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是一部纯粹文艺的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制片人方励首部在大众口碑和商业运作中均获得成功的影片。导演李玉称本片为“试金石”,希望借此公映来一窥“中国观众的眼光和承受力”,此话说得略显尖锐,但事实上的确如此。错失送选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的时机,东京国际电影节给了《观音山》补偿,最佳艺术贡献奖令剧组狂喜,与此同时,当范冰冰从韩国导演许秦豪手中接过最佳女主角奖奖杯,真有尘埃落定之感。这一切,是对新生代披荆斩棘的期许也好,是对作品及演员实至名归的宠爱也罢,虽令创作者备感欣慰,但内地市场的偏好仍让方励惴惴不安。在那时,谁也未成料想影片日后在内地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
《观音山》逾7000万票房收官,观影人次近210万,这对于制作成本1200外加500万宣发费用的投入来说,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佳绩。如果说上映3天(首周末)拿下2600万票房归功于前期预热,尚得益于演员号召力,那么上映10天入账5600万,并在一周后累积6800万票房便实属口碑,在接下来自然衰减的曲线中,票房数字仍呈有规律的累加,此长尾表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文艺片的受众已稍显规模。当然院线排片也起着很大作用,119场次虽无法与所谓大片相比较,但仍属给力。
无论从产业、资方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成绩,还是作为观众、读家去评析,《观音山》给出了一份相当出色的答卷。影片的数据代表着非“新画面”之流在文艺影片这一市场中所做出的贡献,迄今为止,这也是除主旋律影片外,近年有着严肃主题的影片获得的最好成绩。创作层面,李玉的班底以情绪代替叙事完成对电影的表达;营销层面,新影联坚持以深度来撼动日益成熟的观众群体。最为瞩目的便是方励在诸多访谈中所表达出的一种态度:重拾项目为电影核心,强调品质,强调“本着对生活、对世界的敏感和热爱”。
有什么样的观众,便有什么样的影片。有什么样的观众,便有什么样的票房。不得不说《观音山》获得成功并非偶然,除了档期,在赏心悦目的文艺片极度匮乏的院线,观众对这样一部影片的反应十分微妙,虽然现阶段仍需要营销来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但《观音山》争取到了一次在公正公开的机会,向对电影艺术中最低调的部分保有热情的观众展示影像之美。影片的成功会否给予资方足够的信心,将文艺片作为商业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去培养呢?结果尚不可知,观众确实在成长,但就艺术来说,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也正因此,本片在2011年的电影市场中显得如此珍贵,观众所能解读的信息也更为丰富。
观众层面而言,《观音山》的票房成绩依赖于能够消化影片深层主题的受众,他们始终相信电影语言中尚存一种令人窒息的人文气质,并愿意在电影院体验高度提炼过后他人的生活,与毫不相关的旁人完成这一探索。这里并非要讨论电影本质问题,《观音山》也并非突破了叙事的常规,只是相比来势汹汹的古装巨制、商业大片、惊悚题材甚或搞笑电影,本片尽其所能用镜头诠释了一份僻静,以及需要观众投入情感去思索才能玩味的细末。所幸,对于本片而言,不光有这些之乎者也的说法默默打气,也终于可以像上述影片一样,用票房作为注脚去衡量其成败。想一想,这是要有多欣慰。(文/苏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