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羊新剧获豆瓣影评高分 聚焦原生家庭亲子矛盾

吉田羊新剧获豆瓣影评高分 聚焦原生家庭亲子矛盾
2021年06月30日 12:44 新浪娱乐

亲子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在日韩也是普遍现象,一向热衷于探讨社会问题的日本也有讲述这个矛盾的小说——《生呀死呀父亲呀》。

  (文/枣)

  五月和六月紧挨着,一个月份有母亲节,一个月份有父亲节,对比两个节日,大家应该都发现了些许微妙的不同。

  母亲节,各种商家促销、送给妈妈的祝福刷遍了我们的首页,一切无不透露着浓厚的节日气息;而父亲节相较之下节日的味道淡了很多,甚至在父亲节这一天,有不少网友都在“声讨”自己的父亲,认为他们没有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个优秀的丈夫。

  诚然,世界上不乏好爸爸、好丈夫,但也许是因为种种历史、文化、观念的影响,现实生活里的父亲们很难像母亲一样普遍获得孩子的感恩、称赞。

  这个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在日韩也是普遍现象,一向热衷于探讨社会问题的日本也有一本讲述这个矛盾的小说——《生呀死呀父亲呀》。

  这部小说改编了电视剧,播出之后在豆瓣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乍一看这个剧名,有些不知所云,也许很难萌生兴趣,但如果愿意打开这部剧,会发现这绝对是一部值得观看并且引人深思的佳作,通过主人公的故事,也许我们都能得到更多生活的答案。

  吉田羊饰演的女儿蒲原时子跟国村隼饰演的父亲是一对充满了矛盾的父女,在母亲过世以后,这对父女之间的裂痕愈发严重。

  女儿时子现在做着电台主持的工作,在节目中会接到听众的来信,她会为遇到烦恼的听众提出自己的建议,而在节目播出之后,时子恰好也会在生活里遇到类似的问题,她又会在这些事情里面开始体验和思考,寻找到生活中琐碎问题的解答,也不断审视着和父亲的关系。

  在这档节目中,时子也经常说出金句,让人非常佩服她的成熟思想以及优秀的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她的本职工作是一位作家,现在有着可观的收入,过着经济和心理状态都较为富裕的生活,

  时子应该是很多人会想要成为的那种大姐姐,她没有把结婚当成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至今单身,感情观也是很符合新时代的人们所想,独立但不偏激↓

  时子也是姐妹们能去依靠的港湾,能够时刻支撑在她们的背后,聆听烦恼、给予帮助,

  面对婚姻、家庭和工作的选择,她也能为自己的工作搭档给出最好的建议,

  怎么看她都是一个活得明白又潇洒的新时代独立女性。但在外人看来应该是很完美的时子,其实在家庭中并没有活得那般“大女主”。

  故事一开始,时子和父亲一起约定好了去给母亲扫墓,

  任性的父亲提出想要搬家,但是公寓租金不低并且还要一次付清一年份,于是理所应当地要时子给他经济上的帮助。

  时子提出条件,自己想要把父母的故事写成随笔,通过写随笔赚到的稿费拿给父亲交房租,她也很希望能够更深入了解父母过去的故事。借着这个机会,时子开始跟父亲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接触,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父亲。

  当为人开朗活泼的小姨去世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平常总孩子气的父亲会突然变得悲愤,甚至有些歇斯底里,冲着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大吼,

  虽然已经是个老头了,父亲原来还是会臭美的,他还请求医生给自己祛斑,

  为了看时子的连载,父亲和她在许久未去的银座到处走动,费力寻找刊登了文章的免费杂志······

  在跟父亲这段时间的相处中,时子和父亲的感情不断加深。她想起来小时候跟父亲之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纪念的亲子回忆,于是想要从现在开始跟父亲留下美好的记忆,便约他一起去到动物园游玩。

  没想到父亲不解风情,开始讨论动物的价格,完全没有享受这一次的动物园之行,还任性地说自己饿了,要去好友的店里吃饭,让这次父女的约会扫兴结束。

  在店里,父亲的好友透露说,时子小时候吃完饭以后,有洁癖的父亲一定会帮她把嘴擦得干干净净的,

  这个擦嘴的动作现在也变成了时子下意识的习惯。

  细小的事物总能给人深刻的思考,于是这小小的一个擦嘴动作,让时子发现了父亲的爱,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一份亲情存在的证据。

