份额依然少的可怜,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国家的影片加起来不到百分之五,华语片最好也就是百分之二三左右了。

  可以盘点一下今年在法国上映的华语影片,借此看看在西方人眼里,网络时代的中国与中国电影处在什么概念里。在整个2007年,法国一共上映华语(华人)影片10部,其中既有《黄金甲(blog)》这样的古装商业大片,也有《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这些获得国际影展赞誉的艺术佳作。较为难得的是,《看上去很美》《马背上的法庭》这类中小投资作品也能进入法国艺术院线,《颐和园》等走的是影展发行路线,借戛纳参赛片之势也顺利在海外发行。连续几年出现在国际电影节和海外院线,杜琪峰早已成为了香港电影乃至华语商业类型片的一面旗帜,唯一同年连续上映三部作品的华语导演,杜琪峰和银河映像受到法国观众,影评人的一致追捧。

  由于排片的档期不同,李安的《色戒》,侯孝贤的《红气球》,杜李林三人的《铁三角》,刁一男的《夜车》都被安排在明年一月上映,实际票房口碑,只能到2008年盘点时再说。王家卫的《蓝莓之夜》虽是华人导演,影片背景和演员却都在美国,勉强算上,列在最后。美国影片《面纱》(blog),意大利影片《消逝的星星》,加拿大纪录片《人造景观》都在中国取景,讲得是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故事,独特之处正在于从西方人的角度看我们,也算是影像里的中国了。

  以下盘点2007年10部海外上映华语片的票房和口碑:

  1. 《三峡好人》Still life

  2006年威尼斯金狮奖得主,2007年5月2日在全法上映,上线一个多月176944人次,按平均票价7欧计算,总票房差不多一百二十余万欧元(约合一千三百万人民币,下同),可算是贾樟柯迄今为止海外最高收益了。如果把这个成绩与国内票房一对比,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贾樟柯会在戛纳得知热卖后如此的兴奋。《三峡好人》在首映当周就冲入票房前十名,最高曾以61202人次达到第九名,上座率排名第二;第二个月虽略有下降,但仍然保持在总票房排名二十以内,继续在全法国59个艺术院线放映。出现这样的佳绩,就连贾樟柯本人和制片方,都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惊喜。说来这也算是托档期的福,由于4,5月正值法国总统大选,许多影片避开政治热潮,而紧接其后的戛纳电影节又在为艺术片市场预热,正好让《三峡好人》能够一支独秀。

  与票房大卖相对应的,是法国各专业电影影评人对《三峡好人》的如潮赞誉。《电影手册》,《正片》,《世界报》等主流严肃媒体,都无一例外的给出了满分,其他媒体影评也同样打出了三颗星以上的高分(满分四颗星)。“贾樟柯为我们巧妙的展现了一个逝去的社会中蕴藏的情感画卷…”,“《三峡好人》并不是要对‘改变’作出批评,相反,影片一直是以暧昧和模糊的手法,观察这个著名的迁徙…”

  2. 《图雅的婚事》Le Mariage de Tuya

  2007年的柏林金熊又让中国导演拿下,3月获奖,9月19日法国院线公映,档期和国内差不太多,可见海外发行的趁热打铁。9月份并不是个很好的档期,对于艺术院线同样如此,幸好《图雅的婚事》仍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对于这么一个奇特的‘东方婚嫁’故事,西方观众的反应更加发自内心,纷纷表示被影片中真实的情感所打动,‘博爱’的精神放之四海皆准。专业影片人同样给予王全安余男(blog)极高的评价,《电影手册》认为‘导演用记录片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耕牧文明的交错,批评了现代社会对贫穷女人的重压’,偏时尚的《ELLE》则感慨‘影片很美,可是那些善良的牧民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土地,放弃传统,去适应现代的中国社会’。

  3. 《满城尽带黄金甲》La Citéinterdite

  知道张艺谋在西方受宠,但也没想到《黄金甲》竟然被如此好评,娱乐媒体如《首映》自不必说,就连一贯严谨的《正片》《世界报》都给张艺谋的商业极致予以褒奖,在他们看来,这是‘对理想主义者的屠杀,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讽刺’,只有左翼媒体如《解放报》《人道报》对影片的糜烂奢华不以为然。应该说,《黄金甲》在的法国发行和宣传是成功的,作为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在国际上的品牌效益不容忽视,两位华人顶级影星周润发(听歌)巩俐的加盟,商业大片的元素正如好莱坞全球成功之道,这本身就为《黄金甲》的票房作了保证。在加上脱胎于经典戏剧的结构,以及符合西方人臆想的东方权术和功夫配料,张艺谋又一次从西方获得了全方位的赞誉。

  在引进发行上,《黄金甲》走的也是国际化的操作路线,早在电影上映前一个月就开始宣传攻势,院线也突破传统的亚洲艺术片领域,《黄金甲》3月14日首周票房就达到42万人次,总票房722218人次(约五千万人民币),超过他本人的《英雄》(62万人次)和《十面埋伏》(43万人次),在华语片的历史成绩近次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李安的《卧虎藏龙》

