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群星艺术学校《一仆二主》专题 >正文

吕丽萍称演戏其实成了休息 在办学过程中体会爱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17:28 中国新闻网

  吕丽萍创办的群星艺术学校已经十年了。在第十个年头,她把毕业班的汇报演出地点搬到了自己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这里也是中戏表演系每年的毕业大戏与观众见面的地方。在“群星学校”学习的虽然都还只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但是吕丽萍希望让他们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舞台,什么才是真正的面对观众。

  《一仆二主》是意大利喜剧之父卡尔洛·哥尔多尼的经典作品,戏剧效果非常突出
,但即使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很难驾驭其中的角色,但是吕丽萍却力排众议,将它定为毕业大戏,并请来了国家一级导演王延松担任本剧的导演。吕丽萍说,“想糊弄孩子和家长太容易了,随便弄个儿童剧让他们演,保证出彩儿,但我不想这么做,到了毕业的时候,演个很费劲但又很好的戏,对他们将来发展有好处。”

  参加演出《一仆二主》的只有二十多位学生,然而三年前进校的时候一共有四十多人,这中间有的人因为家庭经济原因离开了,有些人因为无法达到学校的要求离开了,也有些人被父母转到“更好”的学校去了。说到这些半途离开的孩子,吕丽萍的话语中有掩饰不住的遗憾,“这个年龄的孩子,急功近利的东西他们最容易接受,社会上又有这么多的诱惑,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引,他们就会被黑洞吞噬,有的则是被短视和无知的父母耽误,想到这些孩子我总是特别难过。”

  吕丽萍的儿子张博宇,也为表演班的普通一员,参与了这部戏的演出。子承父业、子承母业,在演艺圈里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张博宇却很反感别人这么说,“我妈一开始根本不支持我。初二那年我第一次跟她提出想到‘群星’学习,被她拒绝了,后来到了考高中的时候,我妈看我还是这么喜欢表演,才在我中考前两天答应了我。”

  十年来从“群星学校”走出来的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大专学历的成年人。和北影、中戏、上戏这些专业艺术院线的学生相比,这里学生的潜质和素质确实参差不齐,有些人甚至并不适合演艺事业,但吕丽萍还是将其中一部分学生收下了。“我绝对不是为了能多赚一份学费,而是觉得既然有这个愿望,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的机会?在这里他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到怎么做人。”

  吕丽萍说给学校定的校训是照搬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吕丽萍常对学生说起的是罗曼·罗兰的一段经典语录: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对于成功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有百分之二百的道德品质保证。“表演是一门集体艺术,个体再出色再优秀也没用,所以我跟我们的学生说,想当好演员,就要先学好怎么做人,学习怎么去爱别人。”

  现在的吕丽萍与记者的关系已经和刚出道时有了很大改变,她说这个改变也是为了学校。“当年演完《编辑部的故事》,我得罪了一批记者,因为我当时觉得我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于下一个精彩的角色,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想说。但是现在为了学校,我必须抛头露面。我既然办了这个学校,就必须把它办出名气,办出口碑,而生源学校很重要,我要为学校考虑,虽然我本人并不想这么做。”

  在“群星”教课的有一批来自北电、中戏和北广的老教授。吕丽萍很坦率地说,当初创办这个学校也有为他们考虑的原因,“九五年那会儿,这些艺术院校的老师们生活真是十分清苦,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们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孩子能接受专业老师的训练,也是很有运气的。老师需要,学生需要,学校就办下来了。十年中每次面临问题,让吕丽萍坚持下来的也是这两个‘需要’,让别人受益了,自己也受益了。”

  “有人问过我群星还会办多久?我不敢说。但是从办学过程中,我时时刻刻在体会着爱,爱学生,让学生爱生活,对于今天的我来说,演戏其实成了休息,真正操心的全在学校的工作上,但是我把它看作是我的福气。”(完)马海燕/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1,000篇。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