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独家连线范伟(微博)、巩汉林(微博)、于小慧、黄晓娟、王延松、金巧巧(微博)、庞龙(微博)、汪正正(微博)八位从沈阳走向全国的明星,听他们讲述在沈度过的难忘的中秋节。采访中,这些明星再三嘱咐记者,一定要捎去他们对家乡父老的祝福和问候。
范伟中秋节“定终身”
范伟是个大忙人,“逮”到他不容易。眼下,范伟主演的电视剧《先结婚后恋爱(微博)》正在北京热拍,几位主演也是连日奋战,从早忙到晚。9月8日中午,在转场途中,范伟挤出时间接受了家乡记者的采访。
对于范伟来说,中秋节有着特殊含义,22年前的这一天,他与太太定下了“终身大事”。“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沈阳有‘会亲家’的传统。我和媳妇是1988年认识的,到了1989年已经谈了一年的恋爱,关系也很稳定了,所以就在中秋节当天双方的家长聚到一起,把终身大事给定了。那天不只有父母,还有舅舅、阿姨、叔叔……一大家子人都聚齐了。吃完饭,我还和妻子两个人带着葡萄、月饼到北陵公园赏了月,浪漫了一回。第二年的春天,我俩就结婚了。”
自从接拍电视剧后,范伟的中秋节基本都是在剧组度过的,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很少。他说:“我记得与本山大哥合作拍《刘老根》、《马大帅》那段时间,剧组基本都是8月开机,一直拍到年底,不过在中秋节当天,剧组会提前收工,把大家聚在一起吃顿大餐,聊聊天,喝喝酒。平时拍戏时间安排特别紧,大家都抓紧这一天多吃点,多休息点。”
巩汉林
1角7分一块的月饼,味道才纯正
“天下的月饼有千百种,我独爱1角7分一块的月饼,那是小时候的味道,也是回忆的味道。”聊起过中秋的话题,巩汉林打开了话匣子。尽管在北京生活了多年,在巩汉林记忆中最难忘的中秋节还是在家乡沈阳度过的,“我小时候买什么都得用票,中秋节吃月饼都是限供的。因为少,家庭条件也不好,拿到手的月饼都舍不得大口吃。”
成名了,有钱了,一到中秋节给巩汉林送月饼的人也多了,但这些动辄上千元的高档月饼礼盒却总是缺少点什么。“我发现月饼已经越来越不像月饼了,从外形看,方形的、心形的、菱形的,什么稀奇古怪的造型都有;从馅料看,肉馅的、咸蛋黄馅的、鲍鱼馅的,甜不甜咸不咸的。也许是我这人太传统,我觉得青丝玫瑰馅的那才是月饼。”
每次回到家乡沈阳,无论是演出还是拍戏,巩汉林都不忘找找儿时的味道,“我这次在沈阳拍戏,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箱八王寺汽水,还独爱果子蜜那口味。美中不足,现在的八王寺是塑料瓶的,我小时候都是玻璃瓶的。喝八王寺汽水吃老式面包,那滋味才叫一个美!”巩汉林说,传统的往往是经典的,怀旧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人不能忘本,要双脚着地的生活。”
庞龙
每年中秋节推出一首新歌
“游走的人儿啊,你是否想回家,家里的妈妈还在为你牵挂,家里的妈妈还等着你回家。”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海的牵挂》,是庞龙在沈阳音乐学院的学生最新创作的,它不仅唱出了游子的心声,也唱出了庞龙对故乡沈阳的牵挂。
与记者聊起中秋节,庞龙说:“去年的中秋节,我发表了歌曲《家的味道》,今年则是《海的牵挂》,它唱出的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深深地惦记,就像一片云,随着天空中的风四处飘荡,穿越千山万水,更像一个慈母在呼唤远方的儿女能够归来。拥有这份牵挂是一种幸福,希望每年都能为中秋节出一首新歌。”
2005年,庞龙正式接下母校沈阳音乐学院发出的聘书,成为“现代声乐演唱专业”的终身教授。2008年的中秋节,他收到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块月饼,“我那时一直忙于编写教材,不能回学校,没想到学生们从沈阳给我寄来月饼,而且是超大月饼,感觉很温暖。当时我们编写教材的四个编辑都在,四个人都没吃完!”
