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视剧《采桑子--妻室儿女》被指丢了原著韵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7日17:25  北京晚报
电视剧《采桑子--妻室儿女》被指丢了原著韵味
《妻室儿女》海报

  电视连续剧《采桑子——妻室儿女》近日在北京台落幕。这部戏改编自著名作家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采桑子》。小说出版十年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和喜爱。该剧播出后,文学圈一些看过小说的观众认为电视剧《采桑子——妻室儿女》不如叶广芩原著,背离了原著的文化底蕴,情节混乱,成为文化的一种亏损。

  《采桑子》文学原著很有味道

  “众所周知,当下中国影视因为缺少文学根基,才闹出了大导演无奈模仿《哈姆雷特》和《雷雨》的‘软骨大片’,遭人耻笑”。资深编辑李灵说: “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采桑子》很有味道。这次又看了电视剧。相比较而言,电视剧就太让人失望了。从剧本到表演电视剧都显得粗糙。

  首先,电视剧给人的感觉是故事结构混乱——难以承载数十年历史跨度之厚重。以一个个人物故事为线索的结构方式,打乱了全剧整体的时间顺序,使同一人物一会儿年龄大,一会儿年龄小,一会儿死了,一会儿又活了,甚至还有穿帮之处。如前面“二格格私奔”一段中,二娘已死,而在后来的“父亲茅屋藏娇”一折,小丫丫已长大,当是几年之后,可那位二娘却又活了。这让没看过原著的感觉乱了套,而看过原著的哭笑不得。

  改编原著 应强于原著

  “好的影视剧,改编原著应强于原著,否则不如不动”。观众杜垣认为,“ 在‘舅姨太太’一节中,增加了草原英雄救美,整个儿落入俗套。再如谢娘出殡,原著是丫丫大哭,哭出对谢娘的依恋和不平,也是在刻画丫丫。剧中却成了同去的刘妈痛哭,失去了全剧第一主角丫丫一个很重要的成长环节。至于全剧副标题‘妻室儿女’,以及每一段故事的小标题,若为迎合市场,不是不能另起炉灶,但遗憾的是所改并未出彩,极大地消解了原著的文化意蕴。”

  表演稚嫩不到位

  “对于这样一部文化意味十足的戏,全剧演得最到位的,当属老年七哥的演员。而其他人有的生硬,有的过火,有的就像过家家、走过场,简单把事儿比画出来就算完成任务,给人的感觉是许多人没入戏”。影视剧作家周先生说,比如演大格格的演员,戏唱得很好,尤其是片尾那四句,催人泪下,甚至不少观众说这是“全剧最有味儿的地方”,而剧中一句“这个人我留下了”,无论其肢体语言还是台词语气,均未能很好传达出人物性格和原著韵味。

  至于化妆方面,如已近100岁的舅姨太太弥留之际竟乌发满头,眉黛唇红,让人哭笑不得。台词方面,如某位号称“带着字典拍片”的著名演员,竟将“舐犊情深”说成“舔”犊情深,相对而言,就是细枝末节了。然而原著最可宝贵的味道,就在这样的一个个处理间一点点流失了。

  寻求小说改电视剧“双赢”

  小说靠语言传神,电视剧凭情节取胜,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却存在着“双赢”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比如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上同时取得了成功,说明二者是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的。再比如,刘恒改编杨金远的《官司》的电影《集结号》,达到了小说与电视剧的殊途同归,提升了原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改编原著,应该有恒定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原著的思想性、文学的水准、时代的特征,这些都不应该被忽视。此外,还不该忽视的就是优秀的影视团队的群体力量。本报记者赵李红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