  4. 《马背上的法庭》le Dernier voyage du juge Feng

  刘杰的《马背上的法庭》能在海外上映,多少也是托了电影节的福-影片入选了威尼斯电影节,虽只是在地平线单元获得奖项,但足以引起海外发行商的兴趣。影片在法国的译名为‘冯法官的最后一次旅行’,讲得是中国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故事,和《图雅的婚事》一样,很对法国人的胃口。《马背上的法庭》10月3日在法国55几个影厅同时上映,一共卖出去20多个拷贝,这对于首次执导的刘杰来说已经是值得庆贺。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对于法国观众并不算陌生,而东方传统民俗又是如此新奇陌生,这就需要对中国的司法实践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理解,并能够体会出影片中的幽默感和艺术性。‘在原始自然的乡村画卷里,一种充满民俗意味的旅行,探究了各类人群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社会融合’,“刘杰导演的处女作,能够在艺术与现实,喜剧和正剧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看过《马背上的法庭》的媒体都给予导演迟到的褒奖,虽然放映规模不大(现在还有16个厅),但持续的关注就算是一种鼓励了。

  5. 《放逐》Exilé

  杜琪峰这两年频繁出现在国际电影节,连续入选戛纳和威尼斯,Johnnie To 和‘银河映像’成了香港电影的一块国际金招牌。杜琪峰执着的在类型片中杀出一条血路,登陆法国时尽显大佬气派:“我来戛纳看世界有多大”。《人道报》在《放逐》法国7月11日公映之前特别采访了杜琪峰,直接提问此片与科波拉,赛尔日·莱昂内的关系,左中右媒体同时给于关注,《世界报》都打出了满分,任达华上了《电影手册》的封面。‘这是杜式枪战片的巅峰’,《放逐》首周票房15033人次。

  6. 《黑社会1》Election 1

  《黑社会之龙城岁月》今年1月3日全法上映,紧接着10号就在院线跟上《黑社会之以和为贵》,这样的排片处理可想而知,对于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绝对饕餮,大呼过瘾。巴黎地铁里都是两片的大幅广告,任达华和古天乐的面孔在影院墙上格外醒目,发行商下了大血本。当然,这么热捧杜琪峰,绝不是偶然,毕竟杜在戛纳这两年积攒了口碑,媒体的评价从质疑转为肯定,吴宇森,徐克之后的港产商业片,法国人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世界报》的影评人把《龙城岁月》拿来与《教父2》做比较,直接分析两片关于死亡的处理。

  7. 《黑社会2》Election 2

  一年三部影片,杜琪峰成了海外公映最多最密集的华人导演,之前的《大事件》,《PTU》,《柔道龙虎榜》都顺利进入院线,法国影迷们热烈的讨论,巴黎影院门前甚至出现了排队观看《黑社会2》的热潮。这种热潮是建立在观众理解力的基础上的,不要以为西方影迷只懂得中国的功夫片古装剧,黑帮片不是人人都能拍的,拍的好了就有观众识货。《黑社会2》与《黑社会1》一样入选戛纳正式单元,观众的评价更比第一集好,一时间法国的各家媒体都在说‘黑社会’,讨论‘香港的西部元素’。两部影片的票房合起来肯定赚,银河映像的海外发行渠道已经纯熟,杜琪峰的片子在法国上一部火一部。

  8. 《看上去很美》Les Petites fleurs rouges

  准确的说,张元(blog)的《看上去很美》是在2006年12月27日法国上映的,反响也要等到2007年才看的出来。对于这部‘中国式儿童片’,法国能上映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媒体和观众都表现出善意的好奇,“张元的一次个人回忆”,《解放报》的点评比较有趣“半自传体的影片,用一次次假装的圈套,淘气的方式带来了怀旧感”。尽管公映的规模不大,却也丰富了华语影片海外放映的类型和层面,《看上去很美》让西方人看到了更美的中国生活。

  9. 《颐和园》Une jeunesse chinoise

  娄烨的《颐和园》2006年入选戛纳,2007年4月才得以在法国公映,并且改了片名《一个中国女孩》,缩短了片长。关于这部影片的评价两极分化,争议比较大,《正片》和《解放报》给了高分,《电影手册》和《首映》嗤之以鼻‘两个多小时,啥都没说’。观众的看法同样如此,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半途退场。即使在华人圈里,《颐和园》引发的争议也不限于电影本身,过多的暴露镜头在法国影院并不稀奇,只是娄烨的刻意让不少人反感,影片能入选戛纳多少得益于法方制片人的努力。

  10. 《蓝莓之夜》

  法国是王家卫的福地,戛纳也是他成就艺术顶峰的舞台。除了中国,法国观众可算是最能欣赏‘王式影像’的粉丝,《花样年华》创下的华语影片票房纪录至今无人能破。《蓝莓之夜》虽然不比前作,但依然保持了王的吸引力,11月28日在法国首映,同时在220个影厅与观众见面。背靠大发行商Studio Canal,《蓝莓之夜》首周票房150199人次,第二周成绩更好,23万人次打入票房前十。以《Elle》为代表的女性观众,对王家卫的新作依然热情‘又一次,沉浸在《蓝莓之夜》迷人的魅力中’。喜欢其风格的人,当然愿意再做一次断断续续的梦‘毫无疑问,王家卫就是王家卫,他的影像风格,叙事技巧,总是那么让人沉醉’

  大部分看过《蓝莓之夜》的观众,都是寄希望于王家卫保持风格的同时,加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不变的影像语言,对于法国人已经是种固定的观影享受。也有不少专业影评人的看法更为苛刻,认为王家卫在《花样年华》之后就毫无突破,‘徘徊之中,反而丢了某些感觉’。《蓝莓之夜》把舞台放在美国,用英语做对白,放弃了东方演员特有的含蓄方式,‘若即若离的温柔浪漫还是维持着,就是有些刻意了’。董铭,2007年12月15日于法国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