于小慧
推掉工作也要回家过节
为了与家人团聚共度中秋,于小慧花了好一番心思才将手头的工作安排开。9月7日记者拨通于小慧电话时,她已回到了沈阳的家中。“演员总是在东奔西跑,有时在外地拍戏实在赶不回来,因为一个人请假,可能整个剧组都要停下来。如果不能回家,我会通过月亮寄相思,与它对话,诉说我的心事。”
让于小慧感到意外且惊喜的是,每一年的中秋节,哪怕是阴天,在将近午夜12点时月亮都会冲破云层,洒下银色的月光,“就像是约好了的老朋友一样”。于小慧说自己是一个“很懂生活”的人,离中秋节还有20多天时,她就开始准备月饼、红酒等节日需要的物品、食品。等到了中秋当天她会自己下厨,做一大桌子饭菜,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过节。
于小慧最近在忙于新片《代乡长主政》的拍摄,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轻喜剧影片,男主角“代乡长霍凤林”由句号饰演,于小慧透露说,这部戏有望在年底与观众见面。
金巧巧
做几道家常菜犒劳父母
与徐帆、李玲玉合作的新戏《戎装的女人》刚刚杀青,金巧巧就开始琢磨着今年的中秋怎么过。接到家乡记者的电话,她幽默地说:“你采访的真是时候,我们全家人正商量这件事呢?”“商量的结果如何呀?”听到记者追问,金巧巧笑着说:“我想好了,亲自下厨炒几个菜,犒劳犒劳爸妈。”
从小学习舞蹈,长大又忙于拍戏,金巧巧记忆中的中秋节很少和家人在一起,“所以我特别珍惜和父母一起过节的日子。”在金巧巧心目中,中秋节和春节的分量一样重,尽管离中秋节还有几天,她早早就开始采购月饼,“现在人都关注健康,月饼又是高油高糖的食品,所以我买月饼时很注意配料的成分,买的都是低糖月饼,粗粮月饼,这样饱了口福又不担心发胖。”
今年的中秋节,金巧巧还有一个新计划,那就是带父母看一场电影,“这部电影叫《大爱凝天》,是我和沈丹萍(微博)老师一起演的,我扮演一名护士长,电影讲述了一个孤儿被两对父母争夺抚养权的情感故事,非常感人。这么多年,父母特别支持我的工作,我也希望能拍出更多的好戏回报他们。”
王延松
一块月饼切四瓣
到北京多年,王延松一直很希望“回到沈阳过一个中秋节”。谈起这个本应合家团圆的日子,常年在外拍戏的他有些无奈:“父母还在沈阳生活,很少见面,对他们非常牵挂。感觉中秋节就应该和家人在一起度过才有意义,不过工作太忙了,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有时突然想到中秋节,却发现已经过完了。”
离家这么多年,中秋节留给王延松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最高兴的就是能吃上月饼,小的时候条件不好,一块月饼要分成四瓣,切一个‘十字花’,再一点点地吃。那时的月饼特别好吃,馅儿就五仁的花生的那么几种。现在的经济条件与那时比简直是天差地别,但月饼却没那么好吃了。”
黄晓娟
为母亲买不含糖的月饼
接到记者电话时,黄晓娟正在吉林拍摄新戏《女人的天空》,身在片场的她说话声音很轻,“这部戏得10月才能杀青,今年的中秋肯定要在剧组过了。”
黄晓娟说:“中秋节最希望的就是人月两团圆,不过每年的中秋节都在不同的地方度过,身为演员就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下一场戏要去哪里拍。平时都在各个地方拍戏,与家人聚少离多。中秋节肯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母亲身体怎么样……”
“不拍戏的时候,我们就一家人聚到一起,晚上看看电视,看看中秋晚会,每人吃一块月饼,和普通人家一样。不过我母亲血糖有点高,我每年都会特意给她买那种不含糖的月饼。”
汪正正
最难忘辽歌大院里过中秋
汪正正是地道沈阳人,在辽歌大院长大。聊起中秋节,一幕幕童年往事在他脑海中清晰显现,“我小时候和毛宁、火风在一个院长大,我们的父母都是辽歌的职工,所以每年的中秋节大家都一起过。我印象特别深,院子里摆个桌子,放着月饼、葡萄,大人们聊家常,孩子们抢着吃月饼,那才叫过节呢!”
(责编: sis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