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大起底 网络红人折射社会病态(2)

2014年08月04日09:48  成都商报 收藏本文     

  不久,杰某的赌博网站发出“郭美美在澳门赌博输2.6亿元”的新闻,被各大网站争相转载。“当时,我正在办银行贷款买房子,因为这个新闻的影响,银行贷款都不批了。所以,新闻发了没几天,我就跟他说快点撤掉这个消息,已经对我产生了负面影响。”郭美美供述。郭美美说,当时,杰某认为,如果删掉这条消息的话,媒体会说这是假消息,对网站的信誉造成影响。“所以,过了一个多礼拜,他们接着又发了一个假消息,说我找到新靠山,帮我还了一半的赌债。”这次,杰某又向郭美美支付了10万元。

  郭美美还向警方供认,她签约南方某演艺公司,公司安排她每年不少于50次的“夜场商演”,每次支付报酬5万元,这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警方核查,郭美美所谓的“商演”其实不足20场,更多的却是借“商演”为名从事性交易。“郭美美通过网上联络、熟人介绍及主动搭讪等多种方式,多次与人进行性交易,每次的价码达数十万元。”办案民警介绍。

  据郭美美供述,2013年7月,在收取对方5万元人民币定金后,郭美美按约定从北京飞往广东,在某酒店与揭阳一男子见面,又收了30万元港币后,与其发生了性关系。郭美美回到北京后,该男子又汇给她11万元人民币。“她经常告诉我要去外地演出,但我们到了当地后,接机的都是陌生男子。当晚,她会与这些男子开房,第二天我为她收拾行李,都会有成捆的现金。”吕某某供述,“郭美美经常带不同男人回家过夜。”

  “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郭美美

  “我其实不认识任何红会的工作人员”

  经查明,郭美美1991年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单亲家庭。其父有诈骗前科,其母长期经营洗浴、桑拿、茶艺等休闲服务,其大姨曾因涉嫌容留他人卖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其舅舅曾因贩毒被判刑。

  郭美美自幼随母亲生活,1996年起先后在广东深圳、湖南益阳等地念书,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花钱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一年,毕业后与他人在北京合租房屋,成为“北漂”一族,主要靠承接小角色以及母亲的接济生活,直至2010年认识深圳商人王某。王某,男,46岁,广东省深圳市人,以参股方式投资房地产、基金等领域,是郭美美2011年“红会炫富”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因涉嫌刑事犯罪,王某于7月24日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10年8月,我要朋友帮我介绍个女孩玩玩,朋友就介绍了郭美美。郭美美从北京飞到深圳,我为她安排了酒店,第二天就跟她发生了关系,当时她向我要了3万块钱。从那以后,她想要钱了就会从北京飞到深圳找我,我安排食宿并每次给她5万块,算是包养费。”王某供述。“她要求我给她买一辆跑车,说是生日礼物,不买就跟我断。后来,我给了她240万元让她买车。”王某承认,“她知道我有老婆孩子,图的就是我的钱;我看上的是她的年轻。我们各有所图而已。”

  郭美美如何牵涉到红会的?“朋友翁某在北京收购了一个叫中红博爱的公司,我投资500万元参了10%股份。”王某供述,该公司正与隶属于中国商业系统的中国商业红十字会商洽开发“中国博爱小站”项目,即购买车辆免费为社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车辆喷涂“红十字”标识,以项目为名招揽广告赢利。“有一次,翁某跟我聊公司招人、装修的事情,郭美美在旁边听到了就说要应聘。后来,她说要做CEO,当时我不知道CEO是什么,就笑笑说你做什么都行啦。”王某回忆。

  为增加炫耀资本,郭美美根据想象,把个人微博认证从“演员歌手”更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发布豪车、奢侈品等炫耀奢华生活方式的照片,将与她本人、中红博爱均无关系的中国红十字会推进了舆论漩涡,引发慈善信任危机。

  “其实我和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包括我前男友王某,都不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我本人也不认识任何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因为自己的虚荣心,犯下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导致红十字会这几年名誉受损这么严重,现在说对不起都不足以来表达我的歉意。”“今天借着这样一个机会,我就想去澄清,把真相说出来,还红会一个清白,跟红会深深地说一声真的很对不起,非常对不起。跟老百姓也是要说对不起,对那些得不到救助的人,更是对不起、对不起……”说到此处,郭美美流着泪,埋下了头。

  警方还发现,不论是炒作红十字会,还是“2.6亿赌债”,以及为郭美美量身定制的网络电影《我叫郭美美》,都疑似有幕后推手进行网络炒作。对此,警方正在深入调查中。

  一个课题

  治理假丑恶

  也是系统工程

  郭美美因涉嫌赌博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对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其一系列行为对社会道德造成的冲击,负面影响难以估量。面对郭美美式的“假丑恶”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养痈为患。国家、社会、媒体和网民均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让“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

