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烨总会挖掘那些 我们并未留意的音乐

2014年12月01日11:34  信息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娄烨 娄烨

  老丁   

  看《推拿》,不少人被影片结束时一首简单的民谣弹唱打动,旋律优美,嗓音低沉,歌词文艺,与整个电影的气质非常契合。尤其结合到剧情,“推拿”的众人四处离散,这个曾经阴沉、压抑的群体,由这样一首歌诉说,甚至比镜头还有说服力,很显然,作为导演本身娄烨对音乐和画面的驾驭驾轻就熟。看到最后的字幕,才知道这个歌手叫尧十三,歌曲有个粗暴的名字《他妈的》,细看一下歌词更是了得,不知道娄烨是怎样发掘到这样的地下民谣歌手。

  查一下资料,这已经不是娄烨第一次和尧十三合作,在上一部电影《浮城迷事》就已经用过对方的歌曲。除了尧十三,娄烨当时还选用了独立民谣歌手李志,以及广州的后摇乐队沼泽的两首歌,而在《推拿》的感谢名单中,娄烨也特别感谢了另一支国内后摇乐队惘闻。曾经问过沼泽乐队的海亮,他透露娄烨一直有听自己的专辑,评点是“悲怆的现实主义”,并辗转找到联系方式,最后在《浮城迷事》用了3首歌,其中一首《惊惶》还被选送到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因为这首歌之前发表过才遗憾错过。

  其实在《春风沉醉的夜晚》,娄烨就用了很多窦唯的作品,不过基本都是“暮良文王”时代的旧作,而在早期的电影中,用过的独立音乐也是不胜枚举。电影拍成怎样姑且不论,娄烨能够很用心去听、去找这些小众音乐,并不是为了标榜,而是相得益彰。沼泽海亮曾说,娄导用了乐队三首歌,给了非常合理的价钱,正好可以购置新的乐器;而如果更多的人去看《推拿》,应该也会有更多的人注意到这首《他妈的》,注意到尧十三,谁说不会可能成为下一个《董小姐》和宋冬野。

  娄烨之外,很多个性导演都曾经和独立音乐人互相影响,早年张元拍过《北京杂种》,管虎拍过《头发乱了》,路学长拍过《长大成人》。贾樟柯拍《站台》和《任逍遥》,用过很多港台流行音乐,但他在《世界》用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折腾的左小祖咒写了一首《乌兰巴托的夜》,很是感动了一批文艺青年。如同在《推拿》中,秦昊扮演的角色一定要背诗一样,不少人觉得别扭,太装了,但是文青艺青就是喜欢这么玩儿,并且因为这些诗、这些独立音乐找到更多的情感共鸣。

  音乐还是很需要画面的,就像这首《他妈的》其实是之前的作品,但是只在小范围流传,但当和《推拿》的剧情结合在一起,整首歌都升华了,同时也是对画面意境的提升。想起李宗盛的徒弟李剑青的一首《匆匆》,如果单纯听这首歌觉得颇为平淡,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和深意,但是在李宗盛的“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现场,做了一番铺垫之后,一个毛头小子如何从广西老家到北京打拼,故事讲完之后再去听就非常感人。再想起早些年的《海角七号》,范逸臣演唱的《国境之南》不就是一首普通的流行情歌,但因为那七封信,因为跨越时空的爱恋,一下子成为情感的集中爆发高峰体验。

  所以要感谢娄烨,用了那么多好听的我们之前并未留意到的音乐,他用影片提供平台,用画面创造意境,也是对独立音乐人的提点,把他们从地下带到幕前。好在娄烨只钟情非常小众的民谣或后摇作品,惘闻、沼泽、李志、尧十三,这些音乐人都一直和主流保持着距离,从一个单纯的乐迷的角度,娄烨这样有品的导演已经少之又少了。

文章关键词: 娄烨音乐电影推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