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俏皮轻快的背景音乐响起,一堆黑色梯形土出现在地面上,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鼹鼠”从洞里探出脑袋,和它的小伙伴一起开始在原始森林里探险。这部捷克著名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播出后,给许多“70后”“80后”的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目前它正在央视一套重播。
《鼹鼠的故事》几乎没有台词,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凭借着幽默的故事、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对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大受欢迎。自1957年诞生起,有关“小鼹鼠”的系列动画片共摄制了50多部。如今趁着它重新走入我们的视线,一起来重温一下“小鼹鼠纪念册”吧。
■ 个人资料
姓名:鼹鼠
父亲:兹德涅克·米勒
出生:1957年于捷克
性格:乐于助人、害羞、有冒险精神。
爱好:爱笑、爱挖地,高兴时就拍手、爱交朋友。
梦想:小鼹鼠就像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憨笨可爱,它当过小音乐家、小画家、小园丁,也做过摄影师、化学家,甚至还当过电影明星。它天生胆小,却勇于探知未知事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
好友:兔子、刺猬
■ 自述成长史
我特别,迪士尼没有我
鼹鼠洞激发画家灵感
1956年,“我爸爸”——35岁的捷克画家兹德涅克·米勒独自在家乡附近散步,差一点被绊倒,他看到鼹鼠打洞扒出的泥土堆成的一个土丘。这个偶然遭遇,让“爸爸”突发奇想,萌生了要创造一个全新卡通人物的念头。在当时,美国的沃尔特·迪士尼和他的迪士尼卡通正如日中天。而整个欧洲,尤其是以生产木偶和动画电影而著称的捷克,却没有一个能和迪士尼抗衡的卡通形象。“爸爸”所期待的,正是创造一个之前从来没人涉足过的卡通形象。
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沃尔特·迪士尼在他的漫画里几乎用了所有动物,仅有一个遗漏的,被我选中了。于是,我告诉自己,就是它了——一只小鼹鼠。”
不爱帽子最爱铲子
就在“爸爸”被土丘绊倒后一年,第一部以“我”为主角的短片《鼹鼠做裤子》问世了。在《鼹鼠进城历险记》里,有爸爸生前写给小朋友的信,他描述了自己第一次创造“我”的过程,“我第一次画小鼹鼠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帮小鼹鼠画了一顶帽子,可它立刻把帽子丢掉,说我不要帽子,画一把铲子给我吧,我感到无比惊奇。于是,我帮小鼹鼠画了一把铲子。‘做得好,我看起来很不错嘛’,小鼹鼠感激地说,说完高高兴兴地又回到了纸上。从那时起,我和小鼹鼠经常玩这样的游戏。有时候小鼹鼠非常顽皮,我真想处罚它,只要不在一起,就会感到寂寞。”
笑声来自画家女儿
《鼹鼠做裤子》是“我”的第一个兄弟姐妹,一经问世,就好评连连。在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斩获银狮奖,并陆续在世界10多个国家获奖。“爸爸和我”自此走出捷克,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爸爸”在动画电影中尽量避免用具体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咿咿呀呀的发声,最常见的一句台词就是“Hello”。“我”那咯咯笑的声音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我”姐姐的声音——“爸爸”把自己女儿的各种笑声、咿呀声录了下来。
后期反思现代化
有评论认为,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受到捷克政局更迭的影响,在这一时期“爸爸”开始把目光投向高速推进的现代化,反映出对现代社会资源及环境的忧虑,以及土地和城市化进程等较为严肃的主题。“我”的故事比起之前凝重了不少。这样的改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关注“我”。
■ 留言板
保持了捷克动画艺术传统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这部动画片,小鼹鼠很可爱、单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天然呆”。重看《鼹鼠的故事》丝毫不觉得幼稚,反而还让我这种“70后”折腾出许多感慨。面对电脑屏幕,此时我的周围甚至出现了小时候家里的书桌、衣柜和那个乖小简陋的电视机,如果没有鼹鼠在画面里顽皮搞笑,我以为我早就忘了那些。
这部动画片之所以强大,还是因为它比较好地保持住了捷克的传统。虽然今天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它的价值观明确,宣扬真善美,而且老少皆宜。和美国、日本的动画片比较工业流水线相比,“鼹鼠”保有了艺术家的品质,有作者独立的思想。口述:朱白(捷克儿童文学研究者)
思考机械文明带来的差异
虽然《鼹鼠的故事》是一部动画片,但其中也隐喻到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比如“鼹鼠与闹钟”“鼹鼠与鹰”“鼹鼠与推土机”等几集里比较集中地表现出自然文明与机械文明的差异,以及小鼹鼠身上淡定平静,甚至带着些许自嘲的个性。而小鼹鼠也正是以它的这些生存智慧来面对现实的困境,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从中学到这些。口述:大C(70后家长)
憨憨的形象和性格招人喜欢
我喜欢《鼹鼠的故事》首先就是因为鼹鼠的形象,胖胖的,大脑袋,圆屁股,大眼睛,很憨厚的样子,让人特别容易有好感。鼹鼠的性格也招人喜欢。和小老鼠相比,它的性格是憨厚、吃苦耐劳的,但和森林里其他动物,比如大象、兔子相比,它又是小伙伴的召集人。而且它的笑声也很好听,听起来就特别开心。我最喜欢的就是《鼹鼠和小汽车》这一集。在那集里,小汽车被小鼹鼠送到修理厂之后重新组装,然后小鼹鼠就在大马路上开了,和真的车一样,现实感特别强,和其他一些比较简单的剧集相比,我更喜欢这种能给孩子亲身体验的故事。口述:于茨多(小动物爱好者)
本版采写/新京报(微博)记者 刘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