  郭美美真的只是个干傻事的无知女孩吗?虽然郭美美称自己只是出于好奇和虚荣心,干了不该干的事,但是,当2011年炫富事件刚发生时,如果真是一个无知少女不经意间犯了错,她理应及时向社会公众、被其牵连的单位说明事实真相,表示诚恳道歉,使事态平息。

  然而,事实上,事发后,郭美美及其背后商业推手非但没有收手,反而更加招摇,变本加厉进行炒作,演出了一连串的闹剧。从其行为来看,明显具有主观恶意,就是想通过炒作吸引眼球。为达到这个功利目的,甚至不惜摧毁慈善机构的多年信誉。

  近年来,运用类似郭美美丑态百出的招式吸引眼球的大有人在,炫富、不雅等词汇充斥网络,甚至起到“示范效应”。一些网民以猎奇心态竞相追捧,一些媒体则为了提高收视率、点击率也将这些人请为嘉宾,推波助澜,使丑剧、闹剧发酵、蔓延。

  这些所谓“网络红人”的行为,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将年轻人引向“有名有利就是成功”“炫耀就是人生价值所在”的歧途。“郭美美现象”对社会提出了新课题:即针对“假丑恶”的综合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方面,在其发生、发酵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和权威人士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正本清源,及时引领公众明辨是非黑白,纠正被其误导的价值观,守护住社会道德的底线。另一方面,媒体和网民也应当压缩“假丑恶”的生存和传播空间,不为其提供发财的机会,也不为其声名的传播打开方便之门。全社会都有责任将郭美美等拦阻在发展的初始阶段,禁止其大行其道,用“正能量”反制“假丑恶”。

  一些反思

  以无耻开启

  以可耻结束

  这是一场关于丑闻的“传奇话剧”将要谢幕的节奏———文化学者张颐武如此评价郭美美世界杯期间涉嫌赌博被行政拘留。3日晚间,警方公布了郭美美案件的最新调查进展。事实上,郭美美“炫富”“赌博”多次引发网络闹剧、甚至是舆论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A 越骂越红的社会土壤:

  挑明欲望+释放压力+看客心理

  实际上,由2011年至今,从扯上红十字会的各种炫富到不雅视频再到涉嫌赌博犯罪,关于郭美美的话题就没消停过。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诘问:一系列拜金到无耻的言行,居然能一直吸引舆论关注,明明是“假恶丑”的代言,却在网络上不乏拥趸?而且这种越骂越红的网络“红人”,如凤姐、干露露等,为何近年来有批量产出之势?

  “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张颐武分析说,这些“红人”常常是一些年轻人,言行举止虽然有争议,却释放了公众的一些潜意识--明知虚荣拜金不是正确价值观,却暗合自己心底“漂亮又有钱真好”之类的欲念;另一方面,这些“红人”口无遮拦、放纵不羁,让一些年轻人的压力和困扰得到一种宣泄。

  滋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土壤中还有一种成分--看客心理。“有些人把价值错位和荒诞当做社会的伤口,抱着看笑话和起哄的态度。”张颐武说,与此同时,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无形中也具有放大效应,经过几轮连番传播而形成相当大的影响。

  B 价值观错位:

  扭曲的成功观和消费观分裂年轻人的价值观

  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郭美美们危害颇深。有网友表示愤慨:干了坏事不需要付出代价,相反依然可以过着令人羡慕的豪华生活……郭美美事件糟糕之处在于她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向影响。张颐武曾在他的博客中总结郭美美现象的负面价值:在一些年轻人的“无意识”中强化一些扭曲的价值观,一是扭曲的成功观,认为不管怎样,有名有利就是“成功”;二是扭曲的消费观,认为炫耀性的消费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这些负面的价值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既不必高估,但也不可小觑。”张颐武说,“一个个体的行为被放大,让公众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其后继者也往往走得更加极端,这就是负面‘示范效应’。”

  C 理性疏导浮躁虚荣风气:

  负能量事件要第一时间澄清

  在被问及如何疏导和遏制社会上这种浮躁虚荣的风气与现象时,张颐武说:“人性中原本就有这种对丑闻感兴趣的倾向,而社会也总会有一些缝隙。我们要做的,是秉持平常心,不要那么肤浅乱追捧,要有些耐心和韧性,要有理性判断力,等待真相的还原。”他同时说,类似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其似乎暗示社会的某种阴暗之处,但又含含糊糊。这其实最伤害社会本身,也会打击人们对于社会的基本信任。在应对类似情况时,政府和媒体都应尽量在第一时间澄清负能量事件背后的阴暗与含糊,不要留有很大的猜想空间,以致于最后陷于被动。“现在看来,法律是让人们成功脱离密室的最后那把钥匙。”

  本版稿均据新华社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BLANK)

文章关键词: 宁财神郭美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