  然而现在乍看和谐的父女关系,其实背后有着难以修补的伤痕,随着亲戚回忆往昔的故事,时子一点一点接近了父女之间不能触碰的伤疤——母亲的离世。

  母亲在世时曾因为多次流产而痛苦万分,而此刻就坐在时子旁边的父亲,其实当年并没有成为一名合格的丈夫,甚至连倾听、理解妻子的苦恼都做不到。

  时子决心不再欺骗自己,要正视跟父亲之间的裂痕,也要客观去看待自己因为离世而被回忆所美化过的母亲,走进母亲当年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时间回到母亲辞世之前的时间,父亲因为肝硬化前兆住院,

  母亲也在此时查出了癌症需要进行手术,

  当年的时子焦头烂额,一边担心着母亲的手术,而另外一边父亲又在医院跟别的女人偷偷见面,让时子不知如何是好,

  (松冈茉优饰演年轻时的时子,演技也不输羊姐啊)

  母亲虽然及时接受手术,但仍需照顾,

  父亲这边由于药物副作用而精神不安想要寻死,医生提议需要有人一直看护。

  分身乏术的时子走投无路,只能忍住不甘和屈辱,求助“那个女人”来帮忙照顾父亲,自己则照顾母亲,“那个女人”到医院的时候甚至还对她挑衅了起来。

  虽然约好了出院以后要一起去看电影,然而母亲最终还是没能熬过病痛,离开了人世,父女之间的裂痕也因此越来越深。

  一方面,父亲经商失败,卖掉了房子,面对亡妻之痛也丝毫振作不起来,一直处于几乎破罐破摔的状态,

  而时子想要积极走出丧母的阴影,于是开始规划搬家。

  可是时子在搬家之时却发现了一件极其不愿承认的事情——原来母亲在婚后是如此寂寞,即使有了丈夫和女儿,她还是那么寂寞,只能靠着购买一堆根本没用过的奢侈品来填补寂寞感、报复那个亏欠了她的丈夫。

  但即便母亲是寂寞的,她还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忍耐着寂寞。——如果自己当初能够察觉到这些,在母亲去世之前为她做些什么,那该多好啊。这样的想法让时子时隔多年仍然无法走出丧母之痛。

  时子开始正视这些一直想要逃避的问题,把伤痛的过去不断写成文字记录下来,随着故事发展,时子和父亲的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他们又是否能够释怀时子母亲的辞世,获得心灵的救赎呢?答案,留给我们共同去寻找吧。

  其实人生,无非就是追求自恰的过程。因为母亲的辞世,时子无法释怀自己没有关怀母亲,也由此开始埋怨父亲,跟父亲保持了多年别扭的关系,她无疑是痛苦的。而当她开始逐步解题一般地打开回忆的抽屉,整理好绵长又沉重的思绪,最终走向一条解脱的路,人生的难问也寻到了答案,完成自恰以后生活便海阔天空了。

  而面对父亲,我想我能理解时子的矛盾——他是我最亲密的血亲,是给了我生命的人,但也是给了我悲伤和痛苦的人,这种矛盾也许一辈子也无法释怀。可父亲真的就那么坏吗?我想也是未必的。我们无法否认时子的父亲的确是不完美的,但他也依旧用自己的方式在爱着女儿。

  父亲会为了看时子的连载,厚着脸皮到处去询问银座的商家是否有免费的杂志,会为了动物园的约会提前准备资料(虽然笨拙的父亲准备的方向完全是错的),并且他其实一直很尊重时子的想法,让她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过着生活,而非打着“为你好”的名号去强迫女儿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因为母亲的离开,时子无疑是恨过他的,但也无疑是爱着他的。这就是亲情,即使再有恨,也依然是被爱包裹着的。

  说回剧名,“生呀死呀父亲呀”,我想这个古怪的剧名的意思是:时子经历了身边人的“生”与“死”,也经历了很多事物、想法的萌生与消亡,在这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当中,她不断理解、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最终寻找到了和父亲相处的方法,让自己从不健康的父女关系中解脱出来。

  时子是倔强的,她不愿意把一切都和盘托出,她有自己的骄傲跟尊严,这不允许她展现自己的柔弱;而父亲也是习惯了沉默和逃避,很多事情没有第一时间就去解决,于是问题便像滚雪球一样越发严重。好在他们还是选择坦诚交流,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才化解了心结,共同获得救赎。

  这就是蒲原时子跟父亲和解的故事,我想这个故事值得被更多迷茫在原生家庭、无法释怀遗憾的你我看到。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