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滨:我让曹丕一寸一寸地亮出锋芒
曹丕在铜雀台文武比试中,文不敌曹植,武不敌曹彰,但他只能从文入手。在司马懿的点拨下,他参透了铜雀台背后的玄机,明白了次日的大会实际上是在试探群臣对曹操称王称帝的态度。于是,曹丕连夜赶作了两篇文章(听歌 blog),一篇文采斐然,赞美曹操筑铜雀台,另一篇在词句上平庸无华,并暗藏对筑铜雀台的不满之意。做好两手准备之后,便等待见机行事。果然,次日到场的文臣很少,大家都暗暗表示对曹操的对抗,于是曹丕诵出了辞藻平庸的那一篇。当日虽然曹植所作的赋因为辞藻华丽而得到曹操的褒奖,但曹丕却赢得了人心,当然,他背后的权谋功夫也被曹操看在眼里。
曹丕在《三国》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前平后张。我抓住的关键点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显山不漏水”,或者说是“低调”,用最平庸无奇的表演去表现曹丕的内敛和思谋。而到了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生死关头,我又需要一寸一寸地亮出锋芒,最终将人物的张力全部释放。我非常喜欢曹丕这个角色,他给了我更多表达和表现的可能,使我能够在三国